蘇菲·瑪索《心動的感覺》:成熟的愛是放下自我,把對方裝進心裡

昨晚看了一部31年前的老電影《心動的感覺》。影片講述的是女大學生凡倫黛為了考取教師資格,廢寢忘食用功,為了舒解緊張的心情去滑雪,而與音樂家愛德華一見鍾情。兩人起初心照不宣地只是把這種關係定位在了“性”這個層面,但一夜歡愉之後,兩人不可抑制地愛上了對方。但兩人都為自己的事情忙碌著,一方面深愛對方,經常深夜通過電話傾訴相思;另一方面又不願意放下自我,只為自己的事情奔波忙碌,以致倍感折磨和痛苦。最後兩人在真心的驅使下,願意放下自我,為對方而作出讓步,終於為這一段戀情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心動的感覺》是1988年由法國導演克勞德·比諾多拍攝的一部愛情、喜劇電影,法國著名女影星蘇菲·瑪索和文森特·林頓主演。本片曾經榮獲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柏林影展最佳影片、西雅圖國際電影節最佳電影和最佳導演獎。蘇菲·瑪索也憑藉此片成為歐洲影壇最受歡迎的女明星。該片有9409人評價,獲得了7.6分,這在豆瓣算是高分了。

《心動的感覺》是一部故事情節比較簡單的愛情片。影片通過漂亮迷人的女大學生凡黛倫和才華橫溢的音樂家愛德華在經歷了相愛相殺的痛苦戀愛後,最終走到了一起的曲折戀愛經歷,告訴人們,成熟的愛就是放下自我,把對方裝進心裡,只有這樣,才能最終收穫真愛。

蘇菲·瑪索《心動的感覺》:成熟的愛是放下自我,把對方裝進心裡

女神蘇菲·瑪索:被法國男人譽為“永遠的摯愛”

1、所謂的“一見鍾情”,其實就是“見色起意”

世間最美好的愛情路徑大都是這樣的:“始於顏值,敬於才華,合於性格,久於善良,終於人品”。而這“始於顏值”,恰恰就揭示了所有“一見鍾情”的愛情,其實都是從欣賞對方的顏值開始的。換句話來說,所謂的“一見鍾情”,其實就是“見色起意”而已。

漂亮迷人的女大學生凡黛倫和才華橫溢的音樂家愛德華像是高速旋轉的陀螺,都在為自己的人生目標而辛苦奔走。一次偶然的滑雪之旅讓兩人偶遇,凡黛倫美麗、聰明、正直,讓愛德華見了一面之後就不可自拔。

滑雪結束,愛德華放棄和同伴一起回來的機會,追上凡黛倫,就這樣,兩人開始了約會。這一次的約會兩人心照不宣,都知道純粹是為了給自己緊張忙碌的生活中來一點刺激和放鬆。他們從車裡吻到電梯。伴隨著音樂,如泣如訴。豔麗的紅色充氣床,藍紗下的溫暖的燈光,還有恰到好處的音樂,以及加了肉桂的紅酒。來吧,只要一夜歡愉。

就像所有的愛情故事一樣,都是男主見到漂亮迷人的女主而不可自拔,瘋狂追逐女主,於是有了纏綿悱惻的一夜歡愉。凡黛倫和愛德華都以為,或許一夜歡愉之後,便是各奔東西,這一夜歡愉,或許就像是茫茫人海之中的一次擦肩而過,很快就會將彼此徹底淡忘。

但凡黛倫和愛德華都錯了,他們分開之後,很快就發現自己已經不可救藥地愛上了對方。

蘇菲·瑪索《心動的感覺》:成熟的愛是放下自我,把對方裝進心裡

蘇菲.瑪索飾演的凡黛倫

2、比肉體更能打動人心的,是對方獨具特色的內涵

有過戀愛經歷和經驗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剛開始對戀愛產生憧憬和幻想的時候,一般都是幻想能和哪個一見鍾情的美女(帥哥)談戀愛,如果老天真的給了你這個機會和她(他)戀愛了,兩人經過長時間的接觸和了解之後,你慢慢發現,原來當初夢寐以求的那個人竟然有著許多地方和你格格不入,於是,原來看著很性感的,慢慢地,看著就覺得噁心了。那種想要繼續相處下去的慾望便慢慢消失殆盡。

這就是戀愛的第二個階段,對戀人的瞭解越過了膚淺的肉慾之後,便進入到了精神層面,這個層面才是決定雙方的戀愛是終止還是繼續下去的決定性層面。

女大學生凡黛倫漂亮迷人,有著一副線條柔美、五官精緻的迷人面孔,但更令愛德華怦然心動的是,她努力上進,有自己明確的人生理想和奮鬥目標,而且為了這個人生理想和奮鬥目標孜孜不倦地付出辛勤努力。她為了考取教師資格而廢寢忘食地努力,五年的辛勤工作,教小學生,教夜大,講課,改試卷。

愛德華看上去有點隨性、散漫,但他是才華橫溢的音樂家,他為音樂而生,忙於每晚的樂隊演出,時常去唱片公司錄音,還要為一部電影準備新的作曲。他的存在就是樂隊的臺柱子,樂隊的將來主要就寄託在他身上。他為電影譜寫的新曲令凡黛倫沉迷和陶醉。

凡黛倫和愛德華都不再滿足於只是一夜歡愉,都在想方設法在兩人忙碌的生活中抽出時間來相聚。於是,他們戀愛了。

蘇菲·瑪索《心動的感覺》:成熟的愛是放下自我,把對方裝進心裡

凡黛倫和愛德華

3、令人沉醉的戀愛,就是甜蜜之中夾著痛苦

令人沉醉的戀愛,從來都是這樣的:在令人神往的甜蜜之中夾著令人心碎的痛苦。每一個戀愛過的人試著回憶一下自己的戀愛過程,不正是這樣的嗎?凡黛倫和愛德華戀愛中的這一幕幕,不正是曾經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的嗎?

創造所有機會,不顧一切地褒電話粥,哪怕很晚,很晚;接不到對方的電話,就感到焦慮、煩躁,看什麼都不順眼,發瘋般地尋找可以聯繫到對方的任何工具和方式。

明明第二天就要考試了,書都沒看完,也要先把電話打完,一邊抱怨著時間不夠,卻就是不肯放下電話。

不怕折騰,心甘情願換了很多趟車去看對方,儘管很累,但很甜蜜;好不容易見到對方,只有短暫的相聚,偏偏還有其他朋友在場,開始焦躁不安。

看到對方和別的異性聯繫,哪怕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句招呼,也要醋意大發,逼著對方說清楚到底什麼關係,明明知道沒什麼關係,也要耍點小脾氣,看著對方著急,感覺對方在乎自己,似乎這樣折騰一番之後的和好更讓人感到甜蜜和幸福。

和好友無休無止、翻來覆去地談論對方,一點點好或不好,都是可以談論很久很久和話題,自己沉醉期間,卻不知道好友已經耳朵聽起了繭子。

兩個人總是這樣莫名其妙地吵架再和好,再吵架,再和好,週而復始。

這就是令人沉醉其中的戀愛啊,甜蜜之中夾雜著痛苦,自己都分不清到底是甜蜜多一些,還是痛苦多一些。

蘇菲·瑪索《心動的感覺》:成熟的愛是放下自我,把對方裝進心裡

青春可人的凡黛倫

4、戀愛中所有的痛苦,都來源於彼此的隔閡

戀愛中的人總是抱怨相聚時間太短暫,總是抱怨對方對自己缺乏足夠的理解和信任,總是抱怨對方只顧著自己的事業和工作,而忽視了自己的存在,總是有著太多太多不滿和抱怨,於是,爭吵不斷,這種一次次的爭吵就像是荊棘,把兩人颳得遍體鱗傷。

凡黛倫和愛德華都太忙了,電話總是錯過。愛德華打電話找凡黛倫的時候,電話裡傳來的消息是凡黛倫已經搬家了;而凡黛倫打電話找愛德華的時候,愛德華恰巧在演出。

兩人分開了,思念卻在兩人心中不停瘋長,終於抑制不住,在電話裡傾訴彼此的思念:“我要瘋掉了”,“我真的很需要你”。

忍受不住瘋長的思念之苦,他們在百忙之中見面了,但短暫的相聚一晃而過,身不由己的他們天亮了各奔東西,凡黛倫繼續她的考試,而愛德華則要繼續他的樂隊。然後繼續在瘋狂的思念之中,期待著下一次的相聚和約會。

在這偶爾相聚和長久的思念中,兩個人身體和精神靠得越近,彼此的缺點和不足就越被放大,期待許久,愛德華終於回來了,但凡黛倫卻覺得不對勁。為了等候他的電話一整夜沒睡,在雨中好不容易等到了愛德華,上車後卻看見後座粗俗的樂隊吉他手,瞬間感覺愛德華並不是真的那麼在乎自己。凡倫黛爆發了,她咆哮:“你明白嗎,你明白嗎?”

凡黛倫和愛德華在體會過刻骨的思念之後,開始體會到了這種相伴而來的刺骨痛苦。他們都希望得到對方更多的關注。愛德華推掉了演出,但為電影配樂的事情還是告吹了,他很沮喪。

凡黛倫和愛德華都希望對方為自己而改變。但實際上誰都不願意主動做出改變:凡倫黛永遠記掛她的時間表,接下來總是有課程;而愛德華的樂隊總是沒日沒夜地忙碌,錄製唱片,現場演出,沒完沒了,似乎唯獨沒有時間留下來給凡黛倫。

於是凡黛倫和愛德華都開始殘酷地懷疑:“我們沒有結果。我們不是天生一對。”

蘇菲·瑪索《心動的感覺》:成熟的愛是放下自我,把對方裝進心裡

美得無可挑剔的蘇菲.瑪索飾演凡黛倫

5、成熟的愛就是放下自我,把對方裝進心裡

戀愛中的人往往有無休無止的抱怨和不滿,似乎全天下的人就是對方對自己不夠關心,對自己不夠體貼,對自己不夠寬容。總之一句話,似乎對方才是全天下最令自己痛苦的人。到了這一步,是時候做出抉擇了:選擇繼續,還是選擇放手?

凡黛倫和愛德華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當他們以愛的名義把彼此傷得體無完膚,逼到再也無從轉身的角落裡的時候,兩個人都同時進行了深刻的反思,不再以自我為中心,而是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一想為什麼會導致這樣痛苦的局面?

凡黛倫和愛德華最後領悟到了愛的真諦,明白了成熟的愛應該是要放下自我,把對方裝進心裡,這就是兩個人永遠在一起幸福生活的秘訣。

電影最後借用女主凡黛倫精彩的答辯告訴了所有人關於“愛的真相”:所有的男人都是騙子,輕浮、虛偽、偽善、卑鄙、驕傲和好色;而所有的女人都是背信、貪慕虛榮、好奇、矯揉造作和墮落,但只要用彼此之間的愛來寬容,來珍惜,來忍耐,一切問題都將不是問題。也就是說,

成熟的愛就是——放下自我,把對方裝進心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