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早會笑的寶寶越聰明”,是真的嗎?新生兒幾個月會笑

關注 ,點擊加入下方圈子,學習更多實用育兒知識,做靠譜家長。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悠悠家寶寶剛出生半個多月,有一次寶寶睡著後,咧著嘴微笑了兩下,寶寶奶奶看到後,高興的和悠悠說“你快看咱家娃15天就會笑了,而且還是睡著的時候笑,真聰明”!悠悠也是第一次帶娃,也並不清楚,這樣的表現是不是就說明寶寶聰明,但聽到婆婆這樣誇孩子,心裡還是美滋滋的。

“越早會笑的寶寶越聰明”,是真的嗎?新生兒幾個月會笑

有人說“越早會笑的嬰兒越聰明”,是真的嗎?

“寶寶越早會笑越聰明”,這句話確實是有一定概率,也是有科學根據的。但不代表笑得早的寶寶就一定比笑得晚的寶寶都聰明,畢竟一個寶寶聰明與否是經過漫長的成長教育和周圍環境所培養出來的。

但需要家長了解的是:寶寶的笑是對自己大腦的發育是一次良性刺激,因此,如果寶寶笑得早、也愛笑,那寶寶一般是比較聰明的。

“越早會笑的寶寶越聰明”,是真的嗎?新生兒幾個月會笑

我們來看下“寶寶的笑”是怎樣的一個發育過程 。

其實,寶寶並不是一生下就會像成人一樣,很開心的笑。從新生兒到逐漸長大的小嬰兒,笑也有個過程,從“自發性的微笑”到“有意識的逗笑”,再到“笑出聲來”,是個逐漸發育的過程,具體如下。

1. 月子裡(出生後到1個月)

其實,不少家長應該在寶寶出生後,帶寶寶的過程中也發現了:新生兒寶寶在生後幾天內,就有可能會出現「自發性」的微笑,也就是寶寶在睡著後會經常自己微笑。

那家裡的老人看到寶寶微笑就會說這個寶寶很聰明,還沒滿月就知道對大人微笑了。但其實,這是寶寶自發性的笑,這種笑不需要媽媽的刺激就會不定時出現,是寶寶在睡眠中、吃飽了、精神狀態好、睡醒後等出現的一種滿足的自發微笑。

“越早會笑的寶寶越聰明”,是真的嗎?新生兒幾個月會笑

2. 出生後1-2個月

寶寶出現「有意識」的笑,一般是在1-2個月的時候。

如果這個時候,家長若是引逗寶寶,寶寶會出現有意識的微笑,還會表現得非常高興,並能夠發出“咿呀”的聲音,表現出天真快樂的反應。

3. 出生後3個月

到了出生3個月左右,寶寶就可以笑出聲來了。

此時家長去逗寶寶玩,寶寶不光能笑,還能夠一邊笑一邊發出咯咯笑的聲音;而且這個月齡的寶寶,還會和媽媽互動了,當媽媽逗他們玩的時候,寶寶的嘴巴里還會不斷地發出聲音來回應媽媽,就好像在跟媽媽說著自己的心裡話一樣。

“越早會笑的寶寶越聰明”,是真的嗎?新生兒幾個月會笑

4. 出生後7-8個月

到了這個月齡,寶寶就會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笑了,因為他們已經能夠區分親人和陌生人,看到經常出現在身邊的親人就會高興的笑,如果是陌生人來逗他們的話,有的寶寶會哈哈大笑,有的寶寶就是禮貌性的微笑,而看到鏡子裡的自己時又會是愉快的微笑。

出生後2個月的寶寶,媽媽們如何做好“逗笑”,促進寶寶發育

1. 媽媽正確逗引寶寶。

  • 故意逗引。 到了2個月左右,媽媽們看到寶寶笑了,可以用撥浪鼓或者其他玩具再次引逗寶寶發笑,寶寶笑得越早、越頻繁,快樂的情緒就越多,那這樣是有利於寶寶生長髮育的;
  • 日常照顧多互動。 除勒“故意逗引”外,平時媽媽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如餵奶、換尿不溼、穿脫衣服、哄睡等),也要經常對寶寶微笑、陪寶寶聊天說話等,來吸引寶寶的注意力,這樣寶寶就喜歡看媽媽的臉、喜歡媽媽的聲音,喜歡和媽媽互動,而且會開心得手舞足蹈,這樣也是有利於大動作發育和心理健康發育的;
  • 幫寶寶養成愛笑的習慣。 從小寶寶養成“愛笑”的習慣,對以後的“性格塑造”也有好處,可以讓寶寶將來更自信、更樂觀、自制力也會比較強;
  • 把“笑”當成一種運動方式。 還有,就是“笑”也可以當成鍛鍊身體的一種方式,尤其是不經常出門、不愛動的寶寶,可以讓寶寶更健康的成長。
“越早會笑的寶寶越聰明”,是真的嗎?新生兒幾個月會笑

2. 家長要多把開心、樂觀的良好情緒,多展現給寶寶。

除了多逗引寶寶多笑之外,平時家長面對寶寶的態度也很重要,面對寶寶的時候,要儘量是開心、樂觀、輕鬆的狀態,避免把不好的情緒表現在臉上或行為上,讓寶寶感覺到爸爸媽媽的“不開心”,進而影響寶寶的“微笑發育”,導致寶寶的笑聲延遲,這也不利於大腦神經發育。

也有實驗證明:經常被逗笑的寶寶,不僅比長期躺在床上很少有人逗樂的寶寶表現得更加活潑可愛,而且對周圍事物的反應也顯得更加靈活敏銳。

所以,寶寶“笑得早、笑的開心”對今後的智商和身心發育都有著重要的影響,而且對寶寶儘早說話也有很大幫助。

關注「京媽說」,學習更多專業又實用的母嬰育兒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要給京媽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