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高2.1米,當了13年籃球兵,轉業後我穿起長胞大褂說快板書


#自拍我的故事#大家好,我叫王曉光,今年37歲,身高2.1米,內蒙古人。我初中二年級進入體校學習打籃球,17歲進入某飛行學院當籃球兵,軍校畢業後進入解放軍某部場站當軍官技師。2013年轉業,工作之餘我穿上長胞大褂從說、學、逗、唱開始練起了快板書,如今上臺表演得有模有樣,受到一些觀眾的喜愛。圖為比賽之餘我輕鬆抱起兩個高1.7米的戰友。

我1983年出生內蒙古中部草原鋼城包頭,我兄妹兩人,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我小學在包頭二機三小讀書,小學二三年級的時候身高就達到了1.5米多,小學六年級畢業時身高達到了1.9米,是全校歷史上包括老師在內長得最高的人。圖為我小學二年級時的班級合影照

我小學畢業在包頭二機二中上的初中,1998年初中二年級上半學期時,我的身高已經達到了1.98米。我快速增長的身高把父母嚇了一跳,他們身高都一般,都是1.7米多一點,我怎麼會長這麼高?他們認為我吃得多營養好,長得比同齡的孩子會略高一些,沒想到我年齡這麼小個子快2米了還在往上長,這才意識到我是不是該往籃球方面發展。在別人的建議下,初中二年級下半學期,父母把我送到了包鋼體校學習籃球。圖為我與隊友的合影。


父母原本讓我讀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然後工作,就是小學身高達到1.98米時,父母也沒有把我往打籃球方面培養的意識,所以壓根對籃球就很陌生。進入體校後面對籃球我是雙眼一摸黑,運球、投籃、傳球等等什麼都不會。怎麼辦?回去上初中吧,學習一般,再說也丟不起那個人,所以,我就從零學起刻苦練習打籃球。在教練的指導幫助下,加上我身高的優勢,還有我的刻苦學習,在體校階段,我的籃球水平提高很快。圖為我在學習運球。

2000年10月份,空軍某飛行學院到包頭招籃球特長兵,我順利進入部隊當上了籃球兵,那年我17歲。來到院校以後才發現,學院籃球隊經常打空軍、軍隊的比賽,每個運動員的水平都非常高,我和他們一比差距很大,就我這水平,只能算學生球,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我還不算真正的會打籃球。圖為我和隊員在進行籃球訓練時的情景。

我剛到部隊籃球隊時,練體能400米跑用時1分50秒、200米跑用時45秒、3200米跑用時16分40秒,教練一看說你這不行啊,差距太大了,以後天天練吧。我以前壓根沒有練過這個,身體協調性、用力啊等等都不會。以後我每天一個3200米跑,半年的時間,400米跑用時最短1分13秒、200米跑用時最短35秒、3200米跑用時最短13分30秒,整體進步很大。圖為我和隊友在進行訓練。


那個時候整個籃球隊的技能練習都是非常刻苦的。隊員們早上六點鐘起床,每人投100個籃筐後,上操場進行田徑訓練,上午下午進行籃球技能訓練或者打比賽提高成績,訓練強度相當大。別人是一天三練,我是一天四練,晚上自己還要練習投進100個籃球,所以半年的時間,我的籃球水平進步很大。

2002年9月,按照之前徵兵的協議,我兩年兵服役期滿正式進入所在學校學習,畢業後給予軍官身份待遇。那個時候,我和其他隊員一樣,說是學校的學員,實際上我們還在打球,代表學院打各種各樣的比賽。2005年7月,我軍校畢業被分配到駐京某部基層連隊工作,成為一名基層軍官,所負責的工作主要是一些電子設備的調試,開始了我為期8年的基層連隊生活,直至轉業離開部隊。圖為我和連隊即將復員離隊的老兵戰友的合影。

剛到基層連隊的時候,我是排長一職,同時自己又負責一攤子工作,工作崗位很陌生,設備操作也不熟,上軍校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在打球,壓根就學習的少。除了向老兵、老同志請教外,大多數時間都是自己犧牲休息時間自學,那個時候午休基本沒有休息過。天道酬勤,半年的時間,我對所負責的工作,無論是理論水平還是實際操作,全都過關了。


儘管離開了專職籃球的崗位,但在幹好本職工作之餘,我還熱衷於籃球運動。我所在的部隊經常開展籃球比賽,當時部隊四個大隊、一箇中隊、一個機關六個單位之間經常比賽,我所在的中隊基本上每次都是第一。後來,我就和其他人一起代表團裡參加師裡舉辦的籃球比賽,也是多次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圖為當時我參加籃球比賽時的情景。

2009年至2011年連續三年代表師裡參加空軍駐京部隊的比賽,基本上也是前三名的隊伍。2012年開始代表軍區空軍參加比賽,總共8支隊伍,說實話,當時球隊整體成績一般,換了部分新球員後,經過大家的努力,整體水平進步很大,取得了第五名的成績,雖然成績一般,但大家初次磨合協調,比以前進步很大,大家對以後的比賽更有信心了。圖為比賽結束後我拿獎盃與隊友的合影。

2008年城市傳奇全民籃球爭霸賽在北京首次舉辦後,在全國許多地方風風火火搞了起來。2011年在北京醫學院體育館又進行了城市傳奇全民籃球爭霸賽,我是其中隊員之一,當時雙方競爭激烈,觀眾也很熱情,比賽規模不亞於正式的籃球比賽。圖為比賽之餘我與球隊客串教練原八一隊主教練隋菲菲合影。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2013年我從部隊轉業回老家,在新的崗位上工作。在工作之餘,我萌生了學習相聲的想法,這可不是心血來潮,我從小就有這個愛好。上小學一二年級時,汪文華主持的“曲苑雜壇”欄目,是我每週必看的節目。受此影響,我對相聲非常熱愛,小學、初中、部隊我都主動表演相聲,上一回“舞臺”,當一把“演員”。轉業後,時間相對充足,我就報名學習了相聲藝術。圖為2018年我與相聲培訓班學員的合影。

我喜愛快板書,快板書是一個人說,不像相聲,兩個人在臺上互相捧著,稍有忘詞無關緊要,而我是一個人,一旦忘詞就會冷場,所以詞要記得特別熟。快板書的特點是通過講故事“進人物進角色”,所以還要研究各種人物特點和地域言。經過我的努力,目前我已經熟悉掌握了《武松打店》、《邊關白楊》等段子,從觀眾反響來看,效果還是不錯的,有不少觀眾喜歡我這個大個子板書演員。圖為我與馬三立孫子輩徒弟張乃林的合影。

我沒有按照父母的意願走小學直到大學再參加工作的“常規路子”,而是我因個子大上了體校,並且參了軍走上了打籃球的路子,轉業後,在工作之餘又從說學逗唱學起,穿起大褂說起了快板書。現在想想我只所以能有今天,每個關節點都是自己努力學習的結果,天分是基礎,沒有努力和堅持一切都是零。如果您有故事,或者您也想上頭條,請點擊關注鴿子視角提供線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