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給一個人之前,要看清這幾件事


嫁給一個人之前,要看清這幾件事


好男人是可以有非常不同的個性和形象的。

如果一定要我提出一個標準,那麼,我只能說,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對人生、包括對愛情有一種根本的嚴肅性。

01

善良

愛情與良心的衝突只存在於一顆善良的心中。

在一顆卑劣的心中,既沒有愛情,也沒有良心,只有利害的計算。

但是,什麼是良心呢?

在多數情況下,它僅是對弱者即那失戀的一方的同情罷了。

最高的良心是對靈魂行為的責任心,它與真實的愛情是統一的。


嫁給一個人之前,要看清這幾件事

02

人品

人品不但有好壞之別,也有寬窄深淺之別。

好壞是質,寬窄深淺未必只是量。

古人稱卑劣者為“小人”、“斗筲之徒”是很有道理的,多少惡行都是出自淺薄的天性和狹小的器量。

在與人交往上,孔子最強調一個“信”字,我認為是對的。

待人是否誠實無欺,最能反映一個人的人品是否光明磊落。

一個人哪怕朋友遍天下,只要他對其中一個朋友有背信棄義的行徑,我們就有充分的理由懷疑他是否真愛朋友。

因為一旦他認為必要,他同樣會背叛其他的朋友。

“與朋友交而不信”,只能得逞一時之私慾,卻是做人的大失敗。


嫁給一個人之前,要看清這幾件事

03

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一個人怎樣才算擁有“自我”呢?

我認為有兩個可靠的標誌。

一是看他有沒有自己的真興趣,亦即自己安身立命的事業。

他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並感到內在的愉快和充實。

如果有,便表明他正在實現“自我”,這個“自我”是指他的個性,每個人獨特的生命價值。

二是看他有沒有自己的真信念,亦即自己處世做人的原則。

那是他的精神上的座標軸,使他在俗世中不隨波逐流。

如果有,便表明他擁有“自我”,這個“自我”是指他的靈魂,一個堅定的精神核心。

這兩種意義上的“自我”都不是每個人一出生就擁有的,而是在人生過程中不斷選擇和創造的結果。

正因為此,每個人都要為自己成為怎樣的人負責。


嫁給一個人之前,要看清這幾件事


04

心疼

愛一個人,就是心疼一個人。

愛得深了,潛在的父性或母性必然會參加進來。

只是迷戀,並不心疼,這樣的愛還只停留在感官上,沒有深入到心窩裡,往往不能持久。

愛就是心疼。可以喜歡許多人,但真正心疼的只有一個。


嫁給一個人之前,要看清這幾件事


05

牽掛

愛就是對被愛者懷著一些莫須有的哀憐,做一些不必要的事情:

怕她(他)凍著餓著,擔心她遇到意外,好好地突然想到她有朝一日死了怎麼辦,輕輕地撫摸她好像她是病人又是易損的瓷器。

愛就是做被愛者的保護人的衝動,儘管在旁人看來這種保護毫無必要。

有愛便有牽掛,而且牽掛得似乎毫無理由,近乎神經過敏。

你在大風中行走,無端地便擔心愛人的屋宇是否堅固。

你在睡夢中驚醒,莫名地便憂慮愛人的旅途是否平安。

哪怕愛人比你強韌,你總放不下心。

因為在你眼中她(他)永遠比你甚至比一切世人脆弱,你自以為比世人也比她自己更瞭解她,唯有你洞察那強韌外表掩蓋下的脆弱。

06

內在素質

有一種說法:男人而具女性氣質,女人而具男性氣質,是優秀的徵兆。

我承認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即如果男人的力有溫柔的表達,女人的美有恢弘的器度,便能取得剛柔相濟的效果。

總之,重要的是內在的素質,是靈魂的力度和精緻,唯有這才能賦予一個人的性格以風格。

使男人和女人身上的不論男性氣質還是女性氣質都閃放出精神的光華。

婚姻當然應該以愛情為基礎,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很難做到把愛情作為婚姻選擇上的唯一考慮,利益的考慮往往佔有一定地位,這是正常的。

只是萬事都有一個度,如果利益成了主要的甚至唯一的考慮,正常就變成庸俗了。

如果進而很有心計地把婚姻當作謀取利益的手段,庸俗就變成卑鄙了。

遺憾的是,在當今社會中,這兩種情形大為增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