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有個4A景區,電影《私人定製》曾在此取景,卻鮮為人知


海口居海南島之北,相比於三亞溫度稍低,四季也更分明。作為省會的它,聚集了省內各種優質的教育、醫療、人才資源,因此更適合作為定居地。雖並不主打旅遊,這裡卻並不乏美景和文化歷史並存的景點。

文筆峰位於海南省定安縣中部,除了渾然天成的秀美山色,文筆峰以道教文化旅遊區而聞名省內。道教南宗的創始人、南宗五祖白玉蟾就是歸隱在這裡。對道教有所瞭解的遊客來到文筆峰,會更覺趣味。這座五門六柱七牌樓的建築便是大羅聖境。在道教傳說中,中國有三十六重天,最高的一層為大羅天,是神仙世界的首都、道教的最高境界,所以也可以說這座牌樓是人與神的分界。知道了這一點,再走過去,是不是會生出一種莫名的儀式感?

玉蟾宮是一座宋式風格的大殿,供奉的是道教南宗第五祖白玉蟾。整個宮闕顏色鮮亮,雖然雕樑畫棟已有些褪色,仍掩不住莊嚴高貴的氣息。飛簷設計輕靈飄逸,遠遠看去,這宮闕彷彿是天宮落人間。文筆峰的景色和道教文化讓這裡頗受矚目,電影《私人定製》還曾來此取過景。


道教是中國唯一的本土宗教,自南宋以來,中國道教內丹派分為南宗與北宗兩系,北宗以陝西終南山的全真派為代表,而南宗主道場則選擇了偏隅南海之上的海南,皆因為海南是南宗五祖白玉蟾的故鄉。

南宗五祖白玉蟾被譽為海南在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文化名人,出生在海南瓊山。 無論詩文還是書畫,白玉蟾都達到很高的藝術造詣。離開海南的時候,白玉蟾年僅十二歲,作為天才少年被推薦到京城去的,參加“神童科”考試。

文筆峰自古以來就是海南一方科甲興旺的象徵,被海南人民視為“龍首龜背”的風水寶地。除了白玉蟾、清官海瑞、名臣王弘誨、探花張嶽崧等都出生此地,或與之結緣。僅明清兩朝,文筆峰周邊就先後出了進士12名,舉人93名,近代更是人才輩出,使文筆峰成為海南人文興盛的標誌。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劉禹錫在《陋室銘》中所寫的詩句用來形容文筆峰再精當不過。文筆峰並不高,僅百餘米,山頂卻常年雲霧繚繞,如有仙人居住。

景區內設有觀光車,遊客可以根據體力和時間進行選擇。上山途中隨處可見道教文化標誌,氣勢恢宏的玉蟾宮、八仙賀壽的石刻、寓意豐富的道家壁畫等,每一處都值得慢慢領會。

除了道教文化,這裡還和盤古文化有著不解的淵源,傳說中文筆峰是盤古開天闢地後出現的第一座山峰,是由盤古的鼻樑化成的,因吸納天地之精氣,所以成為了祥瑞之地。

充滿道教和盤古文化的文筆峰總是顯得神秘又寂靜,大大小小的屋宇靜默在雲霧之中,觸目可及皆是青翠的綠,鳥語蟲鳴不絕於耳,溼潤的空氣中瀰漫著淡淡植物香,在山中靜靜行走,很容易便生出心如明鏡的通透感受。(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落榜進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