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量暴增,工資卻沒漲,該怎麼辦?


工作量暴增,工資卻沒漲,該怎麼辦?

工作量暴增,工資卻沒漲,該怎麼辦?


小莫在一家公司工作快兩年,最近下班時間越來越晚。


她在行政部工作,部門裡原先有4個人。兩個月內,一人離職,另外一個人休產假。小莫和另外一位同事,除了負責份內工作,還把另外兩人的工作挑起來。


本來,她以為眼下是過渡階段,過段時間會恢復到正常情況。但是,老闆遲遲沒有招聘新員工的意願。小莫的下班時間,從原先的六點,延後到晚上八九點。


工作量暴增,工資卻沒漲,該怎麼辦?


你認為的工作量加重,是真的嗎?


小莫的遭遇,很多人都會遇到。“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人員流動在公司中很常見。每當有人離開,但是工作不可能停頓下來,必須保持好連續性,就會有人不得不挑起更重的擔子,承接更多、更繁重的任務。


這種工作量暴增是客觀存在的,但是某些你自認為的工作量暴增,可能只是一個偽命題。


很多人看上去忙忙碌碌,其實工作效率並不高。格拉寧的著作《奇特的一生》中提到的前蘇聯著名昆蟲學家、哲學家、數學家柳比歇夫,在他長達56年的人生歷程中,始終在使用一種獨特的“時間管理法”。


柳比歇夫的時間管理法包括記錄時間、分析時間、消除時間浪費、重新安排自己的時間等內容。其中記錄每一項事件耗費的時間,統計的是“純時間”,即每一件事情實際消耗的時間。


比如你看似花了一小時撰寫一份文案,而在此期間發了10分鐘的呆,用了10分鐘接受回覆幾封郵件以及家人發來的微信信息,這樣你撰寫文案使用的“純時間”就是40分鐘。


通過“純時間”這個概念,就能解釋為什麼有人覺得自己工作量明顯增加,其實這不過是他的錯覺。是工作效率不高,導致了這種錯覺。


任何一項工作,都存在真實的工作量和碎片化的工作量。大多人看到的工作量,是這兩項數值的總和。假如這兩項總和中前者佔據大多數,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你有了向老闆提出漲薪酬的底氣。


但是後者佔據大多數,你的工作被很多無效的因素佔據,比如查看某些無關的信息,一些事務性的行為,那麼還是謹慎考慮漲薪的想法,因為老闆不願意為低效買單。


工作量暴增,工資卻沒漲,該怎麼辦?


分清楚分內工作、還是分外工作


有些突然加出來的任務,本來不該由你承擔。


任何一家走上正軌的公司,都有比較完善的員工管理制度。每一位員工,都會拿到一份內容詳細、具體的崗位責任書,上面會具體列出這個崗位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務,以及考核要求。


正因為有這份崗位職責書,每個職位的工作強度和工作量大體上相等。由此,我們可以區分出兩個概念:分內工作、分外工作。


分內工作就是崗位責任書上列舉的工作內容,是每個員工必須完成的工作量。份內工作大體上是穩定的,當然也存在季節性、週期性的波動。


當然即便是分內工作,如果經常要靠加班才能完成,也不能一味忍氣吞聲。


出現這種現象,說明崗位責任書制定得不太合理,你可以用委婉的方式,向老闆提出備選方案:要麼適當增加人手、要麼適當減少工作量,再不濟可以提出支付加班費的要求。


最大的問題出在分外工作上。明明這些工作不屬於你的職責範圍,但是領導或同事對你提出這個要求,很多人都抹不開嘴。尤其是進入公司時間不長的新人,更沒有底氣拒絕分外工作。


只要第一次接受分外工作,那麼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這種討好型人格會讓同事“得寸進尺”,只要一有事就會想到你。本來分內工作就已經在繁忙的臨界點,再加上分外工作,就只剩下加班這一條路了。


因此對於同事強加給你的工作,你可以正大光明地予以拒絕。


但是這些額外工作是領導強加的?相信很多公司的崗位責任書上,都有這麼一句話:完成領導交給的其他任務。正因為有了這句話,給你做分外工作就有了可行性。


假如你為了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任務,需要用到你自己的時間,那麼用人單位就應該支付加班費!


工作量暴增,工資卻沒漲,該怎麼辦?


主動出擊,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



加班費屬於臨時性收入,想要長期漲薪,還需要主動出擊,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


老闆也只有一雙眼睛,即便他一整天撲在公司中,也不可能對手下的每名員工的情況徹底瞭解。哪怕有HR向他彙報,這種彙報也摻雜著HR的主觀性因素,存在片面、失真的情況。


正因為如此,能對你自己負責任的人,只有你自己。假如你一味埋頭苦幹,不懂得去爭取,只會被老闆視作理所當然,最後吃虧的只有你自己。


遇到你的工作是行政、人事等輔助類崗位,工作業績很難用數字來量化,如果再不去爭取,老闆根本不會認為你幹了很多活兒。


因此,不能指望能識別千里馬的伯樂主動發現你,加薪的主動權在你手裡。只有你主動了,並且用言語打動老闆,加薪才不至於遙遙無期。


在提出加薪要求前,先要掂量自己是否配得上更高的薪酬。就像上文所說,工作量存在真實的工作量和碎片化的工作量,假如因為效率問題忙碌不堪,還是乖乖地收起這個念頭。


假如你忙於一堆別人強加給你的雜務,並沒有打動老闆的業績或項目,也不適合提出加薪。


只有自己的能力、工作量與眼下的收入明顯不相稱,對老闆提出加薪才合情合理。


當然方式方法也相當重要,可以先提出適當增加人手,委婉地說出如果沒有人分擔,可能會影響工作的正常開展。增加一個人的成本開支,肯定要明顯超出增加一個老員工的薪酬,老闆就不知不覺落入你設下的“陷阱”。


假如這麼委婉、藝術的說法依然無法打動老闆,他依然讓你超負荷工作、同時不願意支付額外的工資,你就要考慮是否要離開這家公司。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這樣的老闆身上非常不值得。


工作量暴增,想漲薪?這個想法不錯!不過在提出要求前,還請考慮這個“工作量”增加的真實性,同時注意談話的方式方法,相信大多數老闆願意接受這個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