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瓷磚的鋪貼方法和技巧

地面瓷磚的鋪貼方法和技巧:

1、地面找平:在我們鋪設地磚之前,需要用水平儀測量,對地面進行找平處理,最好採用水泥砂漿將地面鋪平,這樣能夠減少瓷磚空鼓現象的出現。最後將需要鋪地磚的地坪做成毛底子,這樣能增加鋪出來的瓷磚的穩定性。

2、放線:鋪貼前要根據地面尺寸和地磚尺寸對地磚進行預排放線,其原則就是:同一個房間裡,橫向縱向半塊磚不能超過一行,並且半塊磚應留在將來要放傢俱的一邊或不顯眼的地方,要根據排版規劃設置水平線,並進行分塊。

地面瓷磚的鋪貼方法和技巧

3、地面清理:在瓷磚鋪貼之前,把地面和牆面的鼓包、粘結物清理乾淨,必要的話可以灑一些清水,溼度保證在30%—70%,這樣做可以防止瓷磚空鼓。

4、瓷磚泡水:因為瓷磚內部有許多細小的空隙,這些縫隙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如果地磚不進行泡水的話,它會將水泥中的水分吸走,導致瓷磚與水泥間出現空隙,從而引起空鼓、瓷磚脫落等問題。

地面瓷磚的鋪貼方法和技巧

5、試鋪,基層找平、夯實:地磚是否出現空鼓,這一步很重要,一定要夯實,同時這一步工人應檢查該地磚與相鄰的地磚邊角是否有誤差。

6、磚底背灰:要在地磚的背面全抹一層素水泥灰膏,作為粘合層,厚度不低於0.6左右,塗抹一定要均勻,不漏抹。

地面瓷磚的鋪貼方法和技巧

7、鋪貼:要用橡皮錘均勻敲擊,調整與水平線及其它地磚的水平度及縫隙的大小,如果有條件用水平尺檢查瓷磚是否水平,用橡皮錘敲打直到完全水平。

地面瓷磚的三種鋪法:

幹鋪法

幹鋪法將基層澆水溼潤後,去除雜質,然後採用1:3的半乾砂漿鋪基層,砂漿要乾溼適度,標準是“手握成團,落地開花”,在鋪幹砂漿前最好塗刷水灰比為1:0.4--0.5的水泥漿一道。

這種鋪法能夠有效地避免瓷磚出現空鼓、起翹等現象,但是由於幹鋪法比較耗費時間與人力,費用相對比較高。

幹鋪要控制好幹漿厚度5㎝左右,溼度也是關鍵,地面灑水,防止失水太快,長方形屋子從長邊鋪起,需規方,磚背抹水泥油比澆漿更科學,留縫2mm左右,磚需切割的儘量鋪牆邊牆角。

地面瓷磚的鋪貼方法和技巧

溼鋪法

溼鋪法是目前最為普遍的一種裝地面磚鋪貼方法,它與幹鋪法的區別是將乾性水泥砂漿替換為水和水泥砂漿。採用溼鋪法容易導致瓷磚出現翹起、空鼓等問題,影響地磚的使用壽命,但是溼鋪法施工簡單,價格相對較低,目前使用還是比較廣泛。

粘結材料要均勻,很多師傅在塗抹砂漿的時候,會使用刮刀來回快速塗刮,拐彎處呈拐彎狀,這種做法並不對,因為表面齒狀不平直、疏密不勻會導致粘結材料與瓷磚之間的結合面積變小,粘結力變弱。正確的劈刮工藝應該是在水平的基面上,用齒刮板均勻的將粘接劑形成條齒狀佈局。

地面瓷磚的鋪貼方法和技巧

傳統鋪法

傳統鋪法是地磚最為普通、原始的鋪設方法,該方法以邊平行的方式進行鋪貼,講究地磚的縫隙對齊,不留縫隙,然後再採用與地磚顏色相近勾縫劑處理,看人看上去清爽簡潔。

8、表面清理:鋪貼完成後,要立即清理地磚表面的灰塵和砂漿,以防止砂漿在地磚表面粘接,乾燥後清理不掉。

9、勾縫:瓷磚進行勾縫處理的一般在瓷磚幹固之後進行為宜。首先需要清理瓷磚磚縫中的灰塵雜質,然後將勾縫劑擠壓填充至磚縫中,注意填充的時候,一定要擠壓填充飽滿,勾縫過後,及時的清理磚面的勾縫材料。

地面瓷磚的鋪貼方法和技巧

鋪地面瓷磚,以下這幾個點需特別注意:

1、留縫。我們在地磚鋪貼時,最好在每個地磚間留出留2mm左右的縫隙,地磚與牆之間也要留伸縮縫,避免瓷磚出現熱脹冷縮而引起翹邊、鼓起來的現象,如果覺得地磚間的縫隙影響美觀的話,可以用填縫劑或美縫劑將塊磚之間留的縫填上,磚與牆之間的伸縮縫,可以在牆的底部安裝踢腳線遮蓋。

2、轉角處的處理。因為釉面磚表面施釉,如果進行簡單的切割非常容易把釉面崩壞。一般切割釉面磚的時候,必須使用玻璃刀先劃斷釉層,然後進行切割,這點也一定要注意。

地面瓷磚的鋪貼方法和技巧

3、拼花的要求。因為很多帶有花紋的釉面磚都是有鋪貼方向的,我們鋪貼的時候一定要按照指示方向來組合花片,也就是按照花片背面提示的方向順序進行鋪貼。如果沒有提示順序,就說明這些是可以任意組合。

4、水泥的選擇。建議使用的水泥強度不高於400號,因為過強的水泥拉力會使釉面磚的面層釉面遭到破壞,最後就出現了崩瓷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