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山水畫是如何誕生的?詳解作畫步驟

施貞泉先生作畫,與大多數畫家不同,他不需要用多支大小不同的毛筆交換著作畫,基本上是靠“一支筆打天下”,墨稿用常人很少用的豬鬃筆畫,從不打草稿,提筆就畫;只是在需要畫點景的樹木、建築、車船、橋樑、人物時,才用小些的毛筆完成;墨稿完成後用板刷輕輕著色。


一幅山水畫是如何誕生的?詳解作畫步驟


下筆前先用清水蘸筆,擠掉多餘水分,再蘸墨,保持筆根部分永遠有水分。蘸墨多少視情況而定,使筆尖、筆肚、筆根部位形成焦、濃、重、淡、清的梯度變化,這是他的基本用筆方法。


1. 先用重墨畫近景。近景面積不宜太大,但這是整幅畫中墨色最重的部分。起筆用臥鋒平擦,根據“腹稿”中山石的結構,用筆要有重與輕、疾與徐、提與按、寬與窄、橫與豎的變化,為表現山石的肌理變化,需要橫擦、豎擦、斜擦等多種變化。這是畫山石的基本功。

在“平擦”完第一筆之後,即可形成山石的一個“面”,用側鋒筆尖輕輕一掃,即可形成這塊石頭的“輪廓線”,也就是結構線,不必刻意地去用中鋒勾勒。這樣會顯得非常真實,不做作。

再畫另一個“面”時,就應該考慮變換“擦”的方向,使兩次擦筆的方向形成一個合適的角度:第一筆豎擦,這一筆就根據需要橫擦。再在上方斜擦,就會形成石頭的三個面。一次一次地疊加,就會形成一個山頭。

當然,必須注意山石的結構,每一筆、每一塊都不得雷同,把大小、走向錯開,把墨色拉開,就會形成錯落有致、結構漂亮的山石。

一幅山水畫是如何誕生的?詳解作畫步驟


2.中景是整幅畫的重點表現內容。墨色要比近景稍微淡一些。下圖就是平“擦”出一筆之後,正在用側鋒尖“掃”出結構線。由於不是用中鋒勾勒,所以形成的結構線顯得特別微妙、逼真,會形成意想不到的特殊效果,屬妙手偶得,似自然天成。


一幅山水畫是如何誕生的?詳解作畫步驟

一幅山水畫是如何誕生的?詳解作畫步驟


在先畫出山石的一個“面”之後,再下筆畫相鄰的“面”時,首先要想到這兩個“面”必須有所區別,切不可千篇一律,一個面孔!

一幅山水畫是如何誕生的?詳解作畫步驟


在筆中的墨基本用干時,把筆尖壓扁,用散鋒在預留的山石頂部空白處“點”出植被,一筆筆錯落有致,稀疏得當,可高可低,形成細如髮絲、密密麻麻、毛茸茸的效果,不可出現墨塊。


一幅山水畫是如何誕生的?詳解作畫步驟


在畫相鄰的另一塊山石時,需要變換手法,並留出瀑布位置。畫瀑布水流要寬窄相間,高低錯落,形成水繞石轉、千迴百轉之勢,力戒形成“梳子”效果。


一幅山水畫是如何誕生的?詳解作畫步驟

一幅山水畫是如何誕生的?詳解作畫步驟


為了把兩塊山石畫得各有特色,避免雷同,要邊畫邊比較,必要時細心收拾,製造差異,畫出的山石才不會千篇一律。


一幅山水畫是如何誕生的?詳解作畫步驟

一幅山水畫是如何誕生的?詳解作畫步驟


畫低矮的山石,穿插畫些植被,為畫瀑布下的“水口”及流水打下伏筆。


一幅山水畫是如何誕生的?詳解作畫步驟

一幅山水畫是如何誕生的?詳解作畫步驟

畫左側山頭時,注意墨色要淡一些,等於與先畫的山頭拉開距離,並在下部留出畫雲的位置。


一幅山水畫是如何誕生的?詳解作畫步驟

一幅山水畫是如何誕生的?詳解作畫步驟


用更淡的墨在兩個山頭的空間位置畫出遠山,在遠山稍干時用極淡的墨渲染,會使前面的山頭更加突出,後面的山被“推”得更遠,增強畫面的立體感、層次感。

一幅山水畫是如何誕生的?詳解作畫步驟


用極乾的淡墨擦出山下部的雲嵐,基本上是用筆肚、筆根的水分擦出來,留白要注意雲的造型,接近自然。



一幅山水畫是如何誕生的?詳解作畫步驟

一幅山水畫是如何誕生的?詳解作畫步驟


在左下角稍上面一點用重墨畫一塊低矮的山石,作為近景的一部分,與右面的山石相呼應。切記其下部必須留白,不可畫到左下角底線,避免與右下角雷同。再小心畫出層次分明的“水口”和溪流。水口的走向要“變化多端”,方向多變。

一幅山水畫是如何誕生的?詳解作畫步驟


切記畫水口的溪流時,用淡墨處理,小心勾出水紋,畫出水的走勢。

一幅山水畫是如何誕生的?詳解作畫步驟


“水”是山水畫的重要組成部分,力求在大量觀察、寫生基礎上小心謹慎地處理好。


一幅山水畫是如何誕生的?詳解作畫步驟


畫點景樹木時,注意樹木造型要各具姿態,既追求蒼勁古拙,又不失靈動秀氣,不可千篇一律,畫出點睛之筆。


一幅山水畫是如何誕生的?詳解作畫步驟

一幅山水畫是如何誕生的?詳解作畫步驟

3.最後通觀全局,細心收拾,做一些修修補補,墨稿就算完成了。此時可以題款、用印,也可全部完成後再進行。

一幅山水畫是如何誕生的?詳解作畫步驟


在墨稿基本干時開始著色。著色力求簡單,不宜顏色太豔太雜,兩三種顏色足矣。要求薄、透、亮,一遍完成,做到色不壓墨,不可反覆渲染、層層疊加,以免變得混沌汙濁!

這幅畫在山頭部分表現暖色調,用淡淡的朱膘稍加一點墨(不用赭石,赭石不透明);山中下部表現冷色調,用花青略加一點墨調成花青墨,用大板刷染。先染山頭,再染中下部。

一幅山水畫是如何誕生的?詳解作畫步驟

一幅山水畫是如何誕生的?詳解作畫步驟


注意趁溼渲染,染完山頭,馬上染中下部,使銜接部分的冷暖色完全融為一體,不留痕跡。

一幅山水畫是如何誕生的?詳解作畫步驟


注意著色時一定要把水和雲留白,再分別小心渲染。如染瀑布時,其下部可用淡淡的花青墨色輕輕掃一下,上部全部留白,切記不得用白顏色去染水;染雲時只染淡墨擦出的部分,雲朵則留白,注意色調的層次、深淺變化,儘量力求接近自然。

最後用淡淡的花青墨一次性染出遠山。剛染成時因為水分太大,遠山會顯得顏色稍重些,隨著水分的逐步蒸發,顏色會變得越來越淺。有時遠山的顏色幹後淺得幾乎看不到了,但裝裱以後,顏色就會加深一些,重新顯露出來。這裡就需要積累經驗,掌握一個合適的深度,寧可淺些,不可過深。

一幅山水畫是如何誕生的?詳解作畫步驟


國畫山水畫的著色有彩墨山水、淺絳山水之分。施貞泉先生的山水畫屬淺絳山水。墨稿畫完之後已經基本定型,即使不用著色,或者敷以淡墨色,足以稱得上是一幅完整的水墨山水。著色是為了使畫面更加貼近真實,更好地顯現山體的體面效果,增強山石的立體感,畫面的層次感和縱深感。

一幅山水畫是如何誕生的?詳解作畫步驟


但著色畢竟是次要的,切不可喧賓奪主,以色壓墨、蓋墨。這完全符合寫意畫的基本要義,它寫的是“意”,意到為止,恰到好處。過分渲染,效果會適得其反。

一幅山水畫是如何誕生的?詳解作畫步驟

一幅山水畫是如何誕生的?詳解作畫步驟

一幅山水畫是如何誕生的?詳解作畫步驟

一幅山水畫是如何誕生的?詳解作畫步驟

一幅山水畫是如何誕生的?詳解作畫步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