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旅遊景區集錦


梁子湖


湖北省鄂州市旅遊景區集錦


湖北省鄂州市旅遊景區集錦


湖北省鄂州市旅遊景區集錦


湖北省鄂州市旅遊景區集錦


湖北省鄂州市旅遊景區集錦


湖北省鄂州市旅遊景區集錦


湖北省鄂州市旅遊景區集錦

梁子湖是全國十大名湖之一,是湖北省第二大淡水湖。它南北長82公里,東西長22公里,常年平均水深3米,湖面面積42萬畝,最高日平均水位20.57米,最低日平均水位16.41米,最高水溫33℃,最低水溫1.2℃。梁子湖99個岔,四周伸展分別與武漢、咸寧、大治等交界。湖泊匯水面積2085平方公里,進水口300多個,出水口僅有長港一處,並受樊口、磨刀磯兩閘控制,出水水流通過90里長港直注長江。

樑子島是梁子湖中一玲瓏小島,其狀似鞋形,四面環水。島域面積2.2平方公里,北面是樊家山、公山、牛山(自西向東),中部有大山、長山等山,西部是島上居民住區。

樑子島有比較悠久的歷史。相傳早在三國時期,蜀漢大將關羽曾在此島練過水軍,島上現存有關公絆馬石、下馬湖和島東面磨刀磯等遺址。

唐代前後,這裡製陶業非常興盛。島西就有48口瓦窯遺址,公山西側山坡積存下來的層層疊疊的蘊壺、缽盆之類廢陶片,據專家考證,屬五代時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

清代,梁子湖被視為縣城重鎮,據《武昌縣誌》載:樑子鎮康熙初始列為市,居有200戶,為江夏(現武昌)、興國(現陽新)、大治之通衢。

抗戰前,樑子島十分繁華,人稱“小漢口”,人口超過7000餘眾,旅店幾十戶,鋪面百餘家,是鄂東南物質和商品的轉運站、集散地。

抗戰期間,梁子湖是鄂南的抗日根據地,王首道、張體學率領三五九旅南下支隊、新四軍四十四團在梁子湖(島)打擊日寇偽頑。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樑子鎮漁業興旺,工業發達,島上辦起了棉紡廠、毛紡廠、煉油廠、五金電器廠、標準件廠、毛巾廠等鄉鎮企業。

2001年4月,梁子湖更名為樑子島生態旅遊區,進一步對梁子湖(島)的生態旅遊開發進行了明確定位。

梁子湖(島)生態旅遊區現有人口9554人,下轄4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島內人口2568人,流動人口204人。旅遊區共有農業戶口8864人,非農業戶口690人。

鄂州蓮花山


湖北省鄂州市旅遊景區集錦


湖北省鄂州市旅遊景區集錦


湖北省鄂州市旅遊景區集錦


湖北省鄂州市旅遊景區集錦


湖北省鄂州市旅遊景區集錦


湖北省鄂州市旅遊景區集錦


湖北省鄂州市旅遊景區集錦


湖北省鄂州市旅遊景區集錦

蓮花山位於鄂州市洋瀾湖畔。蓮花山,山連九峰,狀若金色蓮初開,獨展靈秀,故而得名。這裡三面環湖,通匯長江,山巒疊翠,煙波浩渺。蓮花山風景區,三國時吳王孫權在此設觀星臺,歷代佛道高師選擇此地修真,至今遺址尚存。蓮花山風景區既有江南園林的靈秀端雅,又融北方園林的宏偉瑰麗。主要景點有元明塔、六合園、碑林等三十餘處。

素有“江南第一塔”美譽的元明塔,1993年7月7日奠基,1995年10月28日落成,塔高80米,為八角形樓閣式塔,出土十一層,層層飛簷翹角,覆蓋著金色琉璃。正中的空心柱通天貫地,為元明塔獨有。塔體潔白,與金色飛簷交相輝映,色彩鮮明和諧,巍峨挺秀,飛簷之下,託以雲龍斗拱,二至十一層,每層用24個斗拱,每個斗拱由三條雲龍組成,一層為40個三雲龍斗拱和48個單雲龍拱。共有云龍888條,其中有88條琉璃金龍雄踞射脊之上。一層八根硃紅柱上,八條金龍合抱,彩雲環繞,神態各異,其中東、西面各有一條鳳尾龍,遙相呼應。登臨此塔,憑欄環眺,極目楚天。被譽為“文化的寶庫、智慧的海洋”的蓮花山碑林1994年開始興建,面積為3萬平方米,總體設計以風景區內的白猿山山勢架構為基礎,依山造勢,氣勢宏大、結構獨特。圓形碑林廊周長360米,8條旋轉上行的長廊匯通山頂正中的碑林中心閣。碑廊內現存有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品碑石一萬多塊,堪稱世界之最。一號廊為儒家文化,二號廊為佛家文化,三號廊為道家文化,四號廊、五號廊為醫武文化,七號廊為楚文化,八號廊為科學技術。碑林容匯的古今中外的文化精粹,堪稱世界一絕。位於蓮花山北麓的六合園,佔地4000多平方米,建於1992年6月。園中彙集東西南北、天上地下珍禽異獸,故取名六合園。園內地勢南高北低,北面地勢低窪處建“聚寶池”,池中九曲橋環蓮花亭,造型別致。環池高處順地勢建有猴山、鹿苑、龜池、鶴亭。園中飼養金猴、壽鹿、仙鶴、靈龜、寶馬、池內放養海狸、金鯉,各具靈性,是景區內的一道亮麗的景觀。

此外,還有堪稱“天下第一龍”的接龍臺、祈福堂、稻香閣、和字壁、九龍壇、通天橋、長生路、啟明宮、迎風亭等也是天下少有的景觀。蓮花山風景區是集文化旅遊、山水旅遊、康福旅遊於一體的特色旅遊區。

西山風景區


湖北省鄂州市旅遊景區集錦


湖北省鄂州市旅遊景區集錦


湖北省鄂州市旅遊景區集錦


湖北省鄂州市旅遊景區集錦


湖北省鄂州市旅遊景區集錦


湖北省鄂州市旅遊景區集錦


湖北省鄂州市旅遊景區集錦


湖北省鄂州市旅遊景區集錦


湖北省鄂州市旅遊景區集錦

位於鄂州市城區內,是省級風景區。西山古稱樊山、壽昌山、郎亭山。山臨江而立,逶迤5公里,總面積167萬平方米,主峰海拔170米,山有九峰,嶺有九曲,壑谷中有6條溪澗,串連3大名泉3池1湖,還有2條瀑布掛崖間。站在長江邊仰望西山,嶂巒重疊,群峰競峙,萬木蔥蘢。西山歷史悠久,古蹟甚多,主要的有:三國時期,吳王孫權定都武昌(今鄂州)後所建的皇家苑囿,如吳王避暑宮、即位壇、讀書堂等;東晉太元年間,高僧慧遠得武昌太守陶侃的“文殊師利”金像後所建的靈泉寺;唐代詩人元結隱居的退谷及谷東面一塊“非曲非方,不準不規”的巨石硅蹲石;宋代著名詩人、書法家黃庭堅曾夜宿過的松風閣和親筆寫下的《武昌松風閣》詩及用過的洗墨池;清代兵部尚書彭玉麟留下的石刻梅花圖。西山還有石門開、九曲亭、廣宴樓、望楚亭、菩薩泉、試劍石、洗劍池、望夫石等名勝古蹟。歷代文人墨客如陶淵明、李白、李陽冰、蘇軾、蘇轍、歐陽修、王安石、陸游、辛棄疾、丁鶴年等或慕名而來,或長期居住,留下了不少讚美的詩篇。晉代陸機把西山譽為“王畿”,唐代李白稱其為“帝裡”,宋代蘇軾謂之曰“幽絕處”。1964年陳毅來此地,贊“西山不亞於廬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