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終極電視選購指南:我靠這幾招成功“撿漏”

在剩下不到一天的時間就將迎來全新的2020年,相信許多消費者朋友也同筆者一樣滿是憧憬與期待。同往常一樣,每年這個時候,眾多的電商平臺都會趁著元旦來臨的這幾天進行最後的瘋狂促銷,有的甚至直接以“滿減大促銷”的形式來博取消費者的眼球進行商品輸出。

2019年终极电视选购指南:我靠这几招成功“捡漏”

同樣,在家電產品領域也是如此。很多消費者朋友在選購的過程當中,往往會被廠商刻意營造的“超低價”氛圍上當受騙,尤其是電視這一塊,作為家庭娛樂的C位,筆者認為,合理的選購一臺電視還是相當重要。

2019年终极电视选购指南:我靠这几招成功“捡漏”

大屏電視完美佔據家庭C位

下面,站在普通消費者的角度,筆者簡單跟大家聊聊在選購電視這件事上,我們通常該怎麼成功“撿漏”。

一、通常來講,選電視,划算很重要!

首先來講講大家最關心的價格問題。眾所周知,在當前環境下,液晶電視足夠成熟,這一點毋庸置疑,OLED同樣非常優秀,自發光顯示技術與生俱來的驕傲,似乎生來就是高人一等,但恕我直言,對於普通家庭來講一款足夠成熟的液晶電視完全值得信賴。為啥?技術夠成熟,價格也夠實惠,加上受整個市場環境的影響,對比OLED 電視動輒1W+的價格,於多數普通家庭來講,液晶電視目前正是選購的絕佳時期!

2019年终极电视选购指南:我靠这几招成功“捡漏”

起步價1W+的OLED電視真的適合你嗎?

二、聊英寸?先從畫質標準開始講起

相比較以往32、42英寸的電視,有不少朋友一直認為電視尺寸是老早就被固定好的,沒法更改。對於這一點,筆者一直覺得是一個謬論。有較真朋友表示不服氣,直言55英寸,65英寸,75英寸甚至往上也都是廠家預先就已經固定好的,你就是說成一朵花都沒用。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相比較這種傳統意義上的尺寸較真,筆者更願意同大家去釐清這裡邊的選購邏輯。簡單來講,所謂的55英寸,65英寸以及75英寸,它都是有一個參照標準在裡邊,最直接的,拿55吋電視來講,我們通常都定義其觀看距離在1.8米到2.5米之間;65英寸電視在2.5米到2.8米之間,以此類推。但是,拋開畫質講尺寸就顯得特不“仗義”,不同於以往,目前主流電視產品都是4K出頭,這什麼概念,就是說,你不能還拿以前大“屁股”、等離子那一時期的畫質標準來定義現在的觀影標準了。

2019年终极电视选购指南:我靠这几招成功“捡漏”

夏普80吋8K旗艦電視,重新定義觀影標準

三、面板首選4K原裝進口屏,不吃虧!

關於屏幕這個事,筆者看到網上有部分聲音認為沒必要過分強調是否進口與否,關鍵在於畫質芯片處理。對此,筆者認為,這完全是在混淆視聽。畫質芯片固然不可替代,但一塊好的面板無疑能夠免除我們許多的後顧之憂,不用刻意在“底色不正”的基礎上耗費沒必要的心力。再一個,拿進口屏幕來講,基於成熟的工藝流程,4K原裝進口面板能夠為我們帶來非常不錯的畫質體驗,且目前來講,基本談不上溢價,這對於消費者來講,簡直就是除了實惠還是實惠。

這部分筆者就介紹這麼多,不過癮的讀者朋友可移步《我有一本《4K電視寶典》你要不要?防坑的那種》,一窺究竟。

2019年终极电视选购指南:我靠这几招成功“捡漏”

4K原裝進口面板,實惠、性價比首選。

三、畫質芯片?中高端玩家的標配

目前來看,電視主流廠商除了在電視產品的外觀,畫質上下功夫以外,越來越多的廠商也特別注重對畫質芯片的合理運用。大家熟悉的索尼、LG、三星、甚至國內廠商諸如海信、創維都不同程度的開始了對畫質芯片的研發。很多朋友不瞭解,其實畫質芯片的研發在一定程度上特別考驗一家電視廠商的綜合能力,這中間涉及到的人力、物力、財力等基本上都是非常巨大的,且還得承受巨大的抗壓打擊,來完成需要高負荷工作的技術攻克。

2019年终极电视选购指南:我靠这几招成功“捡漏”

索尼X1畫質芯片

目前來看,索尼有X1畫質芯片,三星有Quantum AI芯片,LG有α9音畫質芯片,這些都是旗下中高端產品以上的主流芯片配置,再來看國內,海信擁有H3畫質引擎,創維的變色龍AI獨立畫質芯片也都各自印證了芯片對於電視產品本身畫質有著巨大的提升。

2019年终极电视选购指南:我靠这几招成功“捡漏”

創維變色龍AI獨立畫質芯片

至於筆者為什麼說畫質芯片是中高端玩家的標配?大家可以想想,任何產品都遵循一個守恆定律。高配置的東西還賣的巨便宜,這本身就不合理,而且也不可能存在,只是相對來講,追求高性價比本身要比追求高配置、高旗艦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更加的切合實際,也更加要接地氣很多。

... ...

總體而言,目前選購電視產品除了外觀、畫質兩大常規選購標準以外,越來越多的廠商也會從硬件參數,音質,內容以及調教能力等諸多方面綜合去定義一款電視,而對於消費者而言,只要把握整體的一個選購“節奏”(即你的出發點是為了追求性價比,還是純粹就為了從完美的視聽體驗角度出發),基本上都能夠選到自己心儀的電視產品。

寫在最後:

最後,筆者給出的參考建議是,大家平時在選購的時候品牌優先選大牌,索尼、三星、LG,審美不同,調性也不同,但品質有保障;國內則以A lot互聯網電視為性價比首選;其次,4K電視目前仍將是追求性價比的用戶首選,且未來一段時間內,4K電視將持續擁有更豐富的發展空間;最後,預算充沛,首選OLED,過渡的話,成熟的液晶將是您選購的不二之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