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魚兒上浮水面,對於熱帶魚來說,有一個與疾病無關的原因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今天有位魚友和養魚老道說起了自己飼養的一缸七彩神仙魚,其中有大有小,出現了大部分小魚兒漂浮魚缸水面的現象。

看起來魚缸的水質很好,而且也有大量的供氧,所有七彩的狀態也沒有什麼大問題,水溫也比較合適,攝食慾望也都可以,沒有面壁、沒有黑體,就是找不到很多小七彩漂浮在魚缸水面的原因到底在哪裡?

大部分魚兒上浮水面,對於熱帶魚來說,有一個與疾病無關的原因

這個現象如果說是存在於金魚或者錦鯉身上,我們一般的認為會有以下幾點原因:

金魚和錦鯉首先懷疑是缺氧症狀

一、肯定是缺氧

假設水溫過高、魚兒飼養密度過大、氣壓過低或者氧氣量供應不足的情況下,金魚、錦鯉就可能會出現缺氧的現象。

二、鰓部受損或者有寄生蟲

這是我們能夠懷疑的第二個原因,就是鰓部疾病或者鰓寄。

三、氨氮中毒、水質太差

這是由於我們長期不換水造成的,魚缸裡的毒素太多了,觀賞魚出現了呼吸困難的現象。

四、失漂、炸鱗、腹水

再就是失漂現象了,由於我們的過度投餵或者魚缸裡的溫差過大等原因,都可以導致觀賞魚的失漂,另外就是像炸鱗、腹水等疾病。

大部分魚兒上浮水面,對於熱帶魚來說,有一個與疾病無關的原因

大體上我們能夠想到的也就是以上這四種原因吧,幾乎找不到其他的毛病了,在冷水魚的身上遇到這種情況。

熱帶魚當然也會由於以上四種原因而造成漂浮水面,但是熱帶魚還會有另外的一種特殊的現象。

熱帶魚的缸霸現象最為明顯,源於我們觀察的不仔細

熱帶魚在魚缸裡除了一條魚單養以外,任何品種的熱帶觀賞魚,無論是單一品種還是多品種混養,永遠都會牽扯到這個觀賞魚打鬥的問題。

觀賞魚的的打鬥現象,並不一定都是出於發情期,如果是在發情期可能又是另外一回事,但是缸霸現象,往往出現在平時飼養的任何時間,也未必都是成年魚之間的打鬥。

有些觀賞魚喜歡獨佔魚缸一角,誰到這個地盤上,我就去攻擊誰,這個時候,其他的觀賞魚可能不敢靠近魚缸裡的某一個角落,所以就會出現,大多數觀賞魚在魚缸裡的某一處聚集,有可能是都在魚缸的另一側,也有可能在魚缸的水面上,或者其他地方躲避。

大部分魚兒上浮水面,對於熱帶魚來說,有一個與疾病無關的原因

還有一些缸霸就是屬於嘴賤欠揍型的,它們想要霸佔整個魚缸,所以說它們在魚缸裡沒有固定的根據地,逮著誰它就咬誰,而且是跟著其他觀賞魚的屁股不斷的去啃咬,這樣的缸霸最討厭。

這個時候魚缸裡的觀賞魚就會比較的分散,不一定都躲藏到哪裡去了。

因此所有的觀賞魚也不可能總是在水面聚集,這些都應該是我們平時混養中大型觀賞魚經常會看到的景象,只要我們仔細觀察,不去過度驚動觀賞魚,就應該很正常的發現到這些問題的。

但是還有一種現象,就是某些觀賞魚處在了發情期,並且已經成對了。

一條魚的力量是薄弱的,兩條大魚可以佔據水體三分之二

當很多的中大型觀賞魚,其中的某一對到了發情期之後,特別是對於同一種觀賞魚,並且是大、小魚混養的,體型較大的觀賞魚開始發情之後,兩條觀賞魚已經成對,那麼剩下來的魚兒,如果和它們二位沒有什麼抗爭力,就會被它們二人無情的趕到了水面上待著去了。

大部分魚兒上浮水面,對於熱帶魚來說,有一個與疾病無關的原因

這個現象經常會發生在七彩神仙魚之類的觀賞魚身上,因為它們不像是地圖魚之類的觀賞魚,一般都是在魚缸的底部產卵,因此它們只會守護在魚缸的底部區域。

而七彩、燕魚等,大多數都是佔據了魚缸至少三分之二的位置,因為它們基本上都是在魚缸的中部上下開始產卵,所以就會把其他的魚兒全部趕到了水面上去。

關於七彩的觀察,其實這個現象很有趣,並不是說,一定就是魚缸裡最強大的雄魚或者雌魚就先成對,它們的發情早晚和對於另一位的愛慕標準,我們真的無法用一個有效的標準去判斷。

但只要是魚缸裡最先發情的一對魚兒,即使是其他的魚兒比它們的個體大上一點,也會被這二位追的到處跑,除非是那位也已經成對了或者發情了,否則的話就像是成年人在追趕小孩子的遊戲一樣,其他的沒有發情的七彩會全部給這二位讓路,更何況是小七彩?

大部分魚兒上浮水面,對於熱帶魚來說,有一個與疾病無關的原因

這就會出現,只有一對七彩待在魚缸的底部,而其他的所有觀賞魚都被咬怕了,只能待在魚缸水面上的故事,我們雖然看起來魚兒並未有任何的異常,魚缸的水質和供氧系統也沒有問題,等到我們餵食的時候,它們也未必總是在不斷的打鬥,都能夠稍微的休戰一會,先吃飯再說,所以有的時候我們就看不出來了。

或者說,我們總是感覺魚缸裡的七彩總在不停地打鬥中,並沒有分清哪個和哪個是一對罷了。

為什麼看不出來?觀察不仔細,離魚缸太近

所以說,對於觀賞魚的觀察我們一定要仔細,更要做到心中有數,無論是魚缸裡飼養的是七彩、燕魚、地圖還是皇冠,至少我們也要大體知道它們的性成熟期,以及在魚缸裡的強弱地位和體質情況。

永遠不要到家直接走近魚缸觀察,先把室內燈打開,再把魚缸燈打開,然後直接撤離,稍停個十來分鐘後,觀賞魚就會差不多恢復狀態,這個時候我們想要去餵魚的話,可以在遠處事先觀察一會魚缸裡的動向。

大部分魚兒上浮水面,對於熱帶魚來說,有一個與疾病無關的原因

很多問題都是在這個時候發現的,比如是否有打鬥現象,觀賞魚是否在缺氧,有沒有成對的等等,然後沒有任何問題我們再去投餵魚食,在投餵完魚飼料之後,我們也可以在遠處繼續觀察一會,看看它們的搶食狀態到底如何,魚缸裡有沒有不吃食的,受欺負的、趴缸拒食的。

然後等到它們徹底攝食完畢,我們再去靠近欣賞它們,觀察一下魚兒的體表有無外傷、呼吸手否均勻,有無白毛、白點、白便等情況。

同時在夜晚關燈時,我們要先關閉魚缸燈,保留室內燈十來多分鐘,再次遠觀一下魚缸裡有無任何異常情況,比如說有夜行魚、清道夫之類的觀賞魚,它們是否在關閉魚缸燈之後就開始異常活躍等問題。

最後再去關閉室內燈,如果有月光的時候,也可以觀察一小會,然後我們直接休息或者做別的事就可以了。

很多魚友會覺得這樣該有多複雜啊,實際上只要是習慣了,根本不是什麼複雜的事,看上一兩眼就能夠的發現很多的問題,但是我們在開關燈和觀察觀賞魚的順序上不要有錯,基本上就是這麼一個程序,當然瞭如果飼養些普通的觀賞魚,就沒有必要搞得這麼複雜了。

大部分魚兒上浮水面,對於熱帶魚來說,有一個與疾病無關的原因

對於很多飼養龍魚或者混養中大型熱帶觀賞魚的老魚友來說,基本上都會有上述的觀察習慣,習慣成自然也就好了。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