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三分鐘熱度不可怕,降低孩子“心理預期”,讓孩子更自律

上次期中開家長會,孩子的同桌得到班上第一名,老師在班上又誇又獎,孩子看了很羨慕,跟我說:“媽媽,我也要這麼做,這樣我就能成為班上第一了,媽媽你來監督我。”

孩子有上進心,作為媽媽的我肯定支持,可是沒想到這flag立下還沒幾天,孩子就開始偃旗息鼓了。

我還沒責備孩子的半途而廢,孩子自己倒是消沉了,一直在追問我,為什麼同桌可以做到,我就做不到?我是不是沒有他那麼優秀?

很多時候,作為家長的我們都很困惑,為什麼提出要自律的是孩子,第一個放棄的也是孩子?到底要怎麼培養孩子的“自律”?

這要從孩子拖延的原因開始分析,只有瞭解原因才能更好培養孩子自律習慣。

孩子三分鐘熱度不可怕,降低孩子“心理預期”,讓孩子更自律

一、孩子拖延的重要原因:心理預期過高

1928年,心理學家延波克對猴子進行了沮喪實驗:

實驗者首先當著猴子的面把香蕉放入兩個帶蓋子的容器中的一個,然後用木板擋住猴子的視線,之後再撤掉擋板,猴子能準確地從裝有香蕉的容器中取出食物。

實驗者再次當著猴子的面放入香蕉,然後在擋板後面把香蕉換成猴子不喜歡的萵苣葉,撤掉擋板後讓猴子取食。

當猴子從容器中取出了萵苣葉而不是香蕉時,猴子露出驚訝的表情,它拒絕吃萵苣葉,並四處搜索,尋找期望中的香蕉,尋找失敗後,猴子非常沮喪地向實驗者高聲尖叫,大發脾氣。

這就是“預期效應”:動物和人類的行為不是受他們行為的直接結果影響,而是受他們預期行為將會帶來什麼結果所支配。

孩子三分鐘熱度不可怕,降低孩子“心理預期”,讓孩子更自律

也就是說當我們對目標的心裡預期過高,而實際行動所得出的結果又不能達到我們想要的結果時,我們很容易就會選擇放棄計劃,而形成三分鐘熱度的習慣了。

二、思維模式錯誤是導致孩子“心理預期”過高的重要原因

邏輯學中有個謬誤,叫”滑坡謬誤”,是一種非形式謬誤,使用連串的因果推論,卻誇大了每個環節的因果強度,因而得到不合理的結論。

我們做的每個行為都有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但是不是每個行為都是完成目標所必要的。

孩子想要成為班上第一名,於是開始向同桌學習,堅信同桌的行為是導致他成為第一的必然要素。

孩子眼裡的邏輯是:只要怎樣做,就會獲得怎樣的成就,進而成為怎樣的人。

孩子三分鐘熱度不可怕,降低孩子“心理預期”,讓孩子更自律

可是這三個行為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必然的,同桌的成就上也有不少個人因素,比如思維能力、理解能力等等。

孩子的心理預期架構在一個並沒有必然性的因果關係上,最後導致心理預期過高,而自己的堅持沒有換來想要的結果,於是就選擇了放棄。

所以說孩子心理預期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實際結果的發生。而學會調整孩子的“心理預期”,讓孩子更自律。

三、調整孩子的“心理預期”,讓孩子更自律

1、降低心理預期

幫助孩子做計劃的時候,家長別高估了自己,也別高估了孩子,高估了預期,從而做出不切實際的計劃,最後導致失敗。

利用“小步子”原理,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提升正向反饋的“自我效能感”。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降低心理預期,也是為了降低計劃實施的難度。

孩子三分鐘熱度不可怕,降低孩子“心理預期”,讓孩子更自律

2、執行過程中,重視改變的成功率,而非幅度

如果你有兩個減肥計劃,一個讓你一個月減掉10公斤,一個讓你每天晚上少吃一碗飯,你覺得哪一個更容易實現減肥目標?很明顯是第二個。

因為目標精確,且易掌握成功率,每天的成功率累積起來,提高了減肥的成功率。

同理,孩子的壞習慣總是頑固而又反覆無常,所以想要培養孩子的“自律”,只能通過每一小步改變的成功,來扔掉壞習慣。

3、讓家長的自律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

榜樣具有激勵作用,對孩子成為優秀的人有著重要的驅動力。而生活中多是家長成為孩子的榜樣,家長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孩子的為人處世。

家長想要孩子自律,就讓自己的自律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不僅能提高孩子的內驅力,也能讓孩子更容易堅持。

孩子三分鐘熱度不可怕,降低孩子“心理預期”,讓孩子更自律

所以說孩子三分鐘熱度不可怕,我們可以合理調整孩子的心理預期,制定合適的計劃,把大目標分解為小目標,降低難度,持之以恆,讓孩子自律自信,成為別人眼中優秀的孩子。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小朗媽咪,是一名2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

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贊 + 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