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不願意上學,媽媽用繩綁著拖去上學,網友:像極了小時候的我

如果說作業和考試是孩子們的噩夢,那麼學校就是這些噩夢的彙集地,上學也成為了孩子們最不願意做的事情,“下課前的那三分鐘多難耐,下課後的那十分鐘多愉快”,去上學,可能讓孩子們唯一覺得欣慰的就只有能和小夥伴一起玩耍了,孩子們對上學是無奈且抗拒的。

兒子不願意上學,媽媽用繩綁著拖去上學,網友:像極了小時候的我

那天在網上看到了一段很有趣的視頻,視頻的主角是一個媽媽和孩子,還有一條“束縛”孩子的繩子。

視頻中是一個媽媽把自己的兒子綁起來,拖著走。原來是孩子已經到了該去上學的年紀,媽媽準備送孩子去上幼兒園。

兒子不願意上學,媽媽用繩綁著拖去上學,網友:像極了小時候的我

但是孩子死活不願意去上學,媽媽軟磨硬泡用盡了各種辦法都沒用,最後媽媽無可奈何,只好拿繩子把兒子綁起來拖著去上學。

兒子不願意上學,媽媽用繩綁著拖去上學,網友:像極了小時候的我

看完這段視頻之後,有的網友評論到:“我媽也是這樣,像極了小時候的我”;也有的網友說到:“這個辦法好,我兒子不去上學,我也綁起來“扔到”學校去。”

兒子不願意上學,媽媽用繩綁著拖去上學,網友:像極了小時候的我

沒有那個孩子是喜歡去上學的,相信多數家長們在小時候也是十分抗拒去上學的。那麼孩子們為什麼不願意去上學呢?這幾點往往是孩子們不喜歡去上學的原因。

孩子們為什麼不願意去上學呢?

1. 上學就會有作業,有考試。

考試幾乎是所有孩子的噩夢,不僅是考試,孩子每天回到家都要寫作業,不寫完作業不能玩遊戲,不能看電視。上學對孩子來說不是簡單的花時間做在教室聽聽課就夠了,孩子還要面對各種各樣的作業、考試。

特別是考試更是孩子們最不想遇到的,很多人再說“要是讀書可以不用考試,那我其實挺喜歡學習的”,可以看出考試對孩子來說,有著多麼大壓力的和不願意。有些學校的考試不單單是期中考、期末考,還有各種各樣的週考、月考,大大小小的考試成了孩子們不喜歡去上學的原因。

2. 學校有太多的的限制。

學校的規定,通常都是不允許孩子與其他孩子有什麼不同的,要求孩子穿統一的校服,不得奇裝異服、不得染髮、帶耳環。學校的這些規定其實都是為了讓學生都能專心學習,不要把時間和精力花在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上。

兒子不願意上學,媽媽用繩綁著拖去上學,網友:像極了小時候的我

學校對孩子的管理和限制,確實是能減少孩子分心的因素,但是無疑也增加了孩子對學校的厭惡,去到學校就不能穿好看的衣服了,導致了孩子們不願意去上學。

3. 孩子害怕不能與同學友好相處。

去到學校之後,其實孩子不止需要關注自己的學習成績,也要注意自己的人際關係。班級是個小集體,而校園就像一個“小社會”。人際關係的好壞對孩子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

孩子可能因為行為或是外貌上的不足,導致同學們不願意跟孩子接觸,甚至是排擠孩子,這時候孩子很容易產生負面情緒,產生自卑的心理。孩子處理不好人際關係,讓孩子不開心,被欺負被排擠,孩子自然不願意去上學。

沒有那個孩子是喜歡去上學讀書的,特別是當孩子剛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時,孩子往往是抗拒的,更沒有心情去學習。很多家長看到孩子不願意去上學,就用一些強硬的手段逼迫孩子去上學。那麼家長強迫孩子學習會有什麼危害呢?

家長強迫孩子學習會有什麼危害呢?

1. 強迫容易導致孩子叛逆。

孩子們的叛逆心理、逆反心理往往來自家長們的逼迫,家長用強硬的手段逼迫孩子去學校,不僅不能讓孩子心甘情願的去學校,也會在孩子心裡埋下禍根,導致孩子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

2. 強迫孩子學習給孩子製造了太多的壓力。

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強迫孩子學習容易給孩子造成過多的壓力,使得孩子長期處於高壓狀態中,容易導致孩子產生負面情緒,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兒子不願意上學,媽媽用繩綁著拖去上學,網友:像極了小時候的我

3. “填鴨式”的強迫學習,扼殺孩子的天性。

“填鴨式教育”是指不管孩子消化如何,一味的給孩子更多的知識。應試教育下的中國學生,常常被扣上一個“書呆子、讀書機器”的稱號,強迫孩子學習容易壓抑孩子的天性,導致孩子的天賦得不到發掘。

學習知識對孩子是重要,可孩子往往不喜歡學習,我們又不能逼迫孩子去上學,那面對那些不願意上學的孩子,家長們該怎麼辦呢?

面對那些不願意上學的孩子,家長們該怎麼辦呢?

1. 多給孩子做些上學前的準備工作。

當我們對一件事情有充足的把握時,我們會更有去完成它的動力。對於那些不願意去上上學的孩子來說也是如此,家長們可以幫孩子多做一些準備,比如幫孩子預習功課、適當的上一些學補習班,帶孩子多與鄰居家的孩子相處,讓孩子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準備,讓孩子有自信,有底子去和同學相處、競爭。

2. 不要過多的干預孩子的事情。

家長們擔心孩子上學之後,孩子將要自己一個人去面對很多問題,於是過度的干預孩子的事情,把孩子的事情都安排好,對孩子表達出過多的擔心,導致孩子也變得緊張。

兒子不願意上學,媽媽用繩綁著拖去上學,網友:像極了小時候的我

還有的家長在開學前幾天就不斷提醒孩子要開學了,要開學了,導致孩子產生過多的焦慮。

3. 適當的和老師溝通。

老師是孩子在學校的監督者、教育者也是陪伴者,家長們希望多瞭解一些孩子的情況,知道孩子的學習情況,就可以多和老師溝通。

讓老師多瞭解一些孩子的情況,也能老師關注到孩子的特點,讓老師在一些方面多關注、多引導幫助一下孩子。

這裡提醒大家,沒有哪個孩子是喜歡去上學的,孩子出現不願意去上學的情況時,家長們還需要多點耐心,多一些開導和陪伴,給孩子支持和信任,讓孩子有自信去面對問題。

關於這個話題,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和我們一起分享討論。

這裡是小朗的媽咪,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