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佛曇鑑湖——臺胞祖地

漳浦佛曇鑑湖——臺胞祖地

佛壇鑑湖 邱楓攝


漳浦佛曇鑑湖——臺胞祖地

佛曇古榕樹 邱楓攝


  佛曇鎮鑑湖,是全縣最大的淡水湖,以水清如鏡得名,周長一公里多,傍湖有大坑、湖滸(後許)斡仔內(軋仔內)、徑口、田平、東雄、樓仔頭、寮下等自然村,住民一千多戶,古稱鑑湖裡,今為後許、軋內兩個行政村。居民皆姓陳,屬“太傅派”,始祖瑪珖,於南宋末年由同安亭侯移居漳浦,墓在湖西朝天馬山。其子史修於元代開基鑑湖。到明代,經濟發展,人文鼎盛,人才輩出(詳本輯《鴻江書院與鑑湖陳氏》)。湖濱山上有一座仁和樓,是明初防倭寇的三合土樓,經五百多年風雨,至今樓牆尚存,經市、縣文物工作者鑑定,屬明初建築,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是明初鑑湖經濟已經發展的見證。

  鑑湖陳姓傳裔本縣及廣東、臺灣、印尼,血脈牽連海內外,每年前來謁祖會親者不絕。村裡有一棵大榕樹,廕庇十多畝地,根群除深入地下以外,露出地表的同枝杈一樣繁茂,象徵鑑湖之裔根深枝盛,源遠流長。遠道前來尋根謁祖的臺灣和廣東親人,除在祖祠致祭以外,都要坐在榕蔭下的粗根上傾訴情懷,面對鑑湖微波,依依不捨,告別之後,永不忘懷。

  陳太傅之裔開基鑑湖不久,便分衍附近的長瑞、霞黃、赤水(今屬赤湖鎮)及甘園、石兜(今屬赤土鄉)和西嶼(今屬舊鎮)等地。嘉靖年間,為避倭寇禍患,許多鑑湖人遷居廣東海豐(清代分設陸豐縣)。明末清初戰亂,清朝實行“遷界”政策,鑑湖劃在“界外”,人民被迫外遷,“復界”時很多人沒有回來,定居外鄉。康熙統一臺灣後,閩南興起“過臺灣”開發土地的熱潮,一直延續到道光、咸豐年間。鑑湖人移居臺灣始於康熙,而大部分在道光、咸豐年間,因為那時清朝政府腐敗無能,封建族長武斷鄉曲,發動宗族與宗族間的械鬥,互相殘殺,損毀莊稼,弄得民窮財盡,很多人渡海前往臺灣謀生。臺灣最北的噶瑪蘭(今宜蘭)是較遲開發的地區,至清代後期還有許多荒地等待墾拓,因而道光、咸豐年間到臺灣謀生的鑑湖人都入墾噶瑪蘭,就是早期(康熙、乾隆年間)到臺灣苗栗開發的鑑湖人,後裔也轉而入墾噶瑪蘭(以下皆按現名寫作宜蘭)。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鑑湖第十五世陳計淑、計勃兩兄弟攜眷渡臺,居苗栗之竹南,後裔於嘉慶年間分衍宜蘭擺裡(今名進士裡),第二代即建祖祠“鑑湖堂”及登瀛書院,人才輩出,清代有舉人陳輝及貢生四人,秀才七人。民國時期有陳嵐峰,潛離日本統治下的臺灣,到上海暨南大學讀書,後往日本士官學校學軍事,學成回國,任黃埔軍官學校教官,後加入國民革命軍序列,在北伐戰爭中屢次立功,抗戰時期任旅長、師長、遊擊縱隊司令等職,與日軍周旋,經大小數十戰役,抗戰勝利後隨軍返臺,任“監委”(已病逝)。其族人陳文隆,在臺灣開放民眾到大陸旅行後,多次率團回漳浦鑑湖謁祖會親。

  鑑湖第十五世陳公,於嘉慶年間渡臺,開拓宜蘭羅東三星鄉部分土地,後裔繁盛,著名人物有遷臺第七世陳定南,臺灣大學法律系畢業,任宜蘭縣長兩屆,後為“立委”。

  鑑湖有大坑村,第十六世陳懺、十七世陳君子、陳兩地、陳蛀鼻等,於道光年間入墾臺灣宜蘭蘇澳,命名其地為大坑罟,後裔繁多,著名人物有“國大代表”陳全德。

  鑑湖第十七世陳宣畎、宣籃兩兄弟,於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入墾臺灣宜蘭壯圍鄉之野。起初,那地方只有民房三座,故名三塊厝,後成為一大聚落,建永鎮廟奉祀“開漳聖王”陳元光,得名為永鎮村。後裔繁多,代表人物有陳永和,經營海產購銷及冷凍加工廠,多次回漳浦鑑湖謁祖會親,1997年集資在鑑湖創辦鮑魚養殖場,1998年開始收穫成品鮑,運銷海內外。這家養殖場的成功,引起臺胞的投資興趣,至1998年6月,鑑湖之濱海積沙灘上共建起5家臺資鮑魚養殖場,總投資648萬美元,簽約用地948畝,已建成養殖池3萬平方米,在建1萬多平方米。

  其他還有鑑湖第十五世陳繼衷,於道光年間開基宜蘭冬山鄉大興村;陳繼良,同時開基宜蘭頭城鎮;第十六世陳新晚,於道光十四年(1855年)開基宜蘭過溪等。總之,漳浦鑑湖在臺灣的後裔大部分聚居於宜蘭縣的宜蘭市、頭城鎮、蘇澳鎮、冬山鄉、壯圍鄉、三星鄉、五結鄉,部分聚居於苗栗縣的竹南鎮,並從這些聚居點分衍臺灣各地。

  臺灣當局開放民眾到大陸旅行後,臺胞於1988年12月首次組團回漳浦鑑湖謁祖;鑑湖分衍於廣東海豐、陸豐兩縣的後裔也派代表十人同時來謁祖。鑑湖祖祠修葺一新,內設置敬老會,作為老人遊樂、休息、談心場所。臺灣親人獻置電視機、桌椅、床、被。自這次盛會後,臺胞多次組團再到祖地鑑湖歡聚聯誼。陳文隆、陳春水、陳東和、陳建仁等再次獻款修建幾座祠堂,闢為老年人活動場所。(李林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