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山縣:打出組合拳 就業脫貧在路上

紅網時刻永州1月2日訊(通訊員 孟江兵)在脫貧攻堅戰役中,藍山縣通過出臺政策、壯大園區、開辦扶貧車間、開發公益性崗位、創業扶持、建立幫扶隊伍,打出穩就業、促增收組合拳,幫助貧困群眾就業增收脫貧。

一大早,羅春蘭便準時來到工業園區的星月玩具廠上班,走進車間,利索穿上工服,開始了一天的車間收發工作。清貨點數、註明標籤、拖貨入庫、填寫入倉單,雖然工作流程不少,但都不是體力活,羅春紅幹起來顯得十分輕鬆,下班後還能趕回家裡照顧家庭。

收發是計時工種,加班按時長算加班費,廠裡年底趕工期,加班比較多,2019年最後一天,羅春蘭到財務室領到了2997塊錢工資,平常時候一個月也能掙兩千多塊錢,家裡的生活漸漸有了起色,今年還脫貧摘了帽。

塔峰鎮保幹村村民羅春蘭是2014年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丈夫常年臥病在床,一對女兒在校讀書,全家收入全靠羅春蘭一個人。針對羅春蘭這樣的貧困家庭,身為就業扶貧基地的星月玩具廠開闢“綠色通道”,不僅降低招工用工標準,還為部分群眾量身定製崗位,滿足他們的就業需求。

藍山縣還制定了優化企業用工政策、落實企業崗位補貼和社保補貼、外地員工交通補貼、優先安排園區企業員工子女入學、提供公租房、設立人才引進和優秀員工獎勵制度等系列措施鼓勵就業,並通過改善園區員工出行、商業配套服務、優化園區環境,讓勞動力安心留在園區就業。引導企業到鄉鎮、村創辦扶貧車間,為貧困戶拓寬就業門路,讓群眾在家門口實現“掙錢顧家兩不誤”。

2019年,藍山縣通過勞力協作有組織的輸出貧困勞動力7000多人,本地企業接納貧困勞動力2000多人,通過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貧困勞動力100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