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尖上的大陽:太行山裡的千年古鎮,“九州針都”的來世今生


1868年至1872年,一位叫李希霍芬的德國地理學家,來中國進行地質地理考察,走了中國14個省,回國之後,發表了《中國-——親身旅行的成果和以之為根據的研究》的5卷並帶有附圖的著作,對當時及以後的地學界都有重要的影響。他在書中記述:"大陽的針,供應著這個大國的每一個家庭,並且遠銷中亞一帶"。這裡所說的大陽,就在南太行山麓的山西省澤州縣,是一座擁有2600多年曆史的古鎮。

大陽古稱陽阿,歷史上秦皇在此置縣,漢承秦制且封侯於此,西晉設為郡,它先後為縣、侯國、郡的治所長達八百餘年。大陽是我國冶鐵業發源地之一,早在戰國時,大陽就是北方各諸侯國製造兵器所需生鐵的重要產地。到了明清時,大陽的冶煉鑄造業達到鼎盛,技術更為精湛,制針業脫穎而出,是全國手工制針業的中心。大陽制針,聲震九州,直至海外,有"九州針都"的盛譽。

縫衣織補刺繡的小小鋼針,是生活的必備品,看似不起眼,對於古代傳統手工業而言,卻凝聚著當時鐵器冶煉、加工製作技術和工藝的高度和難度,這一古老的手工技藝,蘊含了豐富的社會和歷史文化內容。


大陽傳統手工制針技藝創自於明嘉靖年間,據說大陽人氏裴某,因貧困潦倒,去南京找做官的堂兄謀職,其堂兄為官清廉不允,致使他流落街頭。裴某卻“因禍得福”,在街頭的制針作坊當學徒做工,逐漸掌握了一整套制針技術。回到家鄉後,在大陽開辦了第一家制針的手工作坊。他不斷改進工藝,提高質量,做出的鋼針很受歡迎。後來鄉親們也跟著效仿,紛紛加入到制針的行列。手工制針的作坊越來越多,逐漸成為大陽鎮手工業的支柱產業。

大陽鋼針的製作工藝流程:第一,選上好的熟鐵在鐵匠爐,上碾成細的鐵條;第二,將鐵條燒紅碾尖,穿過與鋼針粗細相近的圓眼鐵模,然後拉成鐵線。第三,並將鐵線按針的長短切斷;第四,敲出針尖,砸出針鼻,鑽出針眼,磨去毛刺;第五,炒針,即用特別配置的材料,對已做好的鐵針進行滲碳、淬火,使之成為真正的鋼針;第六,拋光,包裝。

大陽鋼針的生產呈現出集約化的生產規模,採用統一發放原料,個體分散製作,集中深加工和銷售。當時在大陽鎮的東、西各有一座行會性質的針翁廟,內設針翁會,負責制針材料的採購發放、半成品的回收及深加工、成品的銷售等。各加工戶到針翁廟領取截好的鐵線,回到家裡完成針尖、針鼻、針眼、磨光等步驟,然後交回針翁廟,領取加工費。針翁廟將收回的鋼針集中起來,炒制、淬火、拋光、包裝,然後進行銷售。


為報答先祖的開創並祈求神靈的保佑而建立的針翁廟,是當地特有的地方神崇拜,被人們視作保佑財源的聖地。針翁會在鋼針加工生產過程中發揮組織協調的行會作用。鼎盛時期,大陽鎮以及附近的制針手工作坊多達三百多家。周圍百里內農民,除了種田以外參與人數最多的手工生計就是制針,男女老幼一起從事手工制針。鴉片戰爭後,大量外國機制洋針,以其價廉物美的優勢傾銷到中國市場,大陽的手工制針業隨之走向蕭條,直至衰落。

冶煉業和制針業的興旺,不僅給大陽人帶來了生活上的富足,而且為大陽村鎮建設提供了重要的經濟基礎。"東西兩大陽 ,南北四寨上,沿河十八莊,七十二條巷,九十三個閣,九市八圪壋,上下兩書院,老街五里長"。可見,當時的大陽是何等的規模。明清老街貫穿古鎮東西,高牆,窄巷,一座挨一座的古店鋪,明清風韻撲面而來,曾經的棗市、米市、花市、菜市、鹽市雖然不復存在了,但是街巷名稱依舊,仍為居民們所津津樂道。

工商繁榮,富甲一方,促進了這個太行山裡的鄉野古鎮文風昌盛。科舉入仕,歷代人才輩出,僅明清兩代有記載的為官者就達150餘人之多。因此,附近自古就流傳著"有官不到大陽誇"的民謠。至今,在大陽古鎮街巷中還存有狀元及第的牌樓,彰顯著曾經的輝煌。


大陽古鎮在明清時期建造了規模宏大的民居建築群,留存至今的總面積擁有34萬平方米之多,體量非常巨大。這些建築佈局嚴謹,官第、商宅、亦官亦商的宅院,佈局錯落有致,建築裝飾十分普遍,豐富的磚雕木雕石雕和鐵器彩繪等建築藝術形式達到裝飾性效果與功能作用,其中的文化意蘊彰顯出古風韻。

悠久的歷史,繁榮的經濟和文化,給大陽留下了大量的寺廟祠庵,大大小小達四,五十處,有媧皇宮、玄帝廟、關帝廟、資勝寺、東嶽廟、文昌閣、文廟、吳神廟、湯帝廟等等。其中,湯帝廟的最傑出代表。在晉東南,隨處可見祭祀成湯的廟宇。湯帝是雨神的化身,廣受大眾崇拜。大陽湯帝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年代最早為宋代,現存主要建築為元代風格。

湯帝廟最吸引人的,是正殿簷下一根粗約3米、長約10米的虯形荊木大梁上,這麼粗的荊木樑可謂舉世罕見,它未加修飾,造型古樸粗獷。建造者巧妙地借這根大梁轉移受力,僅用兩根柱,就撐起來,使得殿外看是三間,內裡實用是七間。這種減柱移柱造法的設計理念正是典型的元代建築風格。壓梁板上有“大元至元拾柒年重修正殿”的字樣。這根大梁歷經七百多年的風雨,整體完好,是元代建築的典範。


古代的大陽,為今天留下了豐富的文明遺產,除了大量明清古建築等有形的物質文化遺產外,同樣有價值的是燦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的古法冶鐵和手工制針技藝自不待言,豐富多彩的民風民俗和民間藝術更是琳琅滿目。如陽阿歌舞、大陽剪紙、大陽面塑、還有地方名吃饌面等等。大陽古鎮堪稱“中國古城鎮文明的活化石”。

2008年12月,大陽古鎮被國家城鄉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授予“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稱號。2011年11月,又被國家文化部評定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近年來,大陽古鎮在旅遊開發過程中,逐漸修繕古建築和古街巷,古鎮煥發出新的容顏,許多珍貴的文物古蹟得到有效的保護。當地政府和開發商圍繞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深入挖掘古鎮冶鐵文化內涵,努力形成文化旅遊的古鎮開發特色。

在旅遊開發中,古鎮特意開闢了鎮史館、文化大院、古法制鐵館、冶鐵製針作坊、傳統木作館等傳統非物質文化展示場所,整理研究歷史文獻,招募老匠人,復原古老場景,挖掘傳統技藝。在文化大院,反映傳統冶煉文化的祭火神儀式,作為一檔旅遊體驗節目每天上演,並邀請觀眾共同參與。在冶鐵製針作坊,有老藝人為遊客參觀者現場演示制針過程。


今年68歲的裴向南,是“大陽傳統手工制針技藝”的第八代傳承人,從16歲起就開始跟著父親學習制針。如今,全鎮只有六七名老匠人瞭解手工制針的流程,這一技藝瀕臨失傳。裴向南的本職工作是一名鄉村醫生,平時無暇,只有節假日才有時間給前來參觀的遊客表演工藝流程。圖為裴向南和幾名老匠人一起探討手工制針的工藝。

在古鎮的街道上,還會經常看到一位年過七旬的老人,身穿寶藍色絲綢長袍,唱著古老的《賣針歌》推銷古法制作的鋼針:“小小鋼針做得精,賣遍八府共九州,東京賣到汴梁地,西京賣到長安城,南京賣遍應天府,北京賣遍順天城。能繡龍,能繡鳳,能繡宋朝一營兵,繡個喜鵲叫喳喳,繡個蟈蟈蹦三蹦……”他叫李連伍,祖輩都在鎮上賣針,到他已是第7代。現在是鎮上唯一會唱《賣針歌》的人,唱白結合,詼諧有趣的演唱使他成為古鎮的活名片。

體現悠久冶鐵文化的打鐵花,是當地具有特色的社火娛樂活動。把熔化的鐵水,用勺子舀起拋出,再用板對著鐵水打向夜幕中,形成千點萬星鐵雨火花,煞是壯觀。這樣的活動,現在每天晚上都會在古鎮的東門外定時舉行,一方面展示大陽古鎮悠久的文化,一方面也是吸引遊客,發展旅遊的形象宣傳。願針尖上的大陽,這座太行山裡的千年古鎮,在旅遊經濟大潮中,不會成為被商業化所綁架的旅遊景點,不會失去古樸的原汁原味和蘊含的文化內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