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著最賺錢的生意,中國國旅股價打八折值不值得買?

大家猜猜美國50年來年化收益率最高的股票是啥?

答案是:菲利普·莫里斯,萬寶路的母公司。

在A股,茅臺則是中國第一隻股價突破千元的上市公司。

為什麼這類公司牛股輩出,賺錢效應強?

菸酒對男士滿足的是生理需求,奢侈品、高端化妝品對女士,滿足的是心理需求,這兩個消費賽道,天生就是最容易賺錢的賽道。

如果再給這些物品加上一個折扣,對於消費者那真真的是毫無抵抗力,剁手買買買。

如果說有一個公司主要經營煙、酒、香化、奢侈品折扣銷售,並且行業競爭格局比較穩定,妥妥的老大地位,是不是可以放心的買了呢?

沒錯,這就是免稅店的生意。

近幾年隨著人均GDP的增長,中國人民的消費能力增強,免稅品逐漸走進我們的生活。


為什麼免稅這麼火?


首先,價格優勢+正品保障。

免稅品的價格優勢主要來源於稅收減免和較短的流通渠道。以中國為例,免稅價格比一般含稅價格低10%-45%左右,並且還保障正品,性價比遠遠高於於海淘和代購,因此也幾乎成了國際旅客在出入境過程中的必去之地。

做著最賺錢的生意,中國國旅股價打八折值不值得買?

其次,消費升級需求。

2018年中國人均GDP已經接近1萬美元,超過世界銀行定義的中等偏上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消費能力大大提高。

對標美國與日本的發展經驗,當人均GDP增長至5000~30000美元階段時,休閒消費將進入快速增長期。

做著最賺錢的生意,中國國旅股價打八折值不值得買?

中國是奢侈品消費大國,中國人已經成為全球免稅重要客源,國奢侈品銷售額位列全球第一,佔全球奢侈品銷售額近1/3,中國大媽的掃貨能力經常被拿來調侃,所到之處寸草不留。

做著最賺錢的生意,中國國旅股價打八折值不值得買?

可惜的是,這些消費主要發生在境外,發生在中國地區的奢侈品消費佔比僅為9%,中國奢侈品消費外流嚴重。


政策讓利,促國內免稅業務崛起


最好賺的錢居然都讓別人賺走了,白花花的銀子就這麼流走。俗話說的好,肥水不流外人田。近年來,中國積極通過政策引導海外消費迴流,多次對大批關稅、免稅政策進行改革。

“十三五(2016-2020)規劃”第十章中明確指出,“積極引導海外消費迴流。以重要旅遊目的地城市為依託,優化免稅店佈局培育發展國際消費中心”。

做著最賺錢的生意,中國國旅股價打八折值不值得買?

免稅業務說白了就是政府讓利,吸引消費迴流。

中國國旅作為免稅行業龍頭,市佔率近90%,就是這個消費迴流,免稅讓利過程中的漁翁得利者,近期股價卻遭遇了打折。


中國國旅還值得長期持有嗎?


先表明觀點,短期調整可能還沒到位,將帶來加倉機會,長期看好。

做著最賺錢的生意,中國國旅股價打八折值不值得買?

自10月以來,中國國旅的股價,基本打了8折,其實主要還是一些短期因素擾動。


1)雙十一的打折促銷帶來的擠出效應。

2)海南離島免稅的政策放鬆的擔憂。


但短期擾動因素不足以動搖龍頭的地位,不改長期方向,具體原因如下:

1、好商業模式。就像上文我們提到的,免稅商業模式屬於打折買奢侈品,天然滿足消費心理。


2、好賽道。消費能力提升與消費升級需求,加上政策不斷利好下,免稅行業發展空間巨大。


3、護城河深。免稅行業,具有極高的行業壁壘, 政策屬性極強,通過免稅牌照控制運營商進入市場。目前我國免稅運營商牌照稀缺、審核嚴格,僅有七家運營商獲批。


4、競爭格局成熟。我國免稅行業目前是中免(國旅旗下)一家獨大,三家中型免稅企業守住各自傳統業務的格局。

隨著2017-2018年間國旅陸續完成對日上北京、日上上海、海南省免稅公司的併購,通過一系列橫向併購、新增投資、剝離旅行社業務,逐漸聚焦免稅行業。

做著最賺錢的生意,中國國旅股價打八折值不值得買?

按照2018年全年中國免稅銷售額395億元的規模計算,中免的市場份額接近90%,基本形成了對免稅行業的壟斷,已經形成了規模優勢和經營管理競爭實力。


按照我們之前說言,消費龍頭的低位一旦形成,會形成寡頭壟斷格局。從文化、品牌、規模、渠道等優勢越發明顯,進一步分食市場蛋糕、保持利潤率擴張。

未來,中國國旅旗下日上免稅行、海南離島免稅、大興機場免稅店等核心業務依舊將保持高速增長,新啟動的海口國際免稅城、海外免稅店、市內出境免稅店,也將為公司帶來廣闊的增長空間,可持續保持公司的中長期投資價值。

但是,短期調整可能還沒到位,建議耐心等待,保持關注,但到低位,長期看就是上車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