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青睞“持有期”權益基金 四季度申報37只

以“持有期”運作的基金在行業裡的影響越來越廣。今年四季度以來,已經有17家基金公司申報了37只“持有期”權益類基金。

“持有期”基金受寵

四季度37只產品申報

近年來,以定期開放、持有期為運作形式的權益類基金逐漸流行。去年9月份以來,以“持有期”為特徵的養老目標基金成立,此後又在浮動管理費基金、MOM產品等創新品種中有所實踐,目前在普通權益類基金中也得到越來越多的運用。尤其近期,以持有期為運作形式,將持有人申購的每筆份額進行一定期限鎖定的權益類基金,開始被各家基金公司密集申報。

據記者統計,截至12月27日,四季度以來已經有華夏、南方、鵬揚基金等17家基金公司申報了37只持有期類型的權益類基金(排除公募FOF或養老目標基金產品)。從全年數據看,先後有25家基金公司申報了55只持有期權益類基金。

興全基金人士對此表示,持有期運作形式基金,主要目標在希望提升持有人在中長期權益投資上的盈利體驗。相較開放式基金,持有期權益基金的鎖定期有利於引導持有人中長期的投資習慣,避免頻繁操作;相較封閉式基金,對申購不設時間限制,有利於持有人進行定投,或者擇時投資。

北京一位績優基金經理也表示,近期申報的持有期的權益類基金較多,鎖定期可以抑制投資者的頻繁交易,從中長期看可以幫助投資者獲得更好投資收益,避免短期申贖操作較多產生的交易成本和錯誤的擇時。

興全基金一項統計數據顯示,以中證偏股基金指數近10年的數據進行測算,持有3個月,賺錢概率僅略高於50%,平均回報僅為2%;持有3年的賺錢概率提升至63%,平均回報達到22%;若持有5年及以上,正回報概率接近甚至達到100%。同時,基金業績相較於滬深300指數的超額回報也在逐年擴大。“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持有時間越長,基金投資正回報的概率越高。”興全基金上述人士稱。

規模穩定有利於基金經理做好投資

除了有利於投資者長期持有,避免頻繁交易,持有期運作基金由於流動性可控,對基金經理投資也大有裨益。

興全基金表示,從基金管理和投資操作方面而言,鎖定期的設定有利於減少基金管理者在資金贖回流動性上的壓力,便於組合佈局中長期優質資產;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引導基金管理者的中長期投資行為,約束對短期業績的考核,有利於投資業績的持續穩健。

上述績優基金經理表示,他管理的幾隻權益類基金的持倉組合差異不大,但從實際管理效果看,三年期封閉的權益基金走勢最好,同時期基金投資的收益也最為可觀。良好的收益得益於基金規模的穩定和投資規劃的實現。“我管理的一隻權益基金年初規模約4億,現在是8億;另一隻基金同期規模也從20多億上升到40多億,這裡面有基金淨值增長導致的規模上漲,也有投資者申購資金,規模的大幅變化對做好基金業績是不利的,投資者也沒有在擇時中賺到錢。”

他解釋說,在基金漲幅較好的階段,大量申購資金進來,會被動降低基金的持股倉位,導致基金不能很好地跟上股市漲幅;而當基金淨值下跌,大量資金會階段性贖回,這又會導致提升基金的倉位,被動賣出流動性較好的股票,打亂基金經理的資產配置計劃。因此,給客戶很好的申贖便利不一定符合投資者長期利益,也不利於基金經理從容安排投資。“基金的規模穩定才有利於實現投資者利益的最大化,以持有期來約束投資者頻繁申贖和交易,可以讓持有好基金的投資者得到最好的投資收益。”

談及該類型產品未來的發展前景,興全基金表示,無論是基金持有人還是基金管理人,持有期運作形式的基金產品都是對中長期穩健投資的良好引導。但不可否認的是,持有期運作形式基金的鎖定期對於持有人資金的流動性有一定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