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灌膚”後,“乳液洗臉”的護膚玄學又開始火了,真的靠譜嗎?

繼“灌膚”後,“乳液洗臉”的護膚玄學又開始火了,真的靠譜嗎?

繼“灌膚”後,“乳液洗臉”的護膚玄學又開始火了,真的靠譜嗎?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或見識過“乳液洗臉”。

週末我第一次聽說,群裡的小夥伴安利了視頻,說韓國已經很流行了,她也用了一個月了。

簡單概括起來就是:為了避免過度清潔,所以用乳液代替卸妝產品和清潔產品,對幹皮友好。

繼“灌膚”後,“乳液洗臉”的護膚玄學又開始火了,真的靠譜嗎?

乍聽之下似乎很有道理。幹皮、屏障受損、敏感肌聽了這樣的說法,是不是會蠢蠢欲動呢?

我戳開了小夥伴的視頻,也上網查了下“乳液洗臉”。所謂的“韓國流行”沒有查到,但在幾年前就有一些文章寫過“日本開始流行乳液洗臉”這樣的內容,只不過沒帶火。

所以,用護膚品的乳液來潔面,這件事到底靠譜嗎?

繼“灌膚”後,“乳液洗臉”的護膚玄學又開始火了,真的靠譜嗎?

當我們說清潔皮膚時我們到底在說什麼

清潔皮膚時不時就會出各種新花樣,但清潔這件事到底在幹嘛,恐怕很多人只是“盲目的習慣”。

其實我們的皮膚每天會堆積各種汙垢,包括:

  • 落的角質層形成細胞和黏膜上皮細胞
  • 皮脂
  • 汗液
  • 皮膚表面的微生物
  • 粉塵、灰塵、靜電吸附物
  • 化妝品及其殘留物

這些汙垢既有

親水性的也有親油性的;既有靜電吸附這樣很容易清除的,也有化學吸附強力附著在表皮而難以去除的汙垢。

所以要全面去除皮膚汙垢,人們就需要使用針對性的清潔成分。

繼“灌膚”後,“乳液洗臉”的護膚玄學又開始火了,真的靠譜嗎?

靜電吸附、重力堆積的粉塵、親水性的汗液等汙垢,只需要清水沖洗就可以去除。

皮膚分泌的油脂和化妝品中的各種油脂成分,雖然在熱水中也可以清洗帶走,但過高的溫度有害皮膚,所以會選擇有機溶劑來溶解。也有一些吸附性強的成分,如高嶺土等,會用作清潔皮膚。

一些彩妝中還添加有金屬、礦物、成膜劑等成分,且為了追求持久妝效,會與皮膚緊密吸附,去汙能力強大的表面活性劑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因為人們的膚質不同、環境不同,所以具體的汙垢不同,就需要選擇不同的清潔方法和方式。而清潔產品也分成了兩大類:卸妝產品、潔面產品;以及二合一或三合一產品。

繼“灌膚”後,“乳液洗臉”的護膚玄學又開始火了,真的靠譜嗎?

清潔產品與乳液有何不同

不論是哪種形態的清潔產品,基本配置基本都包括了這些成分:

  • 表面活性劑
  • 保溼劑
  • 防腐劑
  • 活性添加劑

一款清潔產品發揮清潔功效的部分是表面活性劑油相組分水相組分的配合,或三者的配合。

繼“灌膚”後,“乳液洗臉”的護膚玄學又開始火了,真的靠譜嗎?

* 表面活性劑的分類

不同的配合就產生了五花八門的清潔產品,但稍稍做個整理,你就會看懂它們。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3in1、2in1的產品,其實洗臉、卸妝本質上都是清潔產品。

很多含有兩性表活劑的卸妝產品都不存在二次清潔的需求,只有純油相的清潔產品——譬如直接用植物油卸妝,才必須用能夠清洗油脂的潔面產品來二次清潔。

繼“灌膚”後,“乳液洗臉”的護膚玄學又開始火了,真的靠譜嗎?

*清潔產品的幾種主要類型

而一款乳液呢?它和麵霜、保溼精華等,同屬於保溼類護膚品。基本組成包括:

  • 保溼劑
  • 封閉劑
  • 柔潤劑
  • 活性添加物
  • 防腐劑

不論其他護膚功效的活性成分添加了多少,乳液最主要的成分就是保溼劑+封閉劑+柔潤劑。一般來說,乳液的封閉劑極少,主要是滋潤皮膚的作用。

要達到補水保溼、調理肌膚的效果,保溼劑和柔潤劑都會進入到角質層發揮作用,其他的美白、抗衰等成分則可滲透至更深層的肌膚。

繼“灌膚”後,“乳液洗臉”的護膚玄學又開始火了,真的靠譜嗎?

*保溼產品的主要構成

你看,清潔產品和乳液,除了保溼劑外,其他的主要構成組分截然不同。除了一些乳液中含有的植物油勉強具有去油脂的功效外,親水性的汙垢和強附著的汙垢都無法通過乳液來清除。

更重要的是,你拿乳液洗臉,洗著洗著,乳液越來越少、越來越薄,都跑皮膚裡去了。而隔壁兄弟卸妝乳再怎麼揉搓你能感到它始終停留在表面。

清潔產品的目的是把附著表皮乃至毛孔的髒東西弄出來;保溼乳液的目的是讓水分和滋潤成分進入角質層充盈肌膚。

一個要出來,一個要進去,截然不同的目的如何能成就相同功效呢?

繼“灌膚”後,“乳液洗臉”的護膚玄學又開始火了,真的靠譜嗎?

粉碎“乳液洗臉”的玄學

瞭解了產品不同構成,你應該已經瞭然,乳液是無法替代清潔產品全面有效地去除肌膚汙垢的。

但可能還有人會說:我是幹皮,我用乳液來洗臉皮膚真的變好了啊。

那我們再來深入探討一下。

作為幹皮或敏感肌,如果沒有使用防曬霜、化妝品,只需要清水洗臉即可,完全不需要用洗面奶。

繼“灌膚”後,“乳液洗臉”的護膚玄學又開始火了,真的靠譜嗎?

只是習慣了用潔面產品的人,用乳液替代洗面奶來“清潔皮膚”——更多的是用乳液在按摩,因為減少了不必要的清潔,增加了保溼劑和潤膚劑的使用,所以會讓幹皮有變好的感覺。

但是,如果僅僅用乳液按摩是無法清除大部分的汙垢的。

假如沒有配合其他的清潔手法——清水沖洗、二次清潔水擦拭等,汙垢會附著在肌膚,堵塞毛孔,引發炎症。

尤其是原本就有炎症痘痘的情況下,可能會加重炎症情況。

如果你還搭配了清水沖洗、二次清潔的話,這麼繁複的工序為何不用一支清潔產品一次性搞定呢?

要知道,一遍遍的擦拭對皮膚的傷害不見得比表面活性劑小。而那些用溫和、安全的表面活性劑與油相組分製作的清潔產品,只需要按摩一次、沖洗一次,就可以還給你一張乾淨的臉。

繼“灌膚”後,“乳液洗臉”的護膚玄學又開始火了,真的靠譜嗎?

還有人說:我的化妝師就是用乳液給我卸妝的呀。

化妝師用乳液卸妝並沒問題,但並不代表日常這麼做沒問題。

我之前回答網友提問時也說過,遇到外出忘了帶卸妝產品,是可以用乳液來應急卸妝。

化妝師在跟妝、改妝時用乳液的好處是:

  • 可以有控制地修改表面細節,不會一下子卸除妝底和不需修改的周邊;
  • 同時具有滋潤角質的作用,方便後續補妝。

但化妝師並不需要為你的肌膚健康考慮,她考慮的只是當下的妝效。如果你把這套操作照搬到現實生活,情境和目的都發生了變化,又如何行得通呢?

幹皮清潔的正確姿勢

不論是何種膚質都需要徹底清潔皮膚汙垢,清潔是護膚的第一步,不要偷懶和保養混在一起。

對於幹皮來說,皮脂分泌不旺盛就不需要過多地去除油脂。

如果整天待在家中,沒有使用防曬、化妝品,直接用清水洗臉即可。

如果外出或使用了日常防曬,可以選擇由兩性表面活性劑或配合少量油相組分的潔面產品。比如eltaMD用來卸除日常防曬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你用了大量成膜劑和彩妝,那麼還是建議用卸妝膏霜或卸妝油。

繼“灌膚”後,“乳液洗臉”的護膚玄學又開始火了,真的靠譜嗎?

事實上,許多卸妝膏都可以一步到位完成卸妝和清潔的工作,尤其適合日常妝的清潔。

如果你非要執著於乳液潔面,那麼為何不選擇清潔乳呢?

市面上有不少溫和的清潔乳,含有卸妝功效。你為啥非這麼想不開要讓保溼的乳液去幹清潔的活兒?要用金貴的保養品替代便宜大碗的洗臉產品?

繼“灌膚”後,“乳液洗臉”的護膚玄學又開始火了,真的靠譜嗎?

比如我非常喜歡的Embryolisse Milky Make-Up Removal Emulsion,它的質地和滋潤的乳液幾乎一樣,奶味十足。觸感柔化,輕輕按摩一定時間就可以溶解所有彩妝。

它由表面活性劑和油相組分組成,對油脂的清潔能力很好,使用溫水可以洗淨,也可以再配合二次清潔水輕輕擦拭。

繼“灌膚”後,“乳液洗臉”的護膚玄學又開始火了,真的靠譜嗎?

如果你不化妝或只有輕薄底妝,沒有高度成膜的彩妝和防水防汗的防曬霜,那你也可以嘗試「Philosophy Purity One-step Facial Cleanser」

它使用的是氨基酸基的兩性活性劑和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清潔力較弱,但溫和保溼,適合乾性皮膚做日常清潔。

繼“灌膚”後,“乳液洗臉”的護膚玄學又開始火了,真的靠譜嗎?

這兩款都是針對幹皮和敏感肌的專業清潔乳液。

事實上為幹皮研發的清潔產品有很多,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產品去做不好嗎?

只有做好了適當清潔後再補充保溼成分,最後用含有封閉劑的面霜來鎖住水分,這才是幹皮護膚的正確打開姿勢。

別再作踐自己的皮膚,好嗎?

繼“灌膚”後,“乳液洗臉”的護膚玄學又開始火了,真的靠譜嗎?

……美妝技術流,你也許還想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