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站:要不要去“農事試驗場”逛一逛?


北京北站:要不要去“農事試驗場”逛一逛?

北京北站。孫立君 攝


打卡地點:西直門站舊址、北京動物園

打卡理由:百年鐵路記憶、農事試驗場前世今生

特色推薦:老站房、長河、熊山、橋頭拉麵

新京報訊(記者 曹晶瑞)京張高鐵始發終到站北京北站,地處北京西二環西直門橋邊上,如今這裡盡顯大都市的繁華。出了站,您可以乘坐四通八達的地鐵到南鑼鼓巷、故宮、王府井、頤和園、北海公園等地,把整個北京城逛個遍。可其實,不必著急趕路,有著百餘年曆史的北京四大火車站之一的北京北站,就是一個值得駐足打卡的地點。覺得在大城市肯定看不到田園牧歌?別急,百年“農事試驗場”就距離北京北站不到2公里,溜達著就過去了。這名字估計如今大半北京人不知道,其實,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北京動物園前身。現在的動物園北大門、長河、熊山,其實處處還留有光緒年間農事試驗場的痕跡。

百年老站房:北京市一級文物

從豐臺柳村到張家口,100年前,第一條中國籌資、中國人設計、中國人建造的鐵路——京張鐵路,在“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的主持下,於1909年建成並投入運營。北京北站的前身“西直門車站”則建成於1906年,是百年京張鐵路的第二站。

不用追溯百年,據解放初期住在西直門一帶的老人向新京報記者回憶,當年的西直門車站被高粱河、護城河環繞,南靠“水門”,北有大片蘆葦塘和菜地,周邊是大片的平房,遠不及現在這般繁華。

所謂的“水門”其實就是指現在的西直門,明初修建時仍沿用元大都時的舊稱和義門,明永樂十七年,京城九門重新命名,因地理位置在西方,故定名為西直門。此外,西直門還是明清兩代自玉泉山向皇宮送水的水車必經之門,因此又有“水門”之稱。

1909年隨著百年京張鐵路通車,西直門車站就此進入大眾視野,被稱作“京張鐵路西直門車站”。1923年,京張線鐵路向西延伸至綏遠,故京張鐵路曾更名為“平綏鐵路”,北京北站舊站房上如今依然可見“平綏鐵路西直門車站”字樣。

據北京北站一位老鐵路人回憶,上世紀90年代,西直門車站曾是一座貨運車站,來自全國各地的新鮮蔬菜被運送到西直門車站後銷往北京各個菜市場。

1995年,北京市政府公佈“平綏鐵路西直門站舊址”為第五批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北京北站新建六層主站房,2009年1月新建主站房正式啟用。三年前,為配合京張高鐵建設,北京北站暫停客運業務,京張高鐵開通時,北京北站將同步啟用,為旅客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百年動物園:前身是農事試驗場

離開西直門火車站,就算“穿越”回現代都市了。別以為就此結束了您的“百年之旅”。只需跟著人群往西走個1.5公里,就能抵達北京動物園。查閱北京動物園的歷史就會發現,巧了,往前追溯最早的年份也在1906年。

北京北站:要不要去“農事試驗場”逛一逛?

農事試驗場大門面南而立。北京動物園研究室供圖


北京動物園始建於1906年,位於西直門外樂善園、繼園和廣善寺、惠安寺“兩園、兩寺”舊址上的“農事試驗場”內,是由當時的商部奉旨籌建,目的是“振興農業”,園內由動物園、植物園、農事試驗三部分組成。

民國初期,農事試驗場更名為中央農事試驗場,1929年改組為國立北平天然博物院,1934年改名為北平市農事試驗場,1941年後更名園藝試驗場。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人民政府接管後將其更名為農林實驗所;1950年3月以西郊公園的名義正式對外開放;此後西郊公園逐步確定了以動物園作為發展方向,1955年更名為北京動物園。

北京北站:要不要去“農事試驗場”逛一逛?

歷經百年風雨的北京動物園大門。北京動物園研究室供圖


如今到了動物園,先彆著急買票進門,一定要看看面南而立的大門,那正是保持原貌的清朝農事試驗場大門,已經歷百年風雨。動物園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大門上部有繁複的磚雕裝飾,上有龍型圖案,中間區域內鐫刻著“農事試驗場”五個大字。下部的門頭部分,刻有從事農事活動的圖案,在東邊的拱門上端刻有“日”字,而西邊的拱門上端則刻有“月”字,寓意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為保護古建的完整,1987年,北京動物園對大門的磚雕部分依據照片進行復原,後又經過多次修復,如今的北京動物園大門依然完整屹立。

長河看柳:慈禧光緒乘船參觀農事試驗場

在動物園逛累了,人們很喜歡在橫穿動物園的秀美河道旁休息,這條小河叫“長河”。“天壇看松、長河看柳”,明清年間就有這種說法。長河是向城市輸水和皇家遊玩的重要渠道,最初為金代開挖,元代加以擴建並完善,至明、清兩代仍無變化,而長河東端的高粱橋,自明代時就是人們遊春踏青的好去處。

清朝乾隆年間,長河經過整治改為皇家御用河道,成為乾隆去往萬壽寺為母祈福祝壽及皇室去往頤和園的專用河道,至光緒年間成為慈禧太后前往頤和園避暑的必經水路。清末,農事試驗場的水域面積為8公頃,水的主要來源就是長河。光緒三十四年四月,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到農事試驗場參觀,從倚虹堂乘船入場,在場中水域內泛舟。同年九月,他們又由頤和園到農事試驗場賞菊。

北京北站:要不要去“農事試驗場”逛一逛?

北宮門前的小橋。北京動物園研究室供圖


如今在北京動物園鷹山附近的長河邊上,有一座高大的宮門,同樣大有說頭。這是一座券柱式門,叫北宮門,始建於1906年。正是原清農事試驗場出入口之一,建築風格為文藝復興時西洋式建築,並融合了中式古典風格。


清末在農事試驗場西北部,沿長河有三座宮門,即北宮門、西北宮門、西宮門。慈禧自長河舟行至農事試驗場,即從西北宮門入內進暢觀樓,暢觀樓為農事試驗場建成後專為皇室建立的郊外行宮,光緒、慈禧兩次到農事試驗場均在此小憩。


歲月更替,後來僅有北宮門尚存。2017年年底,北京動物園修繕北宮門,依照原貌進行了修復工作,包括門前那座橫跨長河的小橋,也依照老照片進行了整修。

熊山:舊址原來是大片稻田

早年去動物園,有幾座“山”必須得看,那就是熊山、猴山、鷹山、獅虎山,其中熊山尤其讓小朋友喜歡。而北京動物園研究室向記者提供的資料顯示,熊山居然都快“70歲”了。

北京北站:要不要去“農事試驗場”逛一逛?

動物園黑白熊山舊址原為稻田。北京動物園研究室供圖


據瞭解,動物園黑白熊山的舊址原為大片稻田。黑白熊山動工建設於1952年,建成於1953年7月1日。之後數十年,黑白熊山都沒變過什麼樣子,兩處獨立的展舍,分別兩千平方米的室外活動場,7米高的假山,不大的水池,參觀道路沿著活動場外的圍牆修建,遊客參觀的地方高於黑熊白熊活動場約3米,向下俯視。早年間大家動保意識不強,向下投餵並看著黑熊向遊客作揖,曾是那個年代的經典記憶。

2014年,熊山進行了大規模改造,憨憨的大熊們有了“高檔社區”。獸舍頂部採用大面積玻璃透窗,保障光照和通風,內部安裝採暖、供電、上下水。室外動物運動場展區分為三個區域,大大提高了動物的活動空間。更重要的是,動物園將熊山傳統的“俯視”“直視”參觀形式改為玻璃隔斷、無障礙地“平視”“窺視”,有效地預防人為投餵,提高了動物福利,並且也杜絕了安全隱患。

西直門:地鐵線隨意換乘至各景點

物換景遷,往昔的農事試驗場,今日人潮湧動的北京動物園。每逢節假日,動物園地鐵站總是限流,北京動物園的人氣可想而知。

玩夠了,吃啥呢?動物園周邊,從火鍋、烤肉到港式茶餐廳,各種美食此地是應有盡有。此處還有一家鼎鼎有名的老店——“橋頭拉麵”,搬家也沒能阻擋其火爆的人氣。在地圖搜索“馬世娃清真西直門老店拉麵館”就能找到。

繁華的西直門交通四通八達,如果百年北京動物園和西直門車站都不是您的“菜”,那麼,您可就地換乘任意地鐵線到北京其他知名景點任性打卡。例如,1號線沿線的故宮、天安門,2號線沿線的地壇公園,4號線沿線的頤和園,6號線沿線的南鑼古巷、北海公園,8號線沿線的後海、什剎海等,沿著地鐵都能到。

新京報記者 曹晶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