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心理垃圾,讓自己輕鬆前進

清理心理垃圾,讓自己輕鬆前進

生活中的你,有沒有偶爾覺得自己身上的包袱很重或者心裡像積壓了很多石頭?這些都讓你覺得喘不過氣,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困難。可是假如有一天你放下所有包袱,摒棄掉一切外界的干擾,你就會感到從未有過的輕鬆。把不必要的包袱扔下,用適當的方法把心裡沉積已久的怨氣發洩出去,然後一身輕鬆地繼續該做的事情。

如果能夠及時地把自己不愉快的心情發洩出去,就能更快地進入下一階段健康快樂的生活。不要壓抑自己的不良情緒,如果這種不好的情緒一直在心裡殘留,就像沼氣一樣能夠讓人中毒,這會給人在心理上形成內在的巨大壓力。

熱氣球想飛得更高就要拋棄更多沙袋,風浪中的船想航行得更遠,也要把笨重的貨物扔掉。我們有很多負重的情感,很多情況下捨不得放棄,可是隻有把消極的情感扔掉,生活才更加美好。

對此,心理學中有個名字叫“空杯心態”。何謂“空杯心態”?我們不妨先來看下面一個故事。

從前,有個學者,他自認佛學造詣很深,他聽說山上的寺廟裡有個德高望重的老禪師,便前往拜訪。

剛開始,是老禪師的徒弟接待了他,對此,他很傲慢,覺得老禪師怠慢了他。後來,老禪師出來了,併為他沏茶。可在倒水時,明明杯子已經滿了,老禪師還不停地倒。他不解地問:“大師,為什麼杯子已經滿了,還要往裡倒?”大師說:“是啊,既然已滿了,幹嗎還倒呢?”

禪師的意思是,既然你已經很有學問了,幹嗎還要到我這裡求教?

這就是“空杯心態”的起源,空杯心態就是不斷清洗自己的大腦和心靈,把外在和內在的過時的東西、心靈的雜草、大腦的垃圾等,通通一洗了之,讓身心乾乾淨淨、清清爽爽。

的確,我們如果總是停留在過去的成就、榮耀中,那麼,便不能以虛心的心態去求知,便總是駐足不前。因此,如果你想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為強大寬廣,如果你想在人生路上繼續前進,那麼,你就必須懂得放下的智慧,放下過去的興衰榮辱,以空杯心態面對未來。

當然,“空杯心態”並不是一味地否定過去,而是要懷著否定或者放空過去的一種態度,去融入新的環境,對待新的工作、新的事物。永遠不要把過去當回事,永遠要從現在開始,進行全面的超越!當“歸零”成為一種常態、一種延續、一種時刻要做的事情時,也就完成了人生的全面超越。

從前,有一隻知了,一天,它看到了一隻大雁翱翔在天空中,心生羨慕,於是,它很虔誠地請求大雁教它飛翔的技術,大雁也很爽快地答應了。

然而,飛翔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知了害怕吃苦,在大雁教它的時候,它總是不認真學,一會兒看看這個,一會兒玩玩那個,大雁很認真地傳授技巧,但是它卻不耐煩:“知了!知了!”大雁讓它試飛幾次,它也很不耐煩地應付大雁:“知了!知了!”

很快,秋天到了,大雁要到南方去了。知了也很想離開寒冷的北方,希望能跟大雁一起去避寒,但是無論它怎麼撲騰翅膀,也飛不起來。

這時候,知了看著已經翱翔於天際的大雁,心裡十分懊悔當初沒有認真學習和努力練習,可是一切已經晚矣,它只好嘆息道:“遲了!遲了!”

其實,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有多少這樣的“知了”,就有多少這樣的“遲了”。他們取得一點點成績之後,就自我滿足,被過去的成績束縛住成長、進步的腳步,於是,他們安於現狀,故步自封,坐失良機。聖經《箴言》中說:“沒有遠見的地方,人們就會滅亡。”而獲得遠見卓識就要靠持續地學習和不斷地進步。

也許,你會問,我們的心靈裡可能會有什麼垃圾呢?對曾經的成功、過時的褒獎、短暫的勝利、過期的佳績的迷戀,當然,還有失望、痛苦、猜忌、紛爭……清空就是把自己當人看,既然是人就有人的樣式,有自己的優點,更要正視自己的缺點。你的優點可以促使你成功,缺點又何嘗不會讓你在平淡乏味的生活中體會意外的精彩?清空心靈垃圾是我們擁有好心態的關鍵。有了好的心態,才能讓我們更徹底地認識自己、挑戰自己,為新知識、新能力的進入留出空間,保證自己的知識與能力總是最新,才能永遠在學習,永遠在進步,永遠保持身心的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