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古石刻藝術博物館,被稱為可移動的敦煌莫高窟

甘肅省慶陽市的縣素有“石造像之縣”的美稱,境內分佈著大大小小約21座石窟,以及各個時期和類型的石刻。因為它們大多分佈在交通不便的野外,過去很少有人專程尋訪,所以石刻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識。其實說到慶陽的石刻,就一定要說到慶陽古石刻藝術博物館,被稱為可移動的敦煌莫高窟!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慶陽古石刻藝術博物館,被稱為可移動的敦煌莫高窟

隴東古石刻藝術博物館位於縣北區的樂蟠西路,是甘肅省第一座以古石刻藝術展覽為主題的專題。整個坐落在一處名為“萬佛寺”的古建築群內,中軸線上分佈著門、三佛殿和大雄寶殿等建築,兩側對稱修建著迴廊、碑亭和展廳。

慶陽古石刻藝術博物館,被稱為可移動的敦煌莫高窟

隴東古石刻藝術現有一級文物22件、二級文物128件、三級文物559件。石刻以單體佛像最具代表性,種類可分為佛、菩薩、弟子、羅漢、力士、神等館內收藏的4361件歷代古石刻造像,雕造年份分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為北魏時期,造像面型方圓,面頰豐滿,深目直鼻,具有古印度犍陀羅的藝術風格。其中老城鎮全巷子和店子鄉呂家峴子長崇寺出土的兩尊石像曾被運往日本、美國等國家展出,是造像藝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太莪鄉東安盤村鳳凰出土的釋迦佛像尤為精美。中期為唐宋(金)時期,均為單體圓雕造像,唐代造像面相豐滿,眉目清秀,體態自然,富有動感。晚期為明清時期,雕造頗具時代特色。

慶陽古石刻藝術博物館,被稱為可移動的敦煌莫高窟

隴東古石刻藝術還珍藏有大量的陶器、銅器、瓷器、玉器、皮影、化石等文物,為研究氣候變遷、生物進化和古代宗教、、音樂、美術等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並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