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視頻會議市場已成紅海,誰能挺到5G爆發?

近日,音視頻會議行業領域流傳出兩則重磅傳聞:

其一是說,某近年剛崛起的音視頻會議供應商衝刺上市失敗,失敗的根本原因是業績不達標,而且在給投資人的材料中涉及到業績造假,引起投資機構震怒。這家公司成立剛數年不久,之後連續獲得多家知名投資機構甚至BAT的資金支持。

其二是說,另一家頗有發展歷史的音視頻會議供應商連續兩年業績均未達標,而這些業績均涉及與母公司/投資機構的對賭協議。如今2019年即將結束,業績不能達標已成定局。後續將觸發哪些具體的對賭協議條款尚不可知。

如果這兩則傳聞屬實,顯然的確會讓人對整個音視頻會議細分市場的前景判斷都蒙上一層陰影。畢竟,在消費互聯網熱錢消退之後,企業服務領域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創業者和資本進入,圍繞著音視頻會議這些細分領域正在有更多的項目冒頭髮展起來。此時此刻,面臨這兩則消息,我們該做如何判斷?灣區盒子BAYBOX綜合分析認為,至少有以下幾點值得關注:

其一,要看到音視頻領域還在持續引發關注。

雲計算、SaaS和5G等技術的成熟落地,都是對音視頻會議——尤其是視頻會議——的利好。雲計算、SaaS的發展,讓人們在原有的硬件視頻會議之外,看到了前景更為誘人的雲視頻會議市場。國內對5G建設的加快更是將大大拓展視頻會議的應用場景。已經有廠商表示,其技術架構是“完全5G Ready”的。

根據IDC數據,2018年全球視頻會議系統中華為、思科、寶利通三家企業佔據了全球74%的市場份額。另外,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也曾預測,當前國內以雲視頻會議為代表的軟件會議市場規模約133億元,未來5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25%,速度遠超硬件視頻會議。

其二,音視頻領域玩家越來越多,已有漸成為紅海之勢。當前的音視頻會議行業,入局者越來越多、基本上是多方混戰。

所有這些音視頻會議玩家大概可以分為三類:

一類是傳統音視頻會議供應商,硬件的如華為、寶利通;軟件的像思科、微軟。國內的代表廠商有好視通、全時、會暢、263等等。這類廠商在這一領域深耕多年,無論硬件軟件,成熟度都很高,在全球和中國市場上都已經有了一大批忠實用戶。當然,從另外一個角度你也可以說,這些廠商的產品或者“套路”都有些老舊了,畢竟很多廠商的產品都推出近二十年了。期間雖然版本迭代很多,但基因未變。也正是如此,也讓很多人認為,這個行業有可以被顛覆的地方。尤其是2019年美股市場上zoom的成功上市,就被認為是佐證。

第二類是阿里和騰訊這兩家巨頭。目前無論是阿里釘釘,還是微信和企業微信,都已經具備了多路視頻會議的功能。這兩家巨頭手握海量用戶和流量,雖然在一些功能模塊上和專業的音視頻會議相比還比較基礎,但滿足C端和小微企業的需求已經足夠了。


音視頻會議市場已成紅海,誰能挺到5G爆發?

第三類,近幾年新崛起的廠商。比如聲網、即構、融雲、藍貓微會等公司。這些公司有的主要願意隱身在背後給其他前臺應用提供語音和視頻技術能力,比如聲網、融雲;也有的不滿足於在後臺,而是也在試圖走向終端用戶,比如由騰訊QQ的前總經理林友堯領頭創辦的即構科技在最近剛剛推出了視頻會議產品TalkLine。而像藍貓微會,在2019年也頗為引人注目,其創始人鄧昀澤此前是美團內部溝通工具大象的開發者。

其三,音視頻會議市場很大,但具體到某家企業能做多大,還需要做好三道選擇題:第一,做雲還是私有化部署;第二,做大型政企客戶還是SMB;第三,做產品還是做項目。

這三個問題,隨便哪一個展開都是個大問題,此處就簡單說一下。

雲是未來趨勢、是主流,但你去大型政企客戶那裡問一問,發現經常第一問題就是,你們能不能做私有化部署?所以如果你只做雲會議,意味著有一波客戶你已經提前放棄了。

選擇哪類客戶作為主攻客戶?大型政企客戶不好磕,那就主打SMB!數量多,給資本市場講故事也好講。等你做起來就發現,太小的客戶還是不愛付費(畢竟微信、釘釘可以接著用),中型的客戶要求多,動輒希望做些定製。再加上最近經濟大環境影響,砍預算的時候先砍的就是這部分費用。所以很多廠商今年感覺很明顯,要把ARR(年度收入)增長做上來非常費勁。以致於有些人會懷疑,音視頻會議產品到底是不是企業客戶的剛需?!

其四,音視頻會議這個事說到底只是個生意?還是一個可以一路講到IPO的故事?

音視頻會議這個事到底有多大?目前國內估計無論是資本圈還是創業圈都在重新評估。因為可供推演的事實多有衝突。你說不能,美股那邊ZOOM上市都成功了,而且市值表現很不錯;你說能,眼看著國內一些供應商業績增長很困難。此前一些成立已有十幾年的供應商,做到今天,營收也就兩三個億人民幣,最大的也不會超過10個億。行業內一位創業者就告訴灣區盒子BAYBOX,這個事最終還是一門生意。言外之意,這一領域的成長性未見得適合資本的胃口。

在我們看來,至少有兩點可以說:

首先,音視頻會議作為2B產品、企業服務,無論產品升級還是獲客節奏,就是要比2C產品要慢。但是剛從熱火朝天的2C領域轉過頭來,不管是投資機構還是創業者,可能對這個姿勢還不是很適應。

其次,音視頻會議在未來兩個方向上都非常有成長性,其一是2B和2C的融合發展;其二是從音視頻會議延展,加上文檔、日程、雲盤、IM社交等,形成數字化工作的工具套件。這一點值得專門寫一系列文章,此處就不再展開。

綜上,音視頻會議領域的發展無疑正在引發更多人的關注,但真正入局做起來,當然也不容易。最近(12月26日),華為WeLink新品發佈會也將舉行,其中視頻會議功能也是重頭戲。此前華為已經吃掉了很多大中型客戶,此番新品發佈又將給業界引發哪些波動,值得好好看看。

音視頻會議市場已成紅海,誰能挺到5G爆發?


音視頻會議市場已成紅海,誰能挺到5G爆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