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國帶領村民跨境農業開發鋪富路

(全媒體記者 張貴文 苗昕 文可心)福山村,原是肇東市尚家鎮的貧困村;綏芬河市,“百年口岸”城市。兩地相距“十萬八千里”,但福山人以綏芬河為跳板,“借地生金”“借港出口”,進軍俄羅斯進行農業全產業鏈開發,成了脫貧的富裕村。這變化,源於村黨支部書記——

李成國,福山村黨支部書記、綏芬河良運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


11月15日,良運公司投資1.6億元的油脂加工廠開機生產,一期年加工玉米、大豆30萬噸,二期工程正加緊推進,建成投產後年加工量40萬噸。


12月3日上午,在綏芬河市見到李成國,他剛和貴州省四方糧油有限公司陸總洽談合作事宜,雙方敲定:良運生產的“俄豆源”牌非轉基因大豆油,專供“老乾媽”食品加工用油。


李成國說,這段時間,每天都這麼忙,想和他合作、前來洽談的投資商很多。


5年間,李成國帶領村民租賃俄羅斯土地1萬多公頃,走出了一條種糧—回運加工—養殖—國際化銷售的農業全產業鏈發展之路。今年,公司預計收益近千萬元,300多福山村民年均收入5萬多元。


李成國,新農人,帶領村民們在“中蒙俄經濟走廊”上書寫一個個精彩。

李成國帶領村民跨境農業開發鋪富路


成長靠打拼 賺得“桶桶金”

初中級學歷,長期市場錘鍊,李成國具有博士生級的經濟思維。
在大集體企業工作不到半年,當上了車間主任,創造了“3+2+3﹥8”的高效率工作法,班組產量穩居第一,被視為廠長接班人,卻辭職了。先拿到駕照,從肇東“開”到哈爾濱,再“開”到綏芬河,後“開”回肇東,在華潤金玉公司開翻斗車。承包車隊1臺油罐車,不到半年賺到“第一桶金”——六七萬元。1999年,聯合4個人湊了30萬元,買了6臺破舊大車,開赴山東搞建築,一干就是6年,賺了大錢。


有了資金,李成國奔赴黑河市,做跨境木材銷售。不甘掙辛苦小錢兒的他跟蹤到徐州等地,一探木材產業市場終端的秘訣,購買了旋切機,從倒騰原木轉向賣木段和樺木板皮,一車就能賺到9萬元。可惜好景不長,因為合作伙伴影響,沒了資金,產業鏈斷了。


呆在家裡打遊戲,李成國又尋到了賺錢商機,6臺電腦幾個月掙了三四萬元。開始承攬小工程、跑運輸,很快積累了200多萬元資金。離開山東時,當年花300元月租金的130平方米辦公室,市價由3萬多元暴漲到100多萬元。李成國嗅到商機,回到肇東馬上投身房地產、洗浴等生意,不到3年,賺了千萬元,建了7個農機合作社,參與土地流轉規模經營。



進軍俄羅斯 產業鋪富路

變賣了所有物產,到綏芬河做木材生意。在俄羅斯濱海邊疆州,他發現那裡有大量的耕地撂荒。


2012年,李成國擔任福山村黨支部書記,也擔起了全村人脫貧致富的夢想。


李成國說:“1.8萬畝耕地只需38人就能料理,有1600多富餘勞動力閒置,如何帶領農民再就業獲得報酬甚至更多的財富?這是第一道考題。”他決定以農機合作社為依託,到俄羅斯租賃、承包耕地,用別人的地種自己的糧食。


在綏芬河綜合保稅區註冊成立了龍源潤豐經貿有限公司,在俄羅斯創辦了具有國際種植權和貿易權的龍公司,投資近2億元租賃了20年的耕地1萬多公頃,買斷了佔地8.5萬平方米的大型農場,實現了當年租賃、當年種植、當年收穫、當年回運銷售,創造了14人種植3萬畝地的記錄。


為了擴大村民就業,與大連1家公司合作,但因為項目經理意外去世,農業項目耽擱了1年,投資方決定撤資,李成國緊咬牙關償清了前期投資3900萬元。2015年北京中鼎牧業拋來“橄欖枝”,組建中鼎聯合牧業有限公司,12月新三板上市,他成為最大自然人股東,獲得了更多創業資金和市場資本。


但把糧食從俄羅斯運回來銷售,關稅高達65%,精深加工,關稅降到4%。李成國決定投資建廠。2014年成立綏芬河良運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3年投資1.6億元建設了糧食精深加工項目,年加工玉米、大豆40萬噸。充分利用俄羅斯豐富的耕地資源,和村民一起,用別人的地、市場的資金,疊加優勢,賺自己的錢。


截至2018年,公司在俄羅斯建設6個大型農場,自有及租賃49年所有權的土地1萬公頃;兩個養殖場存欄奶牛1000頭、生豬1萬頭。

李成國介紹,將在三五年內計劃投資20億元打造現代農牧產業園,其中境外投資10億元,在俄羅斯種植面積90萬畝,建設10處現代化奶牛場,養殖奶牛5萬頭、生豬5萬頭。全部達產,年銷售收入可實現10億元,爭取上市。


李成國說:“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多方共同推動,特別是中俄兩國全面戰略合作的政策,給我們異地農業綜合開發帶來了新的機遇期和窗口期。將加快農業循環產業經濟發展步伐,提升全產業鏈開發質量效益,異地做活‘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大文章。”

情繫福山村 開發促振興

生於斯,長於斯,福山是李成國魂牽夢繞的地方。


當了18年村黨支部書記,父親離崗後到1家養豬場做零工。清廉的父親,卻給了李成國最大的財富:做人要講誠信,不懼艱難,與人善良。


2009年,李成國回到了家鄉。但泥濘的土路,竟使他開的大吉普車打誤了,4臺小四輪車才把他的車拽進村。此景此情,叫他如鯁在喉,心裡像紮了一根刺兒。


任村黨支部書記後,李成國投資200多萬元修了7.9公里的水泥路,出行方便了,農產品銷售暢通了。通了自來水,全村700多戶吃上了潔淨的安全水。


基礎設施變樣了,增收致富是李成國的一大鬧心事兒。組建福山現代農業農機合作社,推進了整村耕地規模化、集約化經營,但增收幅度不大。


跨國農業全產業鏈開發,福山人在他的帶領下,沿著“一帶一路”挺進綏芬河,把致富路鋪進俄羅斯。授人以漁,李成國傳承了勤勞致富的真諦。他說,自己有多少錢不重要,關鍵是引導更多的福山村人靠勤勞致富,才是最快樂的事情。如今,在良運公司就業的福山村300多人,都脫貧了。2016年,陳桂花到牛場工作,1年收入5萬元;袁桂芹1家3口在養豬場務工,年收入10餘萬元。李成國建設了標準化宿舍、中式餐廳,村民張殿紅在餐廳上班,月薪3500元。


在良運公司就職的伊戈裡、瑪麗娜等人說:“他是一個很講誠信的人,和他一起很快樂,收入也很高!”李成國說,現在普里路基村80%人在養殖場、工廠上班。農機合作社有近百臺配套農機具,農業生產實現了全程現代化,由22戶530畝發展到了249戶15.2萬畝,目標是把這個村打造成遠東地區最大的現代化大型農場。

李成國說:“常年在俄羅斯種地、養牛養豬,在綏芬河搞加工,雖然累一點辛苦一點,但我是一名黨員、一名村支書,我有責任擔起全村人脫貧致富的重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有信心堅持在這條路上走下去,帶領更多的村民走出來、富起來,這是我的夢想,一定能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