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保密級別堪比原子彈的祕密武器:近炸引信(五)

對二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未來這個小小的頭條號會成為頭條裡面二戰資料最詳細的資料庫。

好吧,二戰資料局承認是給這個系列文章換了個馬甲,騙大家進來閱讀的,既然點進來了,那麼咱們就開始新的一章,在這裡也和大家致個歉,這個號運營這麼長時間,結果二戰資料局卻發現自己知道的越來越少,所以在查閱資料的上所花費時間就越來越多,而後果就是文章越來越長,發文速度越來越慢,因此,感謝大家長久以來對這個小小頭條號的支持。

二戰期間保密級別堪比原子彈的秘密武器:近炸引信(五)

與美國軍艦擦肩而過的自殺式戰機

1942年1月29日,美國海軍對近炸引信進行了新一輪的試射,並取得了52%裝有近炸引信炮彈被成功引爆的測試數據,儘管數據看起來不那麼漂亮,但通過與普通炮彈達成同等效果的數據相比,美國軍方仍然認可了這一結果,近炸引信進入到了試產階段。儘管近炸引信的效果已經被美國軍方所認可,但此時引信內所用的電池卻仍然是對引信繼續改進的巨大障礙,此時VT引信之中所使用的小型乾電池,不僅無法承受炮彈發射所產生的巨大沖擊力,而且在海洋潮溼的環境中,也常常引起電力的損耗。為了解決電池問題,美國人分別對乾電池和液體電池技術展開攻關,美國人的努力最終取得了回報,一種鋼筆大小的柱狀電池被研發出來,而該電池的高明之處就在於,該電池可以利用火炮發射時產生的巨大沖擊力,擊碎充滿電解液的電池外殼,並利用高速旋轉炮彈所產生的離心力來激活電池。1942年4月,應用新電池的近炸引信展開了測試,實驗最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炮彈的成功引爆率由原來的52%,直接提升到了70%。

二戰期間保密級別堪比原子彈的秘密武器:近炸引信(五)

裝載有近炸引信的不同規格彈藥

1942年8月12日,美國進行了將這款引信投入實戰前的最後一輪測試,而測試的環境則完全依照實戰的環境而設定,對靶機進行射擊的炮組成員,只有10%是經驗豐富的射手,其餘人則全部是近期徵招的新兵。原計劃2天的試射工作,不到一天就宣告完成,3架實驗用的靶機,僅僅用了4枚安裝有近炸引信的炮彈就將其摧毀,近炸引信,做好了投入戰場的最後準備。大規模生產很快就獲得了批准。

二戰期間保密級別堪比原子彈的秘密武器:近炸引信(五)

珍珠港內,被硝煙所籠罩的戰艦(居中靠左為海倫娜號輕型巡洋艦)

時間回退至1941年12月7日,按耐不住自己膨脹野心的日本,最終伸出了去捅馬蜂窩的杆子,偷襲了珍珠港,美國太平洋艦隊損失慘重,而此時停泊在港口之內的海倫娜號輕型巡洋艦也在日本人的偷襲之中遭到重創,12月9日,海倫娜號輕型巡洋艦被拖到了珍珠港內的2號幹船塢進行了簡單的修補,隨後被送到了美國西海岸進行大修,1942年7月15日,維修完成的海倫娜號被編入在南太平洋地區作戰的第64特混艦隊,主要負責瓜島戰役之中的艦船護航任務。1942年11月,5000枚配備有近炸引信的炮彈,被配發給了在南太平洋地區與日本人激戰正酣的特混艦隊。海倫娜號成為了首批使用近炸引信作戰的艦艇之一。1943年1月5日,海倫娜號和其他幾艘艦船一起,奉命對所羅門群島之中蒙達島上的日本野戰機場進行轟擊,猛烈射擊的艦隊很快就引來了日本轟炸機,使用了新式引信的海倫娜號,迎來了自己復仇的機會,僅僅用了兩輪齊射,就成功的擊落了一架日本轟炸機,近炸引信在人類戰爭史上首開記錄。

二戰期間保密級別堪比原子彈的秘密武器:近炸引信(五)

所羅門群島之中,蒙達島上的日本野戰機場

整個1943年,約有9100枚安裝有近炸引信的炮彈和27200枚裝有計時引信的炮彈在太平洋戰場上被用於防空作戰,而這些炮彈所取得的戰果,約有1/5是近炸引信所取得的。關於近炸引信所取得的最佳作戰記錄則是在一次防空作戰之中,美國士兵使用安裝有近炸引信的炮彈,擊落了130架來襲敵機中的91架。到了太平洋戰爭的後期,實在無力在戰場上取得優勢的日本人,最終想出了一個用一人一機自殺式攻擊,重創或擊沉敵方高價值目標的餿點子,結果在高效的近炸引信面前,大多數誓死效忠大日本帝國的日本飛行員,還沒有來得及與敵人來個玉石俱焚,就在空中提前覲見了天皇陛下。近炸引信,在太平洋戰場上,極大地減少了盟軍的損失。

二戰期間保密級別堪比原子彈的秘密武器:近炸引信(五)

即將撞上美國軍艦的日本自殺戰機

近炸引信如此漂亮的數據,自然被視為保密級別最高的秘密武器,為了防止近炸引信落入敵手,美方高層對近炸引信的使用環境做了嚴格的規定,只允許美國海軍和英國本土防空部隊在不可能使該引信落入敵手的情況下使用,因此,一直到1944年突出部戰役之前,地面部隊都還沒有使用近炸引信的作戰記錄。

下其文章預告《近炸引信相關的趣聞》


歡迎大家持續關注二戰資料局的頭條號,更多二戰資料持續歸納、整理和放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