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時評丨以“乘數效應”促進產業集群化,山東發展正走出“特色路”

□海報評論員 駱寧

海岱之間,發展躍出新氣象,產業規劃,自是一種新風景。

如果說引進一個又一個項目在做“加法”,“加法”是單純地將兩個事物放置在一起,那麼產業集群化則是“乘法”,“乘法”則是讓落地的項目以新的形式聚合,進而形成全產業鏈的生態。

以“乘數效應”促進產業集群化,正在山東大地不斷創造增長新動能。

“緊盯前沿、打造生態、沿鏈聚合、集群發展”,這是淄博的發展理念。

生態化,越來越成為決定發展前景和框架的關鍵思維。據報道,當全產業鏈條的“中國膜谷”正在淄博加速推進,以東嶽集團為龍頭企業,山東序元等新興企業以科研、技術、市場、產業化方面的優勢協同發展。

燃料電池膜及配套化學品產業化項目,總投資14.2億元,而預計到2025年,桓臺縣膜及相關產業年產值將達到1200億元。

這組數據展示了“乘數效應”的“倍速”效果。產業謀篇佈局,長遠思路、全鏈思維不可或缺。在山東各地,善用“乘數效應”,正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走出“特色路”,走出“創新路”,這是山東“全面開創,走在前列”的必然要求,也是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的內在之義。

產業集群化,從來不是個空洞的詞彙,而是在新時代發展潮中勇立潮頭的智慧,是在騰籠換鳥、轉型升級過程中的方法論,更是走差異化發展之路、提升區域整體競爭力的“快進鍵”。

用好“乘數效應”,聚合發展新力量,描繪發展新畫卷,“特色路”正在開創發展新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