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肥城五埠村夥大門,來村子看“一路分兩州”,有山有水有鄉愁


五埠嶺夥大門景區,位於肥城孫伯鎮,通往景區內的公路很長,沿途可以看看周邊山坡,種植物。

景區的入口,村莊三面環山,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

第一印象就是石頭村很大,村口有一池塘,由於是冬季來遊,蘆葦已經乾枯。

五埠村古村落建築十分獨特,這裡常說的“門中有門、院中套院”的“夥大門”建築風格全國罕見。

村子裡衚衕很多,有拐彎衚衕、旮旯衚衕、梧桐樹衚衕、狀元衚衕,石榴樹衚衕。這五條衚衕就是“夥大門”。

村子裡還保留並使用著石碾。

村子裡衚衕連著衚衕,每個衚衕各有特色,住家也略有不同,保留完整的明、清、民國時期的民俗院落達 100 多幢。

這些古房,古屋,古門,古物等,都在散發著濃濃的鄉野氣息,使心靈能夠融合進去,得到寧靜和撫慰。

原來五埠嶺不叫五埠嶺而叫五步嶺,地方不大五陵起伏,一步一嶺,所以叫五步嶺。這裡古時就有“一雞鳴五縣”之說,亦有“一村分兩州”的故事。

迎面便是一路分向兩旁,一路走向泰安州,一路走向東平州。泰安州多是單門獨戶,而東平州那邊卻是“夥大門”。

景區內古蹟眾多,古姓氏譜碑、古戲臺、藏兵洞等,並且有保留完好的主席臺。

村口的一個高大石門。

這種水靈已經不太常見,村中共18眼,全都是人工挖掘,有單口和雙口井之分,最早的古井已經600多年曆史。

村中的水塘,看樣子年代也很長了。

主席臺修建於1966年,高7.1米,寬4.9米。前有小廣場。

古核桃樹,也有百年曆史了,年結果可達1000多斤,這棵樹見證了五埠村的歷史發展。

這個村子真的很大,很完整,很懷舊,來這裡拍一部電視劇基本都用不上什麼道具,這就是五埠村,一個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