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賺走38億的美企,如今卻撐不住了,“低調”處置在華子公司

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內市場迎來了不少外資品牌。隨著大量外資的入駐,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經過市場的洗禮,很多備受消費者青睞的外資巨頭,遇到了發展瓶頸,有的企業甚至已經開啟“自救行為”。被稱為全球塗料巨頭的宣偉,就是其中之一。

宣偉是一家美國塗料企業,它創立於1866年,距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作為百年企業的宣偉,此前一直專注於北美和南美的市場中。直至1930年,宣偉進入中國市場,在上海創立了首個辦事處。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宣偉在中國的業務範圍越來越大。

一年賺走38億的美企,如今卻撐不住了,“低調”處置在華子公司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宣偉在國內總共有5個生產基地,業務拓展至中國30多個省。在“2019中國塗料100強企業排行榜”中,宣偉中國以2018年銷售收入37.839億元排名第九位。這意味著宣偉的業績發展,還是可圈可點的。

單從資產規模來看,宣偉堪稱是一個龐然大物的企業。然而,在實際運營中,宣美也遇上了發展難題。在12月4日,宣偉出售了一個在華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在華子公司是肇慶宣偉塗料,創立於2009年,是宣偉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之一。

如今這個全資子公司,已經被宣偉出售,成為了廣東得時寶旗下的公司。對於宣偉出售旗下子公司的原因,業界人士普遍認為是為了“自救”。塗料市場的競爭,國產品牌和外資品牌“廝殺”,素來很激烈。伴隨著市場競爭日益劇增,行業的利潤開始不斷被壓縮。在此情況下,很多品牌到倒在了競爭中。而宣偉是行業巨頭,有著完善的營銷方式,以及龐大的資產規模。

一年賺走38億的美企,如今卻撐不住了,“低調”處置在華子公司

在市場競爭中,對於宣偉的影響,並不算特別大。因此,宣偉藉助這個契機,開始不斷的擴建發展,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塗料巨頭”。然而,自2016年以來,全球塗料市場經歷了一輪動盪潮。首先,產品的原材料價格開始大幅上漲。在此情況下,很多企業的生產成本增高。再加上運營、營銷等成本支出,很多企業的資金鍊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為了擴展市場,不少品牌選擇了降價促銷,或者出售旗下資產等方式,來回籠資金。比如說,同為塗料巨頭的關西塗料,不僅出售在華合資公司股份,還關閉在華一家工廠。此外,阿克蘇諾貝爾、巴斯夫則開始了裁員模式,前者已經裁掉了1000人左右。而後者則表示,於2021年前在全球範圍內裁員6000人。

一年賺走38億的美企,如今卻撐不住了,“低調”處置在華子公司

對於裁員的原因,巴斯夫給出了答案,希望通過裁員計劃減少至少3億歐元的開支。從塗料巨頭頻頻展開“自救”的行為來看,如今的塗料市場,依然是處於一個疲軟期。不然的話,行業巨頭也不至於連番進行改變。

在市場需求疲軟的情況下,作為塗料行業的巨頭,宣偉自然也會受到影響。在2018年財報上,宣偉的業績已經呈現了疲軟現象。如今企業出售旗下資產,其實也是一種調整行為。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