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常下山,農民見了都不碰,卻有人投入養殖,一斤上百元

最近幾天全國很多地方都下起了大雪,鵝毛般的雪花密密麻麻地往下掉,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下上厚厚的一層。對於小孩子來說,雪天是最讓人興奮地,穿戴整齊出去踩雪,咯吱咯吱的。不過對於山裡的動物來說,下雪天可不是一個好天氣,這意味著所有的食物被白雪覆蓋,覓食需要付出更多的辛苦。

冬季常下山,農民見了都不碰,卻有人投入養殖,一斤上百元

因為冬季雪天之後,山裡的食物減少,很多的野生動物都下山去人類的住所尋找食物,果子狸就是其中一種,果子狸的個頭其實很小,連上尾巴加起來也才只有半米,而尾巴竟然佔了身體的一半多。果子狸動作靈活,身體小巧,身上的皮毛又粗又亮,四肢雖然短,但是很粗壯,跑起來也很快。在農村果子裡經常被叫做白麵狸,主要是因為它的臉中間的毛是白色的,又細又長,這也是它的標誌性特點。

冬季常下山,農民見了都不碰,卻有人投入養殖,一斤上百元

果子狸一般以山上的野果為食,而它最愛吃的就是酸甜多汁的野果,如果碰到食物稀少,偶爾還會吃一些樹葉。冬天天氣很寒冷,山裡的大部分植物都脫掉了綠油油的葉子,而果子狸可以吃的食物也越來越少。為了能夠更好地覓食,果子狸經常在冬季會下山去到人類居住區的附近覓食。尤其是大雪過後,村裡經常能夠見到果子狸的身影。

對於農村人來說,山上的野味可是很珍惜的,可是農民見到果子狸之後都不碰,甚至還要躲得遠遠的。這主要是因為目前人類的活動引起了環境變化,果子狸可生存的空間越來越小,已經成為了國家保護動物,不可以隨意捕殺。再加上果子狸身上有臭腺,一旦遇到危險就會釋放臭氣,那股味道讓很多人聞到都頭疼,所以農民見到果子狸之後才會沒有興趣,就更不敢捕捉了。

冬季常下山,農民見了都不碰,卻有人投入養殖,一斤上百元

野生的果子狸屬於保護動物,不能隨意捕捉,但是卻有人投入養殖。果子狸其實是一種營養很珍貴的動物,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果子狸的肉質鮮嫩,營養也極其豐富,尤其是蛋白質的含量,要超過其它的肉類,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也很豐富,這些都是人體所必需的元素,所以說食用果子狸有很好的健康保健功效。目前果子狸在市場上的價格也是很高的,一斤能夠達到上百元,這個價格在野味當中也數得上佼佼者。

冬季常下山,農民見了都不碰,卻有人投入養殖,一斤上百元

目前農民人工養殖果子狸的利潤是很可觀的,而且果子狸養殖起來也很簡單,它屬於雜食性的動物,對於食物和飼料沒有太多的要求,餵養起來也很簡單。而且果子狸的抗病能力很強,在養殖過程中不容易生病,這也為農民養殖減輕了很多麻煩。不過如果農民選擇養果子狸,最應該考慮的就是銷路問題,如果有銷路和技術就可以考慮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