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盞",這麼玩

建盞誕生地,背靠青山,綠樹成蔭,翠竹掩映。空氣中都飄蕩著淡淡清香。就是在這片土地上,我們的祖先憑著聰明才智,利用火的力量,鐵的結晶,釉的流動,在黑色的釉面上燒出各種美妙奇特的色彩,收到流光溢彩的裝飾效果,一直為後人珍愛。黑釉的單純與窯變的紛繁形成對比,其背後蘊藏的是一種和諧自然、樸素玄妙的審美情趣,是雅與俗、巧與拙雙重藝術性的成功表現。建盞這種簡素古樸之美與生俱來就和禪意的境界有著一種天生的默契。


在當代,建盞的造型千姿百態,斑紋變化多端,但美感的標準則依各人的審美涵養而有所不同。你愛滴滴分明的油滴盞,我愛立體感十足的兔毫盞,誰也不用委曲誰。所以建盞孰優孰劣是不能一概而論的。





“玩盞”,準確來說,是“鑑賞建盞”


鑑,是辨別建盞真偽。我們看到一隻建盞,可以通過胎土、器型、斑紋、底款等等,判斷出這隻盞是否為正宗建盞?出自何人之手?它是路邊幾十塊錢的機壓通貨還是精挑細選之全手工精品?……如果你能一一的分辨出來,那就說明您具有一定的建盞鑑別能力了。


賞,是欣賞建盞之意。咱們經常說,一隻建盞如果可以說是一隻好盞,首先它是好看的,其次它是耐看的。好看,我們要看它具體好在哪裡,有什麼獨特之處?而耐看,就是在長期的使用把玩中,漸漸的人盞合一,真正懂了它想表達的是什麼!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僅是得到了一隻喝茶喝酒的器物,更使我們的精神得到了薰陶,思想受到了啟發。鑑是賞的前提,只有在去偽存真之後、也可以說去瑕存精之後,才可以獲得精神上的享受。





“玩盞”,玩什麼


玩茶味:建盞首先是實用器,最重要的功能當然是品茶。建盞品茶的好處是:喝茶水質柔軟許多,提升茶香。長時間保證茶水的溫度,保證茶水的口感。


玩歷史:皇帝藝術家宋徽宗趙佶。他對茶藝十分痴迷,不僅作茶詩、繪茶畫,還號召"天下之士,勵志清白,兢為閒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鏘金,啜英咀華。較筐篋之精,爭鑑裁之別,雖下士於此時,不以蓄茶為羞,可謂盛世之情尚也。"更是以帝王之尊撰寫茶書《大觀茶論》。


玩收藏:建盞收藏曆來都歸屬於瓷類,但近年來隨著建盞熱的興起,已經演變為一種獨立的藝術收藏門類


玩投資:把玩與收藏建盞,既是一種對建盞藝術的傳承和珍愛,同時也是一種投資。在把玩與收藏的過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所收藏的建盞價值不斷上漲,這不僅是對你的“眼力”和欣賞、判斷水平的肯定和考驗,使你獲得了實實在在的物質享受和經濟效益。這也許就是能夠讓人們對建盞情有獨鍾的另外一種魅力所在吧。





“玩盞”,來吃飯、喝酒


不知盞友們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就是用建盞吃飯、喝酒。


暫且不談建盞之功效,單從美學的角度來看,白米如雪,建盞黝黑,相映成趣,當饒有情調;此外,在某種意義上,相當於張敞畫眉,生活天天完美、日日歡喜。


用建盞飲酒,也不談建盞之功效,瞬間飲酒之人的氣場就出來了有木有?建盞熠熠生輝,酒香氤氳,我們無需一飲而盡,只需端起建盞,伴著陽光,輕嘬一口,細細品飲,豈不快哉?





說了這麼多,我們也都知道建盞有很多功效,可是愛上建盞就為了這點功效?答案當然是:“不是”!其實,建盞最大的價值,應該是我們崇尚的極簡生活的一個道具、也是靜生活必備的一個器物。它會讓我們在這個善變的時代,用心珍惜身邊人,多一份淡然,少一些浮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