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南一漁民打漁時,撈出3000多年的“國寶”,專家建議:上交

安徽阜南一漁民打漁時,撈出3000多年的“國寶”,專家:上交吧

在國家博物館當中,有一個距今有3000多年曆史的文物,叫做龍虎紋銅尊。它被專家鑑定為商周時期的青銅器。根據專家測量,這尊青銅器高50,口徑45,重量達20公斤。是中國當前保存最為完好的商酒器,珍稀程度讓人驚訝。此件文物已經被禁止,送到海外展覽。其實在國家博物館當中的展品也只是後來的仿品而已,真正的文物已經被收藏入庫。因為龍虎尊的製作工藝太過精湛,仿製品肯定不能夠達到他的水平。因此相同體積的仿製品,重量卻是原文物的兩倍之多,很難達到古代青銅器的標準。

安徽阜南一漁民打漁時,撈出3000多年的“國寶”,專家建議:上交

大圖模式

讓我們非常佩服的是在3000多年前,古人竟然就擁有了這樣精湛的工藝技術。除此之外這尊青銅的背後還有一個令人稱奇的故事,據說在60多年前。安徽省阜南縣朱寨徐海子村有一個叫徐廷蘭的農民,有一天他在河裡打漁。但是卻發現了很多小瓦片,因為好奇他就試著打撈了一些上來,結果他發現水裡還有一個圓形的東西,所以他想試著把東西搬上來,結果因為太重,根本沒有辦法搬動。

安徽阜南一漁民打漁時,撈出3000多年的“國寶”,專家建議:上交

大圖模式

因此他回家取了鐵鍬來,費了好大勁兒他才扒拉上來。“那竟然是個銅做的玩意兒。”徐廷蘭當時挺開心,因為這麼大一個銅器應該能賣不少錢。當時還有一個村民幫忙,因此他就把打撈上來的東西當中挑了一個給那個人。不過他在河裡撈到寶貝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村子,因此很多人都跑到徐廷蘭的家裡來看熱鬧。

安徽阜南一漁民打漁時,撈出3000多年的“國寶”,專家建議:上交


當地的文物部門也聽到消息,專門派人到徐廷蘭家裡查看情況。考古工作人員看到那些銅器時,一時沒有辦法判斷,因此決定帶到省文化廳,去找更加專業的老師進行研究。經過省文化廳的專家鑑定,這個銅器竟然是罕見的商周青銅酒器,價值不菲。徐廷蘭一聽更開心了,因為是自己發現了這麼貴重的寶貝。不過專家之後說的話,讓他失望不已。因為根據國家規定,這些東西並不是徐家祖傳的東西,而是經過野外發掘出土的文物,應該上交給國家。

安徽阜南一漁民打漁時,撈出3000多年的“國寶”,專家建議:上交

大圖模式

徐廷蘭當時挺不捨得的,但是專家態度強硬。最終徐廷蘭就把銅器留在了文物部門,當時送給另一個村民的銅器,也被專家們追回。當然,他們把文物交上交之後,還收到了200元的獎勵金。雖然200元聽起來比較少,但是在上個世紀50年代也不是一筆小數目。無論如何,國家的文物重器也算是落葉歸根。它們都是國家一級寶物,其中最大的龍虎尊是中國十大國寶之一。龍虎尊的出世震驚海內外,國家重要的領導都前去參觀。如果您也對這龍虎尊感興趣的話,歡迎到博物館當中去參觀。對此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