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兒子被媽媽家暴刀割,問孩子“想媽媽嗎?”,孩子回答“想”

“本文為小賢爸爸育兒原創作品,歡迎個人轉發、收藏”

作為正常的家庭,我們很難理解作為孩子的親生父母,怎麼能夠冷血的對孩子大打出手,打的是多大的恨多大的怨是的家長失去理智。

我們一直提倡做文明家庭,但還是有一些孩子在家裡遭受著家庭暴力和虐待。這不僅僅是對孩子身體傷害,對孩子的心理也是造成嚴重創傷,這樣的創傷陰影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7歲兒子被媽媽家暴刀割,問孩子“想媽媽嗎?”,孩子回答“想”

7歲兒子多次被媽媽刀割

7歲的天天,父母離異後,是跟著媽媽過的,天天的媽媽今年二十多歲。因為對待自己的兒子現在已經被警方拘捕,將面臨刑事訴訟。

7歲兒子被媽媽家暴刀割,問孩子“想媽媽嗎?”,孩子回答“想”

記者採訪天天時,在孩子的身上發現了多處舊傷和新傷,這些傷口中有多處是割傷。

記者問天天這些割傷是怎麼來的,天天說:“這都是舊傷,這是我媽拿刀割的,切菜的刀,我媽又不是故意的,她就是平時拿刀打我呢,就不小心拿刀劃了一下,現在不疼,癢得很,已經好多了,然後那天我一直摳,發膿了。有時也會用棍子打在腿上,經常會被打腫,我連路都走不了,但我還是走路了,因為我是拼命走的,而且越來越疼。”

天天還說媽媽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用電線讓天天脫掉衣服抽打孩子,天天說快疼死了。天天在誰這些話的時候,與其總是很隨意,好像自己已經習以為常,並不放在心上的樣子。

可是還是可以從孩子的話語中感受得到,他的心理有一道一直沒有癒合的傷口。

7歲兒子被媽媽家暴刀割,問孩子“想媽媽嗎?”,孩子回答“想”

問孩子“想媽媽嗎?”,孩子回答“想”

記者問天天:“你恨媽媽媽?”

天天的情緒非常平靜的說:“我有點恨她。”

7歲兒子被媽媽家暴刀割,問孩子“想媽媽嗎?”,孩子回答“想”

但當記者問:“你想媽媽嗎?”

天天說:“媽媽被拘留了,想媽媽,哪怕她打我,我也願意在她身邊,沒要不然我就沒有媽媽了。”

因為現在天天的媽媽被警方拘捕,天天現在暫住在兒童村。

通過救助管理站未保科的副主任高穎瞭解到,天天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他不會一其他小朋友相處,在意其他小朋友相處時,常常會因為一言不合而大打出手,這都是天天長期受到家暴形成的“暴力解決一切問題”的處理原則。

7歲兒子被媽媽家暴刀割,問孩子“想媽媽嗎?”,孩子回答“想”

從天天的父母離異後,天天被媽媽長期家暴長達2年,在這2年的時間裡天天的媽媽經常心情不好、壓力太大就會虐打天天。

但即使天天被媽媽家暴,但他也依舊錶達他需要媽媽。看到天天過於鎮定和早熟的回答,我想如果天天在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長大,一定會是一個聰明都是活潑開朗的孩子。

7歲兒子被媽媽家暴刀割,問孩子“想媽媽嗎?”,孩子回答“想”

是什麼讓父母忍心虐待自己的孩子?

●夫妻關係惡化,仇恨轉移到孩子

夫妻之間感情出現問題,未能及時解決關係惡化,這種仇恨心理過於強烈,導致轉移給了擁有另一半基因的孩子身上。

當一方將這種仇恨付諸在孩子身上,一次的發洩後成為就像是找到發洩的出口。長此以往父母從虐待孩子中得到情緒的釋放,形成一種變態的心理滿足和行為習慣。

●社會因素

家長在社會遇到較大的壓力,因為成年人在外界有自己一定的形象,因此就會將從外面積攢來的負面情緒帶大家庭。

7歲兒子被媽媽家暴刀割,問孩子“想媽媽嗎?”,孩子回答“想”


很多家長忽視掉孩子是一個“獨立個體”,將孩子當做自己私有財產。認為孩子承受自己的負面情緒是理所當然的事。

對於法律的無知使他們忽視孩子的生命權和健康權,沒有道德底線的發洩情緒虐待孩子。

●有家族暴力史

一些家長本身成長的原生家庭就存在家庭暴力,這種教育方式家庭觀念深深影響到下一代,代代相傳。

就像天天在與小朋友相處中出現障礙,誤將暴力當做一種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賢爸小結:

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天給我的恩賜,多花些時間和愛耐心的陪伴孩子成長。

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若家長因為個人原因無法正確疏導感情和心理,可以藉助家庭心理諮詢,幫助自己和家庭走出黑暗。

不要將自己遭遇的不幸都推卸給孩子,在想要生孩子前想清楚以後的可能性,對自己和孩子負責,孩子是一個生命,不是物品。


好爸爸就是我,我就是小賢爸爸。關注我,和您一起聊一聊關於育兒經驗和親子相處的問題,育兒之路不迷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