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中藥材種植讓農民鼓起“錢袋子”

慶陽廣播電視臺/看清(記者:王勇 寧縣臺 杜甲)寧縣積極探索發展中藥材種植產業,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種植戶抱團聯動發展模式,種植中藥材7.1萬畝,有力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這幾天,寧縣中村鎮孫安村亳華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里人聲鼎沸,好不熱鬧。十里八鄉的群眾都聚集在合作社牛蒡子收購點,等待過磅裝車。

发展中药材种植让农民鼓起“钱袋子”

牛蒡子生長適應性強,加之種植成本低,生產管理簡單,收益快,深受廣大藥農青睞。孫安村村民孫新鬥種植中藥材有十幾個年頭了,今年在合作社訂單種植的帶動下,他擴大了種植規模,一下子流轉了50畝土地種植中藥材。

发展中药材种植让农民鼓起“钱袋子”

寧縣亳華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一家集中藥材種植推廣、初加工和銷售為一體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種植有芍藥300畝、柴胡45畝,牛蒡子30畝。合作社還在安徽亳州設立了辦事處,經過初加工的藥材通過辦事處發往藥廠,形成了種植到銷售一體化產業鏈。

发展中药材种植让农民鼓起“钱袋子”

在帶動周邊群眾發展中藥材種植的同時,這幾年隨著合作社訂單量、收購量增加,每年收購藥材,合作社就可帶動周邊52戶群眾前來務工。

和亳華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一樣,位於寧縣和盛鎮東樂村的寧縣聚盛源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今年通過流轉土地,和中天公司簽訂了收購合同,訂單種植黃芪243畝,帶動周邊的群眾實現增收。

发展中药材种植让农民鼓起“钱袋子”

今年以來,寧縣因勢利導鼓勵群眾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產業,為貧困戶栽植1畝中藥材補貼800元種苗費,極大地調動了群眾的種植積極性。今年全縣種植各類中藥材7.1萬畝,預計群眾實現增收1.77億元。

來 源:視聽慶陽

總監製:張建林

監 制:王建峰

責 編:李彥東編 輯:馬 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