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前言

對於許多上班族來說,筆記本電腦和手機都是在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們之間必然存在信息共享和資料互傳。之前我就有體驗過榮耀筆記本的一碰互傳功能,這個功能極大地方便筆記本和手機之間資料互傳。榮耀最近發佈的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又全新搭載了 “多屏協同”這個更為強大的黑科技,讓手機和筆記本融為一體,大幅提高筆記本和手機的共享效率。而且,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僅有1.38kg的重量,有著不錯的便攜性,AMD R7處理器與8GB 內存+512GB固態硬盤的配置,性能上也足夠應付日常事務。對於上班族來說,這是一款足夠輕薄,性能夠用,價格合理的高性價比筆記本。下面,就來聊聊這款產品,並著重體驗一下“多屏協同”這個功能吧。



開箱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採用一體化金屬機身,整體呈現出細膩的金屬質感。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機身A面的邊框採用CNC鑽切工藝,鑲嵌了一圈藍色框線,表面的HONOR LOGO也採用了藍色配色,相互映襯下顯示出獨特且簡約的設計元素。不得不說,看慣了許多筆記本A面單調的配色,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這兩抹藍色確實對顏值提升不少。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B面採用三面微邊框的設計,上、左、右邊框寬度統一為4.8mm,整體視野更大更舒適。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在13英寸機身上塞入了14英寸的屏幕,佈局更為緊湊。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屏幕採用IPS霧面屏,並支持將近180°的開合角度,既可以為屏幕開合提供充裕的緩衝空間,又便於與他人共享觀看屏幕。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C面的鍵盤採用常見的筆記本鍵盤佈局,鍵帽相對寬大,輸入鍵程與反饋感良好,能夠帶來不錯的敲擊體驗。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右上角的圓形按鍵,採用指紋識別和電源鍵一體的設計。在Windows系統上使用,可以做到從打開電源到進入桌面,一氣呵成,便捷了許多。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鍵盤F鍵區域中央的按壓式隱藏攝像頭,也是延續了榮耀系列筆記本的設計。這種將攝像頭隱藏在鍵盤中間,並採用按壓方式觸發彈起的設計,既方便又美觀,還給屏幕上邊框釋放了更多空間,實現更高屏佔比。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的D面帶有大面積散熱格珊,搭載鯊魚鰭2.0高密度風扇,在實現不錯的散熱效果的情況下也能維持低噪音。此外,D面的兩側則分佈著兩個揚聲器開孔。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接著,再來看一下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的接口配置。機身左側分佈著一個USB-C接口、USB-A接口、HDMI接口。其中USB-C接口支持PD快充和數據傳輸。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機身右側分佈著USB-A接口、3.5mm耳機接口。雖然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的接口配置算不上豐富,但是也足夠滿足日常接入其他設備的需求了。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配備了一個USB-C的65W電源適配器。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先用USB電流電壓表檢測一下這個充電器支持的快充協議。根據測量結果,這個原裝電源適配器支持PD 3.0、PD 2.0、DCP、QC 2.0、FCP、SCP等快充協議,不但可以給筆記本快速充電,也能夠給支持華為或者榮耀部分手機的超級快充。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選擇一款筆記本,性能和配置固然重要,但是作為一種移動辦公工具,便攜性也同樣很關鍵。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雖然配備了14寸的屏幕,不過依賴於全面屏設計而擁有更輕薄小巧的機身,機身尺寸(長x寬x高)為322.5*214.8*15.9mm,整體控制的不錯。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機身厚度上,也可以稱得上纖薄,約15.9mm厚,而最厚的部分(加上腳墊高度)也僅僅和一枚1毛錢的硬幣直徑相當。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經過稱重,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的重量為1.376kg。輕巧的重量和纖薄的機身,裝進小揹包裡面毫無壓力,日常攜帶也更加輕便。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高顏值,很輕薄,夠便攜,基本上就是我對這款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的第一印象了。

性能

看完了筆記本的外觀設計,下面來展示一下這款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的硬件性能。我這款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的基本配置如下:

處理器——AMD 銳龍7 3700U移動處理器

顯卡——Radeon RX Vega 10 Graphics顯卡

內存——8GB DDR4雙通道內存

硬盤—— 512GB PCIe SSD高速固態硬盤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AMD 銳龍7 3700U移動處理器採用ZEN+架構,12nm工藝, 4核8線程的設計,主頻為2.3Ghz,睿頻單核加速最大4.0GHz,默認TDP為15W。在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上使用CPU-Z進行跑分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單核354.2,多核2162.7的成績還算不錯。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AMD 銳龍7 3700U內置了AMD Radeon RX Vega 10顯卡,擁有640個流處理器,位寬128Bit,核心頻率為1400MHz。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雖然性能上比不過獨立顯卡,但是作為一款集成顯卡也有著相當不錯的性能,用來玩一些諸如英雄聯盟這樣的流行網絡遊戲也完全沒有問題。使用3DMark 11在中等級別負載下進行基準測試,P4118的跑分算是很不錯了。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內存方面採用的是8GB雙通道內存,雙通道的優勢自然不必多說。雖然是板載內存,但是8GB的內存容量對於大多數用戶也是足夠的。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512GB PCIe SSD固態硬盤採用的型號是三星PM981,使用CrystalDiskMark進行跑分測試,讀寫速度還是相當出色的,可以保證系統的流暢運行。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最後,再使用魯大師對整機性能進行跑分測試,22.8W的跑分結果,在輕薄筆記本中是一個比較出色的成績。面對日常的辦公需求完全不在話下,一些主流的網絡遊戲也基本上都能夠流暢運行,高效辦公與暢爽娛樂兩不誤。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那麼接下來就通過實際試玩英雄聯盟這款遊戲,來鑑定下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的實際性能。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在遊戲中將畫質調整為最高模式,並以1920*1080的分辨率進行遊戲。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在同屏人數不是很多的場景,遊戲的幀數可以維持在70幀左右。在進行小規模戰鬥的時候,遊戲幀數大約會在50~60幀上下。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而到了最後決戰時刻,同屏的英雄數量和小兵數量都達到了較多的水平,幀數會降到50幀以下。全程體驗下來,雖然幀數有所浮動,但是仍然可以很流暢地完成整個遊戲,並沒有很明顯的卡頓、拖慢。而且遊戲過程中,風扇的聲音也比較柔和,完全淹沒在遊戲音效之中,基本不太會產生噪聲汙染。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總之,選購輕薄筆記本一般是應用於重辦公、輕娛樂的場景,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AMD 3700U、Vega 10顯卡、8GB內存、512GB固態硬盤,完全可以應付日常辦公和輕度娛樂,帶給你流暢的使用體驗。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體驗

看完了這款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的外觀和性能,下面就來實際體驗一下吧。

首先就從一體化的指紋識別與電源鍵開始。我平時不用筆記本的時候,都喜歡將筆記本設置為睡眠狀態,用的時候再開機並解鎖。如果電源鍵與指紋識別模塊分離,就需要先按下電源鍵,再去進行指紋識別解鎖筆記本。而一體化的設計,只需要按一下電源鍵就可以迅速開機並進入桌面了,實際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接著,再來體驗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上在手機與PC的互聯體驗。第一次使用的時候,需要將手機背部 NFC 區域輕觸筆記本右下角的HONOR Magic-link 標籤,並根據提示完成筆記本和手機的連接。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完成連接後,就會看到手機的系統界面同步到筆記本屏幕上,這是榮耀筆記本全新搭載的多屏協同功能(後文會詳細介紹),但也 保留了Magic-link 2.0魔法互傳,仍支持一碰傳圖片或視頻文件、共享剪貼板等功能。

使用Magic-link 2.0魔法互傳功能傳輸文件的時候,只在筆記本或者手機上需要打開要傳輸的圖片、視頻、文檔,在用手機背部的 NFC 區域輕觸HONOR Magic-link標籤就可以了,文件的傳輸速度非常快。Magic-link 2.0魔法互傳功能用起來要比我之前使用QQ或者微信互傳文件要方便太多了。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除了文件之間的相互傳輸,Magic-link 2.0魔法互傳還支持在筆記本和手機之間共享剪切板。只需要在筆記本或者手機上覆制一段文字,再打開手機或者筆記本就可以直接粘貼這段文字了,這個功能在一些場景下十分實用。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多屏協同功能作為Magic-link 2.0魔法互傳的升級版,帶來的體驗則讓我更加驚喜。不但能夠解決筆記本和手機之間的信息共享,還能夠將筆記本和手機有效地融合為一體,對於那些依賴於手機進行辦公的上班族,工作效率可以大大提升。下面就來展示下這個給我帶來很多驚喜的多屏協同功能。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當筆記本和手機成功連接後,其實默認就啟用了多屏協同功能。這時筆記本電腦上會以窗口的形式清晰地顯示出手機畫面。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簡單操作一下手機,畫面的顯示十分流暢,輸出的延時也幾乎無法感知到。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而筆記本上的手機窗口也是可以操作的。除了觸摸操作,文字輸入也是支持的,操作反饋也會實時地反映到手機上。此時,我們完全可以將筆記本上的手機窗口當作手機來使用。看看微信、釘釘,聊聊工作當然完全沒問題,刷刷朋友圈、瀏覽微博當然也沒問題,簡直是工作利器,同樣也是摸魚神器。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休息的時候,甚至可以用來觀看在線視頻,還能夠支持全屏播放,畫質和流暢度都還不錯。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不過對於一些需要輸入密碼的手機使用場景,為了保證安全性,還需要在手機端進行操作。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同時,多屏協同也讓手機和筆記本之間的文件傳輸變得更簡單了。我們不再需要通過觸碰的方式進行文件互傳,只需要在筆記本文件管理器窗口和多屏協同手機文件管理器窗口之間進行拖動,就可以實現文件的互相傳輸,簡直太方便了。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測評:高顏值輕薄本,日常辦公無壓力

總結

時尚的外觀設計,輕薄的機身,夠用的配置,再加上多屏協同黑科技,使得這款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十分適合作為職場白領的工作用機。1.38kg的重量無論是通勤還是出差,攜帶起來都沒什麼壓力。AMD 3700U+8GB內存+512GB固態硬盤的輕薄筆記本主流配置,應付各種辦公用途和輕度娛樂都能輕鬆勝任。最重要的是,如果你擁有帶有NFC功能的華為或者榮耀手機,多屏協同這個功能絕對可以給你的工作和娛樂帶來極大的便利。手機和筆記本之間協同工作是一個很常見的需求,各家筆記本廠家自然也注意到了這個可以讓產品更具特色的需求點。榮耀的Magic-link 2.0魔法互傳功能目前已經有其他廠商跟進,而多屏協同則給手機和筆記本之間的協同工作提出了更好的解決方案,並再一次走在了前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