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公教育:2020國家公務員面試熱點:職業教育發展迎來春天

【熱點背景】

  今年年初,《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出臺,為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規劃了路線圖。隨後,《政府工作報告》又提出,改革完善高職院校考試招生辦法,鼓勵更多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報考,今年高職大規模擴招100萬人。業界認為,職業教育發展迎來了春天。但是,職業教育的發展也面臨現實的問題。

  【綜合分析】

  高職大規模擴招100萬人,確實代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開始復甦,逐漸回春。

  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出臺,體現出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心。同時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一是可以優化人才結構,擴大有效供給。目前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和新舊動能轉換正在加快,產業發展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需求不斷擴大,因此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可以有效緩解高素質技術人才供給不足問題;二是有利於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促進高質量就業。高職擴招,讓更多高中畢業生、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等接受高等職業教育,提升能力,促進就業,進一步緩解就業壓力;三是有助於進一步優化國家教育體系。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領域的短板,因不被重視受到嚴重製約,而此次政策的出臺能給與大力支持,從而保障職業教育快速發展;四是提供良好的學習機會。讓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群體能夠進入大學學習,也是政府給予他們的一種社會福利,體現了政府關懷。

  但是,職業教育的發展也面臨著現實的問題:首先存在師資短缺的難題。一方面是師資數量不足,另一方面是師資水平參差不齊。職業教育作為培養技能人才的一種類型教育,要求教師不僅要具備一般教學能力,還要具備工程實踐能力。這種“雙師型”師資嚴重短缺的現實,必會讓政策難以落地。其次是生源緊張。目前高職院校存在招不滿學生的情況,且高職院校並不願意招收中職畢業生,導致生源緊缺。

  所以,大力研發職業教育,深入貫徹落實相關政策:一是要提高職業院校教師的崗位吸引力。要通過加大職業教育投入,深化教師職稱制度改革,保障教師的管理學生權、報酬待遇權、參與管理權、進修培訓權等舉措,解決高職院校教師崗位吸引力不足等問題;二是要破除體制壁壘,拓寬師資來源渠道。比如,職業院校可以用直接考察的方式公開招聘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建立健全職業院校自主聘任兼職教師的辦法,推動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和職業院校教師雙向流動;三是加大培訓,提升師資質量。改革教師培養與培訓機制,除了要通過加強職業技術師範院校專業建設,還要加強與企業行業合作,構建多元培養培訓格局,提高教師質量,讓教師到教學一線去,通過“教育見習”“企業實踐”“跟崗訪學”“頂崗實踐”提高培養培訓質量;四是降低招收門檻和招收數量。比如對特殊群體適當降低錄取分數,比如有過參軍、下崗經歷等,也可以在學前教育、護理、養老服務、健康服務、現代服務業等熱門領域,擴大對初中畢業生實行中高職貫通培養的招生規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