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波:堅持新發展理念 推進中國鋼鐵業健康發展和持續繁榮

“進入新時代,中國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以及‘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都要求我們打造一個健康發展、長期繁榮的鋼鐵產業鏈,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新優勢、面向未來的合作與發展新格局。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何文波在會上發表演講時這樣強調。

何文波:堅持新發展理念 推進中國鋼鐵業健康發展和持續繁榮

今年鋼鐵行業運行呈現五大特點

何文波在演講中指出,今年初以來,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國內外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面對挑戰,國家保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出臺了一系列的穩增長政策,使經濟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趨勢,為鋼鐵行業運行提供了較好的外部環境。鋼鐵行業則繼續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總體平穩,但也面臨產能釋放過快、效益明顯下滑和環保壓力加大等困難。

何文波分析了今年鋼鐵行業呈現出的5個運行特點:

一是鋼鐵產量保持增長。今年初以來,國家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房地產投資保持較高增速,拉動了鋼材需求,鋼鐵產量保持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月~10月,全國粗鋼產量為8.29億噸,同比增長7.4%;生鐵產量為6.75億噸,同比增長5.4%;鋼材產量為10.1億噸,同比增長9.8%,增幅均高於去年同期。在天氣轉冷等季節性因素的影響下,預計後期房地產和基建開工將受到一定影響,鋼材需求將有所降低,

預計我國全年粗鋼產量將達9.8億噸,同比將增長7%

二是國際市場需求減弱,鋼鐵產品進出口量均有所減少。2019年,國際市場貿易摩擦和貿易保護增加,鋼材需求相對低迷,我國鋼鐵產品進出口量均有所減少。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1月~11月,我國累計進口鋼材1082萬噸,同比下降11%;出口鋼材5966萬噸,同比下降6.5%,進出口均呈下降態勢。預計全年出口鋼材6500萬噸,同比將下降6%;進口鋼材1200萬噸,同比將下降9%。

三是鋼材價格窄幅波動。今年初以來,由於產量增長較快,國內鋼材市場總體呈現弱平衡態勢,鋼材價格呈小幅下降態勢。據鋼協監測數據顯示,1月~11月,鋼材平均價格指數為108.16點,同比下降7.29點,降幅為6.3%。其中,長材降幅為5.54%,板材降幅為7.18%,市場呈現“長強板弱”的特點。

四是成本大幅上升,行業利潤同比下降。今年初以來,受進口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煤炭、焦炭、廢鋼等原燃料價格高位波動,以及環保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響,鋼鐵企業成本大幅上升,效益下降。據鋼協統計數據顯示,1月~10月,會員企業銷售收入達3.54萬億元,同比增長11%;實現利潤總額1588億元,同比下降34%。

五是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月~10月,全國黑色冶煉及壓延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9.2%,比1月~9月增速提高0.3個百分點;黑色礦山採選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0.2%,增速由負轉正。此前,1月~9月增速同比下降2.5%。

堅持綠色發展 推進並引領全產業鏈綠色革命

何文波指出,推進並引領全產業鏈綠色革命,是建成鋼鐵強國的必經之路。當前,鋼鐵業正在進行超過2億噸的產能淘汰,新產品系統正在形成,中國鋼鐵業正在進行一場綠色革命。而縱觀鋼鐵行業綠色發展成就不難看出,一些節能環保技術和指標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一是鋼鐵行業節能環保指標在持續改善。一些指標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二是一批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取得突破。當前,我國有一批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力度大、效果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雖然中國碳排放目前仍然是世界第一,但是應當看到,中國的清潔能源投資也是世界第一。

三是鋼鐵行業共建綠色產業鏈初見成效。近年來,鋼鐵行業積極倡導綠色採購、綠色製造、綠色產品等,協同促進鋼鐵與各個行業發展合作關係。一些先進企業開發了LCA(生命週期評價)環境決策模型和數據分析平臺,引導並協同下游用鋼產業進行綠色消費,以全生命週期理念體現鋼企對全社會節能減排做出的貢獻。

何文波指出,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國鋼鐵工業綠色發展依然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和難點:一是鋼鐵企業節能環保水平參差不齊,科學規範的環境保護長效機制尚未形成,與發達國家仍有差距;二是鋼鐵工業大生產本身和發展循環經濟所蘊含的綠色價值尚未得到正確評估和充分挖掘;三是在技術層面,全面實現超低排放尚缺乏經濟可行的技術方案。

“這個時候,我們既需要政府的激勵機制導向那些在超低排放領域投入多、效果好、水平高的企業,保護先進生產力,鼓勵企業創先爭優,又需要建立超低排放科技成果信息共享平臺,加速科技成果轉化。這兩方面的需求都非常迫切。”

何文波強調。

站位新時代 鋼協將展現更大作為

“總體看,鋼鐵行業運行平穩,但穩中有憂,憂中有機。”何文波說,“我們認為,應該正確認識和處理好‘產能、產量、產品’的關係問題。研究產能,主要是看產能的‘顏色’,是否是綠色環保的;研究產品,看不同企業的產品所代表的技術水平,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解決卡脖子技術的產品和生產這些產品的企業一定要鼓勵;研究產量,則是要研究如何在環保約束條件下經濟地滿足社會鋼材總需求。”

何文波表示,為進一步鞏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保持鋼鐵行業的健康發展,鋼協將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嚴控產能。當前,鋼協正在摸清鋼鐵產能、產量的實際狀況,建立臺賬,為科學決策提供真實的數據支撐,必要時配合政府部門組織專家做好鋼鐵產業摸底工作,對典型地區進行核查。鋼協還將配合工信部、國家發改委,對專項督查中發現的拆除中頻爐後上電爐的違規行為、收到的新增產能的舉報線索進行核查,保持高壓態勢,杜絕違規新增產能;嚴格執行新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在2020年6月之前全面淘汰生產不鏽鋼、工模具鋼的中頻爐工藝。

針對新建、搬遷、置換鋼鐵產能規模大,近距離搬遷、局部地區產能集中等問題,鋼協將配合有關政府部門做好鋼鐵項目備案、產能置換、引導電爐鍊鋼發展等政策制修訂工作,發揮政策組合成效。

“技術上看,產能置換無疑是有積極推動作用的。世界最先進的設備和工藝技術,將在中國的鋼鐵企業技術改造或者新建中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在產能置換和所謂的環保搬遷中,也出現了一些非正常的現象,值得高度關注,特別是一些畫地為牢、勞民傷財的環保搬遷應該停下來。”何文波強調,“我們反對僅僅以局部行政區劃為界進行的畫地為牢的同城搬遷,這是一種主動放棄和人為割裂中國這樣的鋼鐵大國在佈局上所具備的天然優勢的鋼鐵小國思維。”

二是要加快推進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儘管鋼鐵行業在環保方面進行了較大投入,但總體還有差距。鋼協一方面要組織鋼鐵企業開展環保對標,推動超低排放改造落到實處,經得起歷史檢驗;另一方面,要積極組織鋼鐵企業開展超低排放改造經驗交流,向行業推薦超低排放改造的先行者。同時,要建立激勵機制,避免減產、停產“一刀切”;建議統籌超低排放政府支持專項資金,減免環境保護稅,對企業環保技改給予優惠,加大投入環保技術補助資金等。

三是組織研究並提出,在鋼鐵產能集中且環境負荷過量的地區實施鋼鐵產業錯峰生產,促進環保分類管控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我們反對以任何理由對合規生產的鋼鐵企業實施“無差別”的頻繁停限產,不僅會增加成本、增加能耗、增加安全風險,而且在同等環境技術水平和同等生產量的條件下,排放總量只會升高不會減少。建議推行“以控制排放總量為基礎,以差別化管控為導向”的“錯峰生產”方式,限制環保水平落後企業的生產,保護先進企業的積極性,促進整體環保水平提高。

四是積極推進行業兼併重組。長期以來,行業結構分散、產業集中度低等問題始終存在,今年1月~10月,前10位的鋼鐵企業集團鋼產量佔全國總量的比例(CR10)為36.1%。鋼鐵行業在化解過剩產能、市場有序競爭、行業平穩運行、產業佈局調整、技術研發創新、環保節能降耗等方面,既缺乏掌控能力,又缺乏自律能力,這是制約行業健康發展的關鍵性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鋼鐵行業兼併重組工作取得了可喜進展。重組案例有26起,共涉及企業93家,含投資公司、基金公司等,其中以國有企業主導的重組有9起,非國有企業主導的重組有17起。

“其中,標誌性的重組有3起。”何文波點評道。一是2016年寶武重組,打造了中國的世界級“鋼鐵航母”。2019年寶武與馬鋼重組,在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的“彎弓射箭”佈局雛形基本實現,已成為全球競爭力最強的鋼鐵企業之一。這對於引領我國鋼鐵行業發展、建成世界最具競爭力的鋼鐵企業具有重大意義。二是建龍重工集團先後重組山西海鑫、北滿特鋼、阿城鋼鐵、西林鋼鐵、包鋼萬騰、寧夏申銀等企業,產能規模迅速躋身世界前列,企業競爭力和行業地位進一步提高,為其佈局長江以北市場、實現5000萬噸規模奠定了堅實基礎。三是德龍鋼鐵集團通過司法重整方式參與渤海鋼鐵混改,為國有鋼鐵企業混改提供了新模式,未來發展有很大空間。

五是切實推進前沿技術開發。做好技術開發工作,一要抓共性,二要抓技術,三要抓未來。共性,即數據和下游需求。何文波表示,鋼協將於近期啟動建設鋼鐵工業大數據系統,旨在為鋼鐵企業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和數據,為鋼鐵企業研發新產品提供數據支持。

六是呼籲完善減稅降費政策,切實為企業減輕負擔。今年,國家陸續出臺了減稅降費措施,包括降低增值稅、社保費等,為減輕企業負擔發揮重要作用。但企業在減稅降費方面仍有較多訴求,如建議實施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無增量退稅;將企業利息支出納入抵扣範圍;扶持國內礦山發展,大幅降低鐵礦山企業稅費負擔;支持鋼鐵企業直接回收廢鋼,從鼓勵資源綜合利用方面對廢鋼回收利用給予一定的增值稅優惠政策;落實現有節能環保、循環經濟稅收優惠政策,切實降低企業負擔等。

七是呼籲有保有限信貸政策,取消對鋼企貸款限制。隨著國家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落實,鋼鐵行業融資環境有所改善,財務費用也呈同比下降態勢。但目前鋼鐵企業仍被金融機構列為“兩高一剩”嚴控貸款規模的企業,貸款額度難以增加,制約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發展。鋼協建議金融系統不再將鋼鐵行業劃為“兩高一剩”嚴控貸款的行列,落實有保有壓的信貸政策,支持優勢企業技術改造、結構調整。

何文波總結道,中國鋼鐵工業伴隨著新中國70年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以來,發展迅速,取得了巨大進步。中國鋼鐵人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在促進人類和平發展的崇高事業上不斷做出貢獻,相信中國鋼鐵產業的明天會更好。

歡迎底部留言交流~

如果覺得本篇文章不錯就快快分享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