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餘家麻糖作坊先後倒閉,我不言放棄,成了官村麻糖非遺傳承人


#自拍我的故事# 重慶市黔江區有一條著名的大河,它叫阿蓬江,是烏江的第一大支流。“阿蓬”是土家語,意為雄奇秀美,我的家鄉就在這條美麗大河邊,名叫官村壩。官村壩幾乎所有的村民都姓謝,幾百年前,謝氏祖輩來到這裡,並在這裡興起了麻糖產業,是有名的麻糖村。

據謝氏族譜記載和老人們講述,官村壩的村民家家戶戶都做麻糖,最多的時候有200多個家庭作坊,謝家的祖傳手工麻糖已有500年代歷史,僅在官村這裡,就已經傳承了5代,我就是官村麻糖第五代傳承人。

我叫謝世發,認識我的人都稱我為“老四發”,我於1973年9月25日出生在美麗的阿蓬江邊,儘管我出生在非常貧困的年代,但是我與許多童年的孩子不同,那就是不缺糖吃。到我開始上學的時候,正處於改革開放 的初期,農村土地下放,經商、辦廠都很自由,官村謝氏家家戶戶都恢復了麻糖作坊,讓我的童年天天過著甜蜜的生活。


但是,家庭不幸也早早地來到我家,就在我11歲左右的時候,父親不幸患病,由於當時的醫療條件差和家庭貧窮,父親的疾病沒有得到及時和有效的治療,不幸去世。母親一個人拖著幾個孩子,既要搞農業生產又要熬製麻糖,艱難地把我們五個兄弟姐妹拉扯大。

父親走後,我也輟學了,從12歲開始,我就跟母親學習製作麻糖,不到15歲,就能獨立地完成製作麻糖的所有工藝。那時候,由於不通水電,我們每天早上3點多起床,去井裡挑水回來,點著煤油燈製作。

麻糖生產出來後,還要自己挑出去賣,那時候交通極為落後,不管有多遠的路,基本上沒有車可坐,只有挑著麻糖擔子一路遠行。一般早上挑幾十斤麻糖出門,經過一天的走村串戶,晚上基本都是空擔子回家,看到賣麻糖得到了一點點收入,雖然辛苦,但是特別有勁。

樹大分丫,人大分家,隨著哥哥姐姐、妹妹分別成家後,家裡只留下母親和我相依為命,繼續從事農業和麻糖作坊的生產,不久後,我也與鄰村姑娘周菊蘭結婚,並生育了兩個孩子。孩子的到來,增加了家庭的負擔,為了增加收入,我抽空去幫別人挑煤、挑沙,換取一點工錢。

2004年,在給別人挑沙的過程中,不小心踩虛腳,導致左腳骨折,2005年剛剛取除腳上的固定鋼板,沒多久,又一個不小心,造成陳舊性骨折,這一次動手術打上了鋼釘。由於經濟拮据,鋼釘在我腿裡7年,直到2012年才把它們取出來。

由於社會環境不斷變化,官村麻糖的製作成本不斷提高,麻糖產業開始變得極不景氣,人們紛紛關掉作坊,停止生產,官村一下子寂靜下來,只有兩戶人家頑強地撐著,我家就是其中之一。

做糖還真的撐不起一個家,必須另謀職業,在每年夏季麻糖生產淡季,我試著出門打工,第一次到上海碼頭,搬運集裝箱裡的肥料,每搬運一袋肥料只能收入幾分錢,由於掙不了錢,我又去新疆打工,作為像我這種臨時工,既不好找工作,也沒有合適的工種,自然也掙不了多少錢。

2006年,我回家花4580元賣了一匹騾子,在一些小型建房工地馱磚、運砂石等,當時恰逢自家也要建房,由於想提高建房進度,加大了騾子的勞動強度,可能是因為太累,騾子買回來才八個月就死了。三個月後,我又花6800元買了一匹,現在靠這匹騾子,每年可增加收入6萬元左右。


近年來,國家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統工藝的傳承,官村麻糖被列入重慶市非物質文化保護名錄。因我一直堅持麻糖製作,在任何困難時期都不曾放棄,是官村壩謝氏家族傳統麻糖製作的最後一個堅守者,我被指定為官村麻糖傳統制作工藝的第五代傳人。

官村麻糖以玉米、紅薯等為原料,製作出的成品呈淺黃、米黃等顏色,“形似玉梳白似璧,酥脆細膩甜如蜜”就是官村麻糖的典型特徵。色澤淡雅、酥脆香甜、口感細膩、風味獨特,無任何添加劑,是純天然的綠色食品。

官村麻糖的基本製作流程分為發芽、煮糊、發酵、過濾、熬糖、扯糖等六個步驟,每一步都必須認真仔細,特別是在時間掌握上要達到精準控制,哪一步出現差池,就會前功盡棄,宣告失敗。

傳承也需要創新,我在謝氏家族世代秘製手工麻糖工藝製作的基礎上,廣泛吸取當地及周邊地區先進製作技藝,逐漸淘汰了繁瑣的步驟輔以現代技術,並在配方上大膽嘗試,通過多次試驗,不僅增加了口味品種,也增強了口感變化。

現在,我一年製作十多噸玉米的麻糖,銷往黔江本地多個鄉鎮以及彭水、酉陽等周邊區縣,各地都有固定的客戶在我處訂貨。僅僅靠我一個人,一年加工製作麻糖和其它副業可收入十餘萬元。我打算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興建一個規範的生產作坊,擴大規模,並努力給兒子做工作,爭取把謝氏祖傳麻糖製作工藝傳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