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波不斷,威龍葡萄酒陷經營困局

威龍葡萄酒的這個年末註定不平靜。近日,威龍葡萄酒發佈澄清公告稱,企業關注到有媒體在網絡上發佈的文章所報道的內容與事實嚴重不符。但這樣的澄清似乎並未獲得股民認可,關於這則消息的股民評論呈現出不信任的狀態。這種情緒不僅僅來自於威龍葡萄酒剛被戴上“ST”的帽子,更來自於近期發佈的一系列負面信息。更重要的是,威龍葡萄酒在經營上的困境,已通過近年來持續低迷的業績顯露無疑。觀點指出,當前中國葡萄酒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內外夾擊之下,威龍葡萄酒或將在上市不到四年的今天迎來一場大的危機。

風波不斷,威龍葡萄酒陷經營困局

難服眾的澄清公告

威龍葡萄酒之所以公開澄清,是因為相關報道中涉及大量企業高層的職位變動。公開報道中,“威龍葡萄酒的3名董事、財務負責人、監事會主席集體辭職;任命王步更為總經理、曹方明為財務負責人,另外還任命曹方明、黃飛航、陳良、王步更為董事,鳳元寶為監事”。但威龍葡萄酒方面表示,以上人事變動消息均不屬實,企業方並沒有就這些消息發佈過任何公告,目前企業的董事、監事、高層均沒有離職,並且積極履職。另外,針對這一事項,企業也不排除會使用法律渠道維護利益。隨後,北京商報記者就該事件詢問威龍葡萄酒證券部,對方表示此次事件是由於發出該消息的公司在名稱上與威龍葡萄酒有些相似,故導致部分媒體產生誤讀,因此不會影響到企業在股票市場的表現。

然而,在威龍葡萄酒的澄清公告下面,股民評論卻呈現出較為負面的態度。記者在同花順平臺上查詢到的評論中,更是有股民用“越描越黑”、“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等犀利言辭來表達個人觀點。有業界觀點直言,股民給威龍葡萄酒投下“不信任票”並不讓人意外,10月至今短短的兩個月時間內,威龍葡萄酒已發出多則不利信息,這些信息極大影響到社會各界對於威龍葡萄酒的評價。

記者隨後查詢威龍葡萄酒的相關公告後發現,“起訴”、“股份凍結”、“停牌”成為近兩月以來威龍葡萄酒的關鍵詞。尤其是11月22日發出停牌公告之後,威龍葡萄酒股票隨即戴上了“ST”的大帽。在同期發佈的風險警示中,威龍葡萄酒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王珍海也因違反相關章程制度,擅自以上市公司名義對外提供擔保等事項遭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問詢。而這些事件在業內人士看來,或在一定程度上與威龍葡萄酒持續低迷的業績相互呼應。

窘迫的業績數據

從威龍葡萄酒發佈的三季度數據來看,1-9月企業的營業收入為5.04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9.1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246.78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35.3%。尤其是淨利潤的下跌幅度,不僅在一眾酒水企業中顯得較為突出,與威龍葡萄酒自身上半年的下跌數據對比,淨利潤的下跌幅度甚至有擴大的跡象。對此威龍葡萄酒方面解釋,銷售情況不佳導致了淨利潤的下滑。

在分析威龍葡萄酒三季度業績數據後不難發現,威龍葡萄酒無論是按產品檔次、銷售渠道還是按地區來劃分,業績數據均呈現出不同程度的下滑。尤其是以浙江和上海為代表的威龍葡萄酒核心市場也在收縮。其中浙中銷售區銷售收入下滑9.93%、浙西銷售區下滑4.45%、浙東銷售區下滑9.18%、上海銷售區下滑幅度超過兩位數,達到16.15%。這種收縮的背後,是經銷商規模擴張乏力,1-9月新增經銷商39家,退出經銷商40家。儘管威龍葡萄酒強調退出的經銷商主要系部分銷量少、市場營銷能力差的客戶,但進退之間,企業很容易因這一數據,給人以渠道拓展顆粒無收之感。

業內人士表示,銷售情況不佳、渠道擴張不利,均意味著威龍葡萄酒的現有產能存在過剩嫌疑。之所以有此懷疑,相關生產項目計劃停滯也進行了佐證。事實上,威龍葡萄酒已宣佈對澳大利亞投資項目計劃進行延期。威龍葡萄酒更直接坦承,目前年產原酒供應近兩年內能夠滿足企業的生產經營需要,企業對原酒的需求壓力減少,為降低募集資金投資風險和提高募集資金的使用效率,故決定暫緩項目進度。

經營危機隱約顯現

在業界看來,威龍葡萄酒對澳洲項目進行延期不過是其經營困境的表現之一。圍繞威龍葡萄酒實際控制人王珍海的財務狀況所產生的爭議更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上海證券交易所也就王珍海違規擔保事項向威龍葡萄酒提出了質詢。據瞭解,王珍海存在利用職務便利、違規以企業名義對外擔保並隱瞞相關擔保及債務的情況,違規擔保事項累計涉及借款本金金額25068萬元。威龍葡萄酒方面坦承,因為違規擔保問題出現,說明企業內部控制在執行方面是存在重大缺陷的。

伴隨著違規擔保事項而來的一則民事起訴狀,將威龍葡萄酒本已嚴峻的資金問題拉入“深坑”。企業於11月20日收到山東省煙臺市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民事起訴狀,華夏銀行煙臺龍口支行要求償還4978萬元的借款。北京商報記者從威龍葡萄酒方面瞭解到,目前企業正在著手應訴準備工作,但是若法院判決企業應當對上述擔保事項承擔全部或部分責任,將對企業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至此,威龍葡萄酒的資金安全已顯現出重大風險,為控制風險,威龍葡萄酒不得不發佈公告表示已無法按期歸還募集資金。

另外,針對目前股民關心的訴訟進展,以及違規擔保事項帶來的風險是否會影響到股民的利益、企業的控股權是否會發生變化,威龍葡萄酒回答記者時均表示當前很難具體告之,詳細情況需要等法院做出判決之後再做說明,有最新消息企業也會即時發出公告。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擺在危機重重的威龍葡萄酒面前最大的問題,是因市場萎縮帶來的“後繼乏力”。酒類營銷專家蔡學飛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近幾年國產葡萄酒整體發展勢頭不佳,並且面對著來自進口葡萄酒的猛烈衝擊,而消費者消費結構的改變,也讓國產葡萄酒的傳統渠道嚴重萎縮。這些狀況共同導致了包括威龍葡萄酒在內的國產葡萄酒企業的困境和問題。

記者在進行市場走訪過程中也發現,國產葡萄酒在大型商超、零售門店等終端零售渠道大幅縮水的同時,在電商渠道仍未構建起充足的發展空間。此前九度智力集團董事長馬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品牌力孱弱以及二三線企業實力不強,是造成國產葡萄酒在當前的品牌建設和渠道推廣上有心無力的重要原因。

不過,有觀點指出,儘管以威龍葡萄酒為代表的國產葡萄酒品牌張力弱、渠道不夠強勢、消費忠誠度不高、自我成長慢等因素依然存在,但消費者日趨多元化的消費需求,仍為具備品質的新生產品提供了很大空間。但如何以“新”吸引消費者,或許才是國產葡萄酒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畢竟,瞬息萬變的中國葡萄酒市場,留給“威龍葡萄酒們”的時間,或許真的不多了。(來源:北京商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