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祝家村

祝家村,祝徽故里,

撫州城區內一個既將湮滅的村子。


再見了,祝家村


祝家村,地處撫州市高新區崇崗鎮仙臨山,是“明臨川前四大才子”祝徽故居,村裡永嘉民居石牌坊上“龍章豸肅”的石刻即是明代大學士周延儒的題詞,“尚書第一”則是當年皇帝贈予祝家才子的皇匾,而“星聚軒”則是祝徽的真跡。


再見了,祝家村

圖II炎亭鄭

這些書法作品是研究明清時期書法藝術的珍貴資料。因此被譽為“明清文化博物館”。寫有“科第世家”四字的牌樓曾經就坐落在祝家村口。


再見了,祝家村

再見了,祝家村


從站前大道一路過來,在站前大道與玉茗大道交叉口沿著小道往裡開五十米,看到了“緯二路、玉茗大道延伸段項目整村搬遷”的告示牌。


再見了,祝家村


告示牌後面便是新建成的公廁。旁邊的土地似乎才不久前翻新。


再見了,祝家村


站在村口一眼望去,每座房屋牆壁都被塗畫上用紅色圓圈

圈住的著大大的“拆”。


再見了,祝家村

再見了,祝家村


村裡一片寂靜,只有一位老奶奶坐在屋門前的小板凳上曬著太陽,冬季暖暖的陽光灑在身上,時間彷彿凝固似的,五萬想舉起手機拍下這一幕,但似乎被老奶奶發現了~心虛的去拍別處。


再見了,祝家村


村裡許多老屋都用不鏽鋼做好支架撐在房屋的四周,(但五萬不太明白裝不鏽鋼的意義?)泛白的對聯、木門、一磚一瓦都在向大家訴說著它的歷史,這種老屋長存於我們的記憶裡,估計以後都很難看到了。


再見了,祝家村

再見了,祝家村


曾經祝家村有三條相通的街道分別是七房街、九房街、二房街。平面佈置基本上保持了明清時期的格局。現在這一片房屋基本都拆遷過了,留下大片的磚瓦,雜草樹木任其生長,中間留下了一條小路。在這裡再也想象不出它曾經的樣子。


再見了,祝家村


在殘垣斷壁中,一旁的曬衣架仍用著原始的晾衣方式,昭示著這裡仍有人在堅守。


再見了,祝家村


破舊的屋子與後面的高樓大廈形成了鮮明對比,遠處應該是正在建設的

緯二路、玉茗大道延伸段。


再見了,祝家村

再見了,祝家村


磚瓦的磚牆上不僅有拆字,還標著明顯的數字,這家應該無人居住了。許多人記憶中的老屋也許就像這樣,裝載著童年的夢,少時的渴望。


再見了,祝家村


本想走進老屋裡面探個究竟,突然一隻狸花貓躥出來怒視著小編~好吧,原來會看家的不止田園犬,還有田園貓!


再見了,祝家村


“它們”在這殘垣斷壁中堅守著最後有關家的記憶。


再見了,祝家村

圖II炎亭鄭

再見了,祝家村

“老屋離我愈遠了,故鄉的山水也都漸遠離了我。”

——《故鄉》魯迅


在進入現代化,城市化的同時,古老事物來不及轉身,就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中。這些承載著文化內涵的老房子建築生命也走向終點,期待著,未來更好的明天。


再見,祝家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