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趙文智:我看好頁岩氣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名家」赵文智:我看好页岩气

我國頁岩氣勘探開發已經取得了突出成績,未來將成為國內天然氣產量增長的主體。

「名家」赵文智:我看好页岩气

把天然氣發展成為中國的主體能源之一,是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國際趨勢看,天然氣在世界能源消費結構中佔比23%,仍是未來唯一增長的化石能源。國際能源署(IEA)、BP等機構預測,2035年左右天然氣將超過煤炭成為第二大能源。從國內形勢看,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穩步發展,將帶動能源需求持續增長。天然氣在我國能源革命中始終扮演著重要角色,預計2050年前我國天然氣消費保持增長趨勢。但是,國內天然氣產量不足,供應缺口不斷擴大,給能源安全保障帶來了巨大壓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文智表示,我國頁岩氣資源潛力較大,將成為國內天然氣產量增長的生力軍。預計頁岩氣在我國天然氣產量中的佔比將由2018年的約6.8%上升到2035年的23.2%。

成績突出

中國石油石化:趙院士,您好!經過這麼多年的勘探開發,我國頁岩氣儲產量有了怎樣的提升?

趙文智:儲量方面,截至2018年底,我國累計完鑽頁岩氣井898口,提交探明儲量1.05萬億立方米。僅2018年,我國就新增頁岩氣探明地質儲量1247億立方米,技術可採儲量約287億立方米。產量方面,2018年,我國頁岩氣產量108.8億立方米,首次突破百億立方米大關,已成為世界第三大頁岩氣產氣國。

作為我國從事頁岩氣勘探開發的兩大主要油氣企業,中國石化探明儲量7254.92億立方米,2018年產量66.17億立方米;中國石油探明儲量3200.75億立方米,2018年產量42.64億立方米。預計2019年我國頁岩氣產量將快速增長,總量超過130億立方米。

中國石油石化:在您看來,除了儲產量的提高,我國頁岩氣勘探開發還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績?

趙文智:首先,我國頁岩氣相關理論有了很大進展。認識到有機納米孔隙的形成與天然氣的解析機理,物質相態轉化可以為頁岩氣排出提供有效動力,以及有機孔隙隨有機質成熟度(Ro)呈先升後減變化,Ro值2.6%~2.8%為孔隙有利發育帶。識別出有機質“接力成氣”是最佳生氣窗口,也是頁岩氣勘探最佳窗口。頁岩氣勘探最佳成熟度窗口Ro值在1.35%~3%。認識到生油巖生成的石油總量約有40%~60%的液態烴滯留在源巖中,為後期裂解形成頁岩氣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其次,形成了頁岩氣勘探開發關鍵配套技術。海相頁岩氣“甜點”地質評價技術、開發方案優化技術、3500米以淺水平井優快鑽井技術、水平井體積壓裂技術、工廠化作業技術、高效清潔開採技術六大主體技術系列已經成熟配套,有效支撐了我國海相頁岩氣產能建設,是最近兩年我國頁岩氣產量快速提升的重要保證。

同時,3500米以深頁岩氣開發技術試驗獲得戰略突破。位於四川省瀘縣雷達村的瀘203井,是一口深層頁岩氣評價井,垂深3892米。今年3月6日完成放噴測試,測試日產量137.9萬立方米。中國石油足202-H1、黃202、瀘203等深層頁岩氣井相繼獲得高產氣流,表明我國深層頁岩氣開發正由“點突破”向“面突破”邁進。

我國已經具備了滿足優快鑽進和高效體積改造的工藝技術。通過優化鑽井液性能、鑽井參數和鑽具組合,縮短鑽井週期,提高機械鑽速。通過縮小段長、簇間距,優化支撐劑比例,提高改造程度,提高體積改造效果和壓後產量。我們有了穩定的頁岩氣勘探開發隊伍,實現了最佳學習曲線。甲乙方通力合作,共同控降成本,並且形成了良好的企地關係與利益共享機制。

中國石化在頁岩氣商業開發上的經驗值得借鑑。通過成立領導小組,一體化組織管理,設立工區項目部,實行經理負責制,使組織機構健全有效。通過圍繞 “勘探、生產、現場、成本、安全、環保、紀律”制定規章制度,建立制度手冊,實現運行計劃周密有序。通過內部競爭管理,追求最佳優質服務,按保證1500米水平段、15段壓裂投資,內部設計院直接參與設計與問題解決,使施工組織規範有力。通過增加當地就業,支持地方經濟發展,著力推進企地關係融洽雙贏,使地方政府從用地、用水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

前景光明

中國石油石化:您是否看好我國頁岩氣勘探開發的前景?

趙文智:當然。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發佈的《2050年世界與中國能源展望》報告表示,我國頁岩氣、緻密氣、煤層氣等非常規氣增長潛力巨大,大致在2035年前後將與常規氣產量規模相當。

我國擁有較好的頁岩氣資源基礎。海相頁岩氣主要分佈於南方地區。海陸過渡相頁岩氣主要分佈於華北、四川盆地。陸相頁岩氣還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未來勘探地位還需要進一步的先導試驗予以證實和明確。

從現實領域,我國四川盆地及周緣奧陶系五峰組—志留系龍馬溪組海相頁岩氣,埋深4500米以淺有利區面積達2.05萬平方千米。接替領域中,四川盆地及周緣寒武系筇竹寺組海相頁岩氣,埋深4500米以淺面積達1.1萬平方千米。另有四川盆地侏羅系、上二疊龍潭組等非海相頁岩氣的潛在領域。中國石油四次資源評價認為,我國頁岩氣可採資源量12.9萬億立方米,其中海相頁岩氣8.8萬億立方米。

目前,3500米以淺海相頁岩氣已規模開發,深層海相頁岩氣已獲多井突破,產量增長可期。海相頁岩氣還將是未來頁岩氣上產的主體。以四川盆地為主體的海相頁岩氣,4500米以淺2035年可上產至600億立方米。四川盆地侏羅系、上二疊龍潭組,鄂東本溪—太原組等非海相頁岩氣,預計2035年產量能達到50億立方米左右。

2015年,國內天然氣產量1350億立方米。當時就有預測稱,至2035年我國天然氣有望實現產量倍增,達到2800億立方米。2018年,國內天然氣產量已達到1603億立方米,同比增加123億立方米,增速8.3%。其中,頁岩氣是天然氣產量增長的主體,已佔天然氣產量約6.8%。2020年我國頁岩氣產量將達到200億立方米。至2035年,頁岩氣產量將佔國內天然氣產量的23.2%。

中國石油石化:根據您的判斷,我國推進頁岩氣勘探開發存在哪些難點?

趙文智:頁岩氣上產工作量大,參與單位多,確保工程施工質量、控制降低成本與組織難度較大,需精心運籌,以保進度。2019~2035年頁岩氣快速上產年均需鑽井500口以上,是2018年工作量的近2倍,保障質量和進度難度大。

當前頁岩氣開發有企業自營、國內合資、風險作業、地外合作四種經營模式、18個主體參與,涉及管理部門和參與單位多,高效協調有序組織難度較大。

我國頁岩氣開發地面與地下條件複雜,施工徵地、企地關係與地質災害等非資源因素對上產節奏影響較大,需高度重視。目前頁岩氣開發區均為丘陵和山地,地面無法均勻部署平臺。

目前,我國頁岩氣勘探開發的徵地手續複雜,地方群眾阻工依然存在。需要合理劈分國家、公司、資源地三者利益,營造良好的企地關係。

重點發力

中國石油石化:您認為推進我國頁岩氣勘探開發可以從哪些方面著力?

趙文智:首先應該著力推進頁岩氣高效開發。需要關注提高區塊採收率問題,應從立體井網、合理井距與生產製度多方面綜合施策。受頁岩水平頁理影響,井筒附近層位改造較為充分,但裂縫縱向延伸受限,外圍大量儲量無法動用。可以部署立體井網,解決縱向動用問題。同時,優化井距,解決平面動用問題;優化生產製度,解決SRV(儲層改造體積)內部基質動用問題。

其次,應該加強深層頁岩氣低成本關鍵技術與裝備攻關。加快深層體積壓裂工藝、非海相薄層精準鑽井技術、全可溶橋塞、旋轉導向工具等關鍵技術與裝備攻關,釋放低品位頁岩氣潛在產能。

中國石油石化:實踐證明,政策扶持對推進我國頁岩氣勘探開發的作用明顯。這方面您有什麼建議?

趙文智:我國頁岩氣資源潛力較大,是天然氣倍增發展的生力軍,值得國家重視,加快推進力度。因此,建議實行差異化稅費政策,給予頁岩氣穩定的扶持政策。

雖然為了促進頁岩氣產業發展,國家已經出臺了一系列財稅支持政策,今後力度還可以再加大一點。例如,根據相關政策,從2018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對頁岩氣資源稅減徵30%。但按6%的規定稅率減徵後,4.2%的資源稅稅率依然偏高。

再比如,我國於2012年出臺的頁岩氣補貼政策,按頁岩氣開發利用量,在2012~2015年期間,對開採企業給予0.4元/立方米的補貼。2015年4月17日印發的《關於頁岩氣開發利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對頁岩氣開發利用企業的補貼額度做出了調整:2016~2018年,補貼標準為0.3元/立方米;2019~2020年,補貼標準為0.2元/立方米。

今年6月20日公佈的《關於〈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補充通知》規定,自2019年起至2023年,不再按定額標準進行補貼。按照“多增多補”的原則,對超過上年開採利用量的,按照超額程度給予梯級獎補。但相應的,對未達到上年開採利用量的,按照未達標程度扣減獎補資金。

目前已開發的頁岩氣產區在獲得國家補貼的情況下依然處於經濟邊際值附近,今後向地質條件更差、埋深更深地區擴展,在經濟性上就很難持續。

「名家」赵文智:我看好页岩气

我國可以借鑑北美做法,考慮頁岩氣開發投資回收之前,採取資源稅免徵或按銷售收入1%~2%徵收。也可以考慮對應用長水平段、高性能水基鑽井液等新技術,探索筇竹寺組、非海相層系等新層系頁岩氣開發利用,適當提高頁岩氣開發補貼水平。

[email protected]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