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建章:中國人的生育意願比日韓更低

網易研究局NO.638

作者|梁建章(攜程創始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網易研究局專欄作家)、黃文政(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特邀高級研究員、網易研究局專欄作家)

最近,日本和韓國的人口危機引起舉世關注。日本厚生勞動省近期公佈的初步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9月,日本新生兒總數為67.38萬人,較上年同期減少5.6%。若此趨勢持續到年底,這將是日本連續第4年新生人口出現減少。日本新生兒數量自2016年跌破100萬大關後逐年下降:2017年為94.6萬,2018年為91.8萬。日本厚生勞動省表示,2019年日本新生兒人數不足90萬已成定局,將是自1899年有統計以來新低。

出生人口下降趨勢比日本更為迅猛的是韓國。據韓國統計廳11月27日發佈的《2019年9月人口動向報告》顯示,2019年9月出生的嬰兒數為24123名,比上年同期下降7.5%。韓國2019年第三季度生育率降至0.88,低於2018年0.98的總生育率,達到史上最低。

雖然中國近幾年的生育率高於日本和韓國,但2016年~2018年的中國出生人口,大約有1/4可歸因於全面二孩政策帶來的暫時性的生育堆積。如果扣除二孩生育堆積,中國這幾年的自然生育率僅有1.1左右,顯著低於日本的1.42,只是稍高於近兩三年的韓國。

如果從生育意願來看,中國人近年來的平均生育意願遠遠低於日本和韓國。根據KGSS(韓國綜合社會調查)和世界銀行的調查數據,從2006年至2014年,韓國人平均的理想子女數為2.45~2.55個。根據JGSS(日本綜合社會調查)和世界銀行的調查數據,從2000年至2012年,日本人平均的理想子女數為2.41~2.60個。而根據國家衛計委在2017年進行的全國生育狀況抽樣調查數據,2006~2016年,我國育齡婦女平均理想子女數為1.96個,而育齡婦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數為1.75個,可見,中國人的平均生育意願不但顯著低於日本,也顯著低於韓國。

媒體上總在說日本少子化問題多麼嚴重,但事實上,由於中國人的生育意願比日本低得多,中國將來的少子化問題也比日本嚴重得多。中國城市家庭已經把生育一個孩子當成默認選擇,而在日本,大多數已婚家庭都會生育兩個甚至更多孩子。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2017年出版的《第15回出生動向基本調查報告書》顯示,直到2015年,日本的已婚家庭中,依然有54%的夫婦會生育2個孩子,有17.9%的會生育3個孩子,甚至還有3.3%的會生育4個或更多,而只生育1個孩子的僅有18.6%,完全不生孩子的更只佔6.2%。2016年1月,平和英語創辦人洪秀平先生在澎湃新聞上刊文《日本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孩子很多》也提到:“無論城市還是鄉村,不管是大街上還是地鐵上,特別是在環球影城等旅遊景點,我都看到太多的多子女家庭。兩個孩子的家庭非常普遍,三、四個孩子的家庭也不少見。”

中國人的生育意願為何如此之低?有如下幾個原因:

第一,中國大城市的房價收入比偏高。比如,2018年深圳房價收入比是34.2,也就是說,對於深圳的一個普通居民來說,不吃不喝,需要34.2年才能買得起一套房子。上海、北京的房價收入比分別為26.1和25.4。高房價極大地壓抑了城市夫婦的生育意願。

第二,中國的育兒成本過於高昂,原因可能是中國人特別注重教育,除了孩子的衣食住行之外,具有中國特色的應試教育迫使家長不得不花錢上各種課外培訓。在一個典型的中產家庭,養育一個孩子平均每年的花費是3萬元,從出生到18歲就需要50多萬元。在一二線城市,育兒成本更高。比如最近媒體報道,據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的調查研究,在上海養個孩子從出生到初中要花約80萬元,堪比發達國家撫養一個小孩的成本。然而中國一二線城市的白領工資還不到發達國家的1/3。而且,在中國養育孩子,還面臨嚴重的看護困難。相對於其他國家,中國的託兒所奇缺。據原國家衛計委2015年的調查顯示,0—3歲嬰幼兒在各類托幼機構的入托率僅為4%,遠低於一些發達國家50%的比例。

第三,中國女性參加工作的比例高於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許多職業女性面臨要升職還是要生孩子的兩難選擇。在職場上,女性被要求和男性付出的一樣多;而女性在生育和家務的角色上,社會也要求女性付出更多。女性的高工作率加上託兒所奇缺,使很多雙職工家庭擔心無人看護小孩,從而壓抑了這些家庭的生育意願。

綜合以上幾點,可以說,在中國養育小孩的痛苦指數可能是全世界最高的。這也是中國人的生育意願極低的重要原因。所以如果僅僅是放開但不鼓勵生育,很有可能中國的生育率會比日本、韓國還要低。

一般來說,實際生育率是低於生育意願的,這是因為,有些夫婦雖然想生孩子,但患了不孕不育症,或錯過了生育期。而且,對於城市工薪階層來說,許多年輕夫婦撫養一個孩子已感到壓力巨大,他們即使想生二胎,但考慮到多撫養一個孩子需要付出很多金錢和精力,最終對生二胎望而卻步。

世界其它國家的經驗也證實了實際生育率低於生育意願的結論。比如,從2000年至2012年,日本人平均的理想子女數為2.41~2.60個,但實際生育率在1.25~1.41之間。從2006年至2014年,韓國人平均的理想子女數為2.45~2.55個,但實際生育率在1.1至1.3之間。

參考日本和韓國的情況,按照中國的平均理想子女數為1.96個、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數為1.75個這種生育意願,如果全面放開生育,那麼,中國的實際生育率可能只有1.1左右。如果生育率長期保持1.1,這意味著每過一代人,出生人口就會減半。所以僅僅放開生育是遠遠不夠的,中國必須推出大力鼓勵生育的政策,才能扭轉低生育率的頹勢。

網易研究局(微信公號:wyyjj163) 出品

網易研究局是網易新聞打造的財經專業智庫,整合網易財經原創多媒體矩陣,依託於上百位國內外頂尖經濟學家的智慧成果,針對經濟學熱點話題,進行理性、客觀的分析解讀,打造有態度的前沿財經智庫。歡迎來稿(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精彩推薦】

【精彩推薦】

網易研究局

  • 梁建章:中國將來的少子化問題要比日本嚴重得多
  • 劉明彥:當下中國該降誰的槓桿率?
  • 德國前總理艾哈德的求學之路|世上不只有亞當·斯密
  • 央財教授:更適應中國國情的不是增值稅而是消費稅
  • 沃爾克去世 其著作譯者于傑悼念:巨人離去
梁建章:中国人的生育意愿比日韩更低
  • 梁建章:建議對多孩家庭購房免除地價
  • 黃有光答網易網友:汽油稅對開車者也有利
  • 德國前總理艾哈德的青少年時代:炮火裡死裡逃生
  • 央財劉桓詳解消費稅立法:不會增加整體稅負水平
  • 黃有光:應提高珠寶、汽油等商品的消費稅稅率
梁建章:中国人的生育意愿比日韩更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