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新賽季馬刺為何如此掙扎?一切要從休賽期的“違約”開始

當馬刺以一波勝少負多開始新賽季時,不知道有多少人都樂開了花。一方面因為這支球隊實在太穩定,這賽季終於露出了狼狽的面孔,另一方面是由於波波維奇這個老頭兒夏天的一番言論。


看到馬刺現在這個樣子,說實話有點扎心,因為看球這麼多年,這支球隊一直是給人一種拿勝利當家常便飯的印象。無論這個聯盟哪支球隊掉隊,這支德州的球隊也不會。

分析|新賽季馬刺為何如此掙扎?一切要從休賽期的“違約”開始

最樸素的冠軍之師,但樸素中又帶有幾分藝術感

那麼,新賽季馬刺究竟為何會如此掙扎呢?三方面原因:

1.“馬刺太老”應驗;

2.攻防體系坍塌,核心不硬核;

3.休賽期那次“違約”對於馬刺太傷;


馬刺太老,全方位老化

德州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馬賽克隊太強、獨行俠太弱、馬刺太老。很長一段時間,前兩支球隊太強、太弱都已應驗,唯獨“馬刺太老”一次次被打臉。直到本賽季,這支馬刺終顯露了“老”態,而且是全方位的老化。

分析|新賽季馬刺為何如此掙扎?一切要從休賽期的“違約”開始

老人不大行,小孩兒又暫時指望不上

首當其衝的就是陣容老齡化。先來簡單看一下馬刺核心陣容和主要輪換的年齡結構:

德羅贊30歲;阿德34歲;蓋伊33歲;米爾斯31歲;貝里內利33歲;卡羅爾33歲;穆雷23歲;福布斯26歲;懷特25歲;沃克21歲;萊爾斯24歲;珀爾特爾24歲;


整支球隊的平均年齡達到了28歲,核心陣容的平均年齡已經超過了30歲,這意味著整支球隊的移動能力和運動能力都已經開始進入下滑階段。

分析|新賽季馬刺為何如此掙扎?一切要從休賽期的“違約”開始

18-19賽季&19-20賽季數據對比

同樣是這波人,和上個賽季做個對比,不難發現基本上馬刺所有球員的數據都有不同的程度的下滑。其中,阿德、蓋伊、貝里內利、卡羅爾下滑 是最為明顯的,而這幾個人本該是波波體系中的重要環節。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馬刺本賽季會打的如此艱難。


其次就是馬刺打法老化。馬刺這支球隊總是不按常理出牌,本世紀初始當大家都在磨陣地玩兒個人戰的時候,馬刺靠著GDP打團隊籃球;這幾年聯盟打小球了,強調三分和快攻,馬刺又開始玩兒上陣地、打中距離。


不能否認,波波維奇確實有兩把刷子,藝高人膽大。但前提是,馬刺陣中得有個靠譜的陣眼幫他實現這樣的戰術價值(前有GDP,後有小卡和阿德)。


如今,馬刺已經徹底被聯盟甩下了,他們的得分方式過於復古——內線得分不穩(場均45.8分,聯盟第23),中距離太多(50%以上出手比例為中距離),三分太少(出手數25.9次和命中數9個,皆為聯盟墊底)。當然,這也和兩位當家球星有關,阿德和德羅贊都是中投老炮兒。

分析|新賽季馬刺為何如此掙扎?一切要從休賽期的“違約”開始

中距離投籃顯然已經不能幫助球隊爭取到更多勝利

這樣的打法在季後賽可能會奏效,但在常規賽是不好用的,鐵一般的事實擺在那3分永遠要比2分來的實在,多那1分明明白白的在那擺著呢。


體系難運轉,關鍵時刻缺少核心一錘定音

自打GDP三人紛紛謝幕後,馬刺就已經很不馬刺了。賴以成名的團隊籃球殼還在,可魂兒已經沒了。


進攻端,偶有曾經的影子,但更多時候都是依靠個人能力;防守端,令人窒息的團隊防守也不見了,每個點都存在致命性弱點,被對手利用。


當格林和貝爾坦斯也相繼離開,這支球隊的體系基本宣告坍塌。他們的頂級空切和精湛的射術本是支撐馬刺這套體系的精髓,波波想利用球星的牽制力和個人能力捕捉這些外線的機會,讓球隊的進攻更有空間感。然而現在卻只剩下米爾斯這一個點,讓對手可以肆無忌憚的擊潰波波的進攻體系。

分析|新賽季馬刺為何如此掙扎?一切要從休賽期的“違約”開始

雙德能力固然有,但在攻防兩端隊比賽最終的影響力差太多

如果小卡還在馬刺,可能現在還能稍稍挺住,不管是穩定性還是進攻手段他是要強於現在的德羅讚的。無數次馬刺都是敗在了最後,阿讚的兩分不足以解渴。更要命的是,德羅讚的心理素質,他真的不適合打關鍵球,從猛龍到馬刺,一場又一場比賽在驗證著這件事。


至於阿德,在我看來,他在馬刺一直打的很彆扭。他一心想打四號位,可命運一直跟他開著玩笑。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在內線的優勢越來越小,移動能力和運動能力的下滑讓他越來越依靠手感和技術。狀態好時,一切都好說,可一旦狀態不好,阿德在場上基本等於隱身。


賽季至今,阿德已經打出過3場得分不超過10分的比賽了,分別是對陣洛杉磯雙雄和凱爾特人,這三場的得分是3分、5分、8分。要知道,近幾年這樣的數據在阿德身上可都是不多見的。

分析|新賽季馬刺為何如此掙扎?一切要從休賽期的“違約”開始

兩個人本賽季的下滑不是一星半點兒

進攻端缺少一錘定音的人,防守端同樣缺少穩定軍心的人。防守本是馬刺的根兒,但是現在這支馬刺在防守端卻頻頻犯錯。上賽季,他們還是場均失分為110分,這賽季,這一數據為115.6分,讓對手場均多得了將近6分。


德羅贊、貝里內利、蓋伊、福布斯等人要為此負首要責任。因為當他們這幾個人在場時,球隊每百回合失分均高於得分。最高的為貝里內利的-22,最少是德羅讚的-4。


休賽期運作失敗,一次違約引發蝴蝶效應

休賽期,莫守信(小莫里斯)違反口頭承諾東遊致使馬刺失去了貝爾坦斯,最後不得以從自由市場淘來替代品萊爾斯和卡羅爾。

估計很多刺蜜對此當時都是耿耿於懷,將莫里斯拉入了黑名單。當時看來,這件事情單單只是違反口頭承諾,不守信用,但是隨著賽季的深入再看這次違約,它的影響對於馬刺而言真的太大了。

分析|新賽季馬刺為何如此掙扎?一切要從休賽期的“違約”開始

波波執教這麼久,莫里斯應該是第一個背信棄義的

毫無疑問,馬刺休賽期的運作是失敗的。


看看貝爾坦斯這賽季在奇才打出的是什麼數據——場均28.7分鐘,15.4分4.6籃板1.6助攻,投籃命中率46.6%,三分命中率45.6%,罰球命中率88.9%。貝爾坦斯已經是奇才進攻端不可或缺的火力,板凳席的超級得分手,全隊的第二得分手。更重要的是,照現在的態勢打下去,他完全有實力進入“180俱樂部”。


這麼說可能還不夠清楚,咱們再把貝爾坦斯放進馬刺隊裡做個對比:

場均15.4分,全隊第三,僅次於德羅讚的21.2分和胖德的18.8分;

三分命中率45.6%,全隊第一,高出第二名米爾斯3.6%;

場均三分出手8.5次,全隊第一,比第二名福布斯多出手2.1次;

場均三分命中數3.9次,全隊第一,比第二名福布斯&米爾斯高出1.7次;

罰籃命中率88.9%,全隊第一(場均罰球1.5次以上),比第二名蓋伊高出0.4%;

分析|新賽季馬刺為何如此掙扎?一切要從休賽期的“違約”開始

我一直認為馬刺今年打的掙扎和貝爾坦斯離開有很大關係

馬刺損失了一名外線重炮,致使球隊現在的外線火力大打折扣。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他沒有離開馬刺,有這麼一個穩定的大炮臺在外面支著,必然會讓馬刺的進攻打得更加立體。如果從他的三分命中數和馬刺整體三分命中數來看,現在馬刺可能場均還要再多得將近9分球。


難道老辣的波波看不出來貝爾坦斯的作用嗎?顯然不是!這個來自拉脫維亞的小夥子在上個賽季就已經投出了42.6%的三分命中率,成為了馬刺板凳席的奇兵了。

分析|新賽季馬刺為何如此掙扎?一切要從休賽期的“違約”開始

除了GDP和小卡,老爺子應該現在最想的就是他了

於是,他想盡辦法彌補球隊的損失,然而老爺子還是為他拆東牆補西牆的做法買了單。貝爾坦斯、卡羅爾、萊爾斯雖然都是零錢,但是相比前者,老邁的卡羅爾和名不見經傳的萊爾斯終究還是差了不少。

卡羅爾數據

場均10.9分鐘,2.5分2.6籃板0.9助攻,投籃命中率28%,三分命中率25%,罰球命中率71.4%;

萊爾斯數據

場均16.8分鐘,4.2分6籃板1.2助攻,投籃命中率43.2%,三分命中率35.8%,罰球命中率55.6%;

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各項數據貝爾坦斯都遙遙領先兩位替代者。更尷尬的是,卡羅爾目前已經基本跌出了波波的輪換,萊爾斯到現在也只是個偽首發。

分析|新賽季馬刺為何如此掙扎?一切要從休賽期的“違約”開始

在馬刺系裡打過球,真不知道為什麼這賽季會這樣

最近一段時間,馬刺稍有回暖跡象,但絕不能只看表象,近幾場球贏得有多艱難恐怕只有他們自己知道(連著四場加時賽,對於誰都是煎熬)。


對於一支常年都殺入季後賽的球隊來說,他們應該比誰都清楚,以現有陣容即使打到季後賽也就是一輪遊的命。


馬刺需要改變了,本就不是大球會,以他們的價值觀吸引到大牌球星難上加難。


與其耗著,不如早做割捨——早早選出青年核心,然後利用好現有的陣容籌碼,在德羅贊和胖德還有交易價值的時候儘快做出改變。

分析|新賽季馬刺為何如此掙扎?一切要從休賽期的“違約”開始

馬刺真該考慮拆散雙德重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