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 YOHOOD 或者 innersect,每年都會選用不同的藝術家合作,就像 YOHOOD 2018 的 Ron English、2017 的 Futura ,innersect 2017 的藝術家大集結 Azuma Mokoto、Jakuan Melendez 等等。
在幾乎所有文化都急於擁抱街頭的今天,就連 Dior、LV、Prada 等都拋出了橄欖枝,而藝術家領域也不例外。
都知道陳冠希在 2015 年與 YOHO 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於是近幾年參與展會的品牌就幾乎是“去 innersect 就不去 YOHOOD”,反之亦然。
Daniel Arsham在innersect ▲
但 Daniel Arsham 除外,Daniel Arsham 不僅受邀成為 YOHOOD 2019 的合作藝術家,還在 innersect 2019 進行現場籤售。
Daniel Arsham在YOHOOD ▲
他是誰,怎麼還可以這樣操作?下面就讓威化給你揭曉。
他是個色弱。
是的,他是個色弱的藝術家,也就是說他看不到這世上的所有顏色,一般人能辨別上百萬種顏色,但他只能辨別幾百種。
大部分能分辨的顏色在他的眼中都呈現相近的色調 ▲類似圖中的暖色調色彩
Daniel Arsham 通過自己的努力,然後在 2003 年畢業於紐約柯柏聯盟學院,獲得藝術學士學位。講到這裡,俗氣地講一句話,“沒什麼是成功的必備條件,只有努力”。
嗯,活脫的勵志故事,但 Daniel Arsham 的成功並非靠上同情分,一個藝術家行不行還得靠作品說話,不然手工耿早就拿到了諾貝爾獎。
Daniel Arsham 年初在官網發售了周邊,粉色的「PINK SAND CIRCLE」,限量 500 版,售價 550 美元。
雖然這款作品塑料感廉價感頗強,但還是沒有抵擋玩家們對 Daniel 的喜愛,僅僅 48 秒就被搶光。
Daniel Arsham 之所以推出這款粉色的周邊,原因是早前 Daniel 在阿姆斯特丹的 Ron Mandos Galerie 畫廊舉辦的個展,個展中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掛著巨大月亮的粉色裝置作品“Lunar Garden”。
而這個系列僅僅是 Daniel 眾多系列的其中之一。
「未來考古」
Daniel 最出名的就是「Future Relic」,這個系列主要在表現未來末日世界中,人類遺蹟所呈現出的陳舊破敗感,Daniel 稱之為「Future Relic」,也就是“未來考古”。
Daniel 從 2012 年開始該系列的創作,這些個展向觀眾呈現出未來的廢墟或考古現場,各種常見物品化作殘破的化石,被堆砌在一起。給人震撼的視覺感受的同時,也讓觀眾深入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
「動態建築」
因為 Daniel 對建築學十分喜愛,甚至其官網的設計,都像極了一個 CAD 設計頁,所以你可以看到其它的系列都有一些「未來考古」建築的影子。
除了在 2017 年 9 月展出的「Moving Architecture」,也就是“動態建築”,也是筆者最喜歡的系列。
將冰冷生硬的牆面與布料、水面等動態柔軟物件之間完美融合,突破了許多人的認知,感到詭異之餘,內心不禁對 Daniel 的想象力產生了敬佩。
其它系列
除了上文提到的兩個系列,Daniel 還有「破壞元素」、「彩色月亮」等等,部分是在「未來考古」的基礎上加了更多元素,例如顏色、人物或物體的結合,使其更加豐富多元,並將其單獨展示。
關於製作,根據 Daniel 曾在 Instagram 上發佈過的視頻來看,他一般先使用石膏、紗布等材料打造出原有的樣子,再用工具將其破壞,使其接近心中的樣子。
除了 innersect 與 YOHOOD,Daniel Arsham 這個名字早已出現時尚界各大品牌的合作榜單中。
在今年的 5 月 3 日,Daniel Arsham 與 Rimowa 推出聯名,根據「Future Relic」風格打造了一款行李箱雕塑作品,限量 500 組,其中編號 8 的作品在蘇富比拍出了 $14,000 美元。
在今年 6 月 Dior 的 2020 S/S Runway 秀場中,Kim Jones 就邀請了 Daniel Arsham 設計秀場的整體佈局,甚至部分配飾的設計都讓 Daniel 參與其中。
而就在昨天,Daniel 與 Dior 的再次合作浮出水面,它們將共同打造一系列的衣服與配飾,而 Dior 前不久才與 Air Jordan 完成聯名,可想而知 Daniel 在 Kim 心目中的地位。
Daniel 在時尚潮流界的地位毋庸置疑,但回過頭來想,多少人會在 YOHOOD 或 innersect 上去了解過 Daniel 或者他的作品。除了掃碼關注免費領取的小禮物之外,你有沒有嘗試去深入瞭解他的故事或者這份免費的禮物。
在物資富裕的今天,許多玩家都在追求精神上的滿足,所以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嘗試去貼近玩家,去尋找更廣的受眾,你可以稱他們為“商業”,但如今的它們的確“被需要”。
“藝術”二字高深莫測,但這正是它存在的理由,看客們都會去嘗試用自己的方法理解這些“無病呻吟”的藝術品,但只能形容為“懂的自然懂”。
畢竟它始終不是必需品,在這個急躁的社會,“麻煩請讓路”。
閱讀更多 OFFWAY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