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三星(二期)項目可研方案來啦!——規劃篇(下)

​【編者按】崇明區三星鎮市級土地整治項目(二期)為第五批市級土地整治項目,本次規劃主要從產業、文化、人居、生態、風貌五個方面來進行整體提升。

本篇主要解析項目在生態工程技術應用、風貌提升方面的策略,以及重要觀景節點的營建。

生態工程技術應用

01生活汙水處理

強化汙染治理,改善鄉村環境。通過現代化、智能化技術治理農村點、面源汙染,優化農村生產生活環境。

崇明三星(二期)項目可研方案來啦!——規劃篇(下)

農村生活汙水治理

面源汙染治理

通過田林協同與田塘協同不同模式,淨化農業生產尾水,實現汙染物消減60%-90%,使農田排入河道的水質得以提升。

崇明三星(二期)項目可研方案來啦!——規劃篇(下)

崇明三星(二期)項目可研方案來啦!——規劃篇(下)

面源汙染治理模式

垃圾分類處理

提升資源化利用率,全區域、全鏈條、全過程實施垃圾處置,形成智能化的處理模式。

崇明三星(二期)項目可研方案來啦!——規劃篇(下)

垃圾分類收集模式

田林水複合利用模式

通過生態型土地整治整理高地田塊,優化農田基底;篩選保留林地斑塊,豐富林相,優化搭配,提升景觀質量;保留田間水面,美化河道水系景觀,打造親水平臺和生態駁岸,增加駁岸生境層次,注入遊憩功能;增強田林水的複合利用,治理面源汙染,提升生態功能。

崇明三星(二期)項目可研方案來啦!——規劃篇(下)

田林水複合利用模式

風貌提升策略

02農田風貌提升

以土地整理為手段,切實增加耕地;倡導農用地複合利用,營造多樣農田景觀。優化河流、溝渠水系網絡;淨化水體,美化駁岸。路網連通、整治路面;結合鄉土樹種,打造生態景觀型鄉村道路。豐富林相,優化植物配置;塑造林地景觀,拓展遊憩空間。

崇明三星(二期)項目可研方案來啦!——規劃篇(下)

田園風貌肌理提升策略

村落風貌提升

延續村落風貌特色,充分利用圍繞村落的稻田資源,在保護生態資源的基礎上,將其作為大地景觀資源融入村莊環境的塑造之中。 營造“近處有田,遠處有村”,村田相間的村落環境。

崇明三星(二期)項目可研方案來啦!——規劃篇(下)

村落肌理提升策略

觀景展示節點

03

海棠廊道中結合內部道路、河網及海棠景觀選取最佳觀景點,進行道路及水面局部擴大,形成公共開放節點,增設公共建築及觀景平臺,植入服務、展示及其他相關功能,形成展示節點;此外,在各主要出入口及內部服務盲區路段增設服務節點,實現廊道內服務全覆蓋。

崇明三星(二期)項目可研方案來啦!——規劃篇(下)

崇明三星(二期)項目可研方案來啦!——規劃篇(下)

海棠文化節點打造示意圖

海棠廊道展示節點

海棠廊道展示節點主要採用通透式的材質,形成“林中有景,景外有林”的風貌特色,廊道中步道採用當地透水性強的材質與建造形式,體現其生態性。

崇明三星(二期)項目可研方案來啦!——規劃篇(下)

海棠廊道展示節點效果圖

村委會節點

村委會採用圍合式建築佈局,除常規“三室兩點”外,還可提供茶室、助餐點等多功能空間,滿足村民日常活動需求,且村委會內設庭院,為村民提供半私密的空間,促進溝通交流。

崇明三星(二期)項目可研方案來啦!——規劃篇(下)

村委會節點鳥瞰圖

崇明三星(二期)項目可研方案來啦!——規劃篇(下)

村委會節點效果圖

自然村落

選取協進村內現狀風貌較好的自然村落進行改造,美化河道及周邊景觀風貌,在保留村落原有四旁林的基礎上,構建沿河沿路林帶,優化村落整體風貌;進行建築單體立面整治,保留粉牆黛瓦的主基調,並適當開放院落空間,打造村民互動交流的場所,促進村落功能提升。

崇明三星(二期)項目可研方案來啦!——規劃篇(下)

自然村落鳥瞰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