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資金為何如此看好家電行業?外資嘩嘩流入格力電器、美的集團

外資真是看好白色家電。除了美的集團被外資買到外資持股比例27.51%,不知大家注意到沒,近期北上資金在嘩嘩流入格力電器。

統計顯示,格力電器最近一個月上榜深股通22次,外資累計淨買入43.61億;近兩個月上榜深股通41次,外資累計淨買入82.05億。 這是wind上統計的,近7天北向活躍個股資金流向,格力電器勇居榜首,淨買入40多億。

北上資金為何如此看好家電行業?外資嘩嘩流入格力電器、美的集團

內資咣咣砸的,別人視若珍寶。我們來看看,外資是不是傻?

12月3日,格力電器一則公告,引發市場關注。 公告稱格力集團與珠海明駿正式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向珠海明駿轉讓15%股份,合計轉讓價款 416.62億元,轉讓價 46.17元/股,鎖定期3年。

格力集團的戰略性減持,自此,混改順利落地。這是深化珠海市國企改革的重要舉措。

在此次股份轉讓完成後,格力無控股股東和實控人,董小姐權力受到削減,但是卻收穫了不少money。 在這次權益變動之前,格力集團一直是格力電器的第一大股東,2019年三季報顯示格力集團持有格力電器18.22%的股份,而格力集團由珠海市國資委100%控股。

北上資金為何如此看好家電行業?外資嘩嘩流入格力電器、美的集團


這次,國有股份退出,引入民資、外資等其他資本,攜手高瓴資本,對格力公司的治理有重大影響。


1、在高瓴資本入主之後,有望助力格力電器進行數字化、新零售改革。

線上的銷售方向主要針對的是年輕人群,而高瓴資本投資了騰訊、京東、美團、攜程等,對互聯網與新經濟的理解都更好,預期能為格力帶來更多的協同效應。


2、幫助格力電器儘早擺脫“人治”,淡化董明珠的個人色彩。


高瓴資本持股後,有權提名三名董事,會使得格力電器的治理結構更為優化,從而有利於公司長期價值的穩定。 格力電器作為國內白電龍頭,毫無疑問是A股最優秀的資產之一,備受外資追捧。


確實,長期來看,我看好家電龍頭在生產、品牌端高築的護城河,在渠道模式、股權治理結構上的積極變革。家電子行業中(白電黑電廚電小家電),空調行業的格局尤其清晰,格力穩居龍頭老大地位。


首先,空調市場的行業空間潛力大。



長期來看行業仍具增長潛力,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空調市場滲透率還比較低。 其一是區域分佈不均衡。有的省份氣候宜人不需要空調,而人口密集的,經濟欠發達的中西部省份是潛力較大地區,比如四川。經濟發達的東部省份,空調滲透率超過200%,例如上海,空調滲透率基本飽和,不會隨著收入增長而進一步增長,未來的增長主要在於更新換代需求。


其二農村市場潛力巨大。2017年數據,我國戶均1.3臺,這與國際其他國家發展水平還有一定差距。一個三口之家,每個房間一臺,則一家需要3臺,還有很大空間。這也是空調區別於冰箱洗衣機最大的競爭優勢。


並且,冰箱洗衣機的使用功能強於空調,只有在經濟條件更為充裕的前提下,空調做為最後改善之選。 所以消費升級概念下,在量上,未來空調的市場空間高於冰洗白電。


其次,看競爭格局。



目前,空調領域,格力美的佔有市場60%的市場份額,算是比較穩健的雙寡頭格局。


北上資金為何如此看好家電行業?外資嘩嘩流入格力電器、美的集團

格力電器屬於比較專注的公司,在空調領域佔據從頭老大的地位。格力在2018年空調產量為5055萬臺,是美的的1.3倍,海爾的4.2倍,佔全球總產量2億臺的四分之一,生產規模居全球首位。

而美的屬於具有狼性文化的公司,屬於發展比較均衡的,在消費者心目中,家電龍頭大哥的形象深入人心,無論在冰洗還是小家電領域都佔有市場老大老二的位置。

兩家對比來看,在空調領域格力的競爭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但是格力多年來在線下渠道上,擁有強大的渠道分銷能力,以及國美、蘇寧的合作關係,並且定位專業高端,價格較高。 這樣的特點在線上並不具有競爭優勢。

低端品牌奧克斯在線上市場份額為 29%,反映出線上消費人群主要以年輕化為主,追求高性價比。 這也是格力面對的一大挑戰,11月初格力電氣宣佈出資1億成立格力電子商務公司,進軍電商。並且在今年雙十一,推出的百億補貼計劃中,可以看出,格力在線上發力的決心,未來搭上資本的快車後,相信可以走的更輕便。

北上資金為何如此看好家電行業?外資嘩嘩流入格力電器、美的集團

最後,看公司治理層面。

隨著公司混改的落地,引入市場資本,攜手高瓴,格力的步伐可以走的更為輕快,並且市場化的公司治理結構,在公司戰略轉型以及未來發展上都會更加市場化。 並且,格力擁有在銷售渠道上的優勢,線下格力保持著較高的毛利率,和渠道話語權。

但是,在估值上,卻一直受美的的壓制。主要也是受制於公司股權結構,以及線上業務增速的掣肘。短期來看,格力電器估值狀況有望得到改觀。

北上資金為何如此看好家電行業?外資嘩嘩流入格力電器、美的集團

總體上,我認為格力處於天時、地利、人和狀態,有望估值提升,以及明年有業績穩健增長。


天時就是地產竣工的改善,以及明年天氣預期炎熱,提高空調的需求;地利就是2010年以來的銷售高峰,即將帶來的換機朝需求;人和就是隨著混改的落地,管理層和公司利益更加一致,激勵機制更加完善,公司治理的改善有助於格力估值的進一步修復。 同時隨著混改落地,未來公司多元化發展也將搭上快車,將會給公司帶來更多開源收入。

所以,優質資產值得長期持有,瞭解了它哪裡好,更能無懼調整,收穫時間的玫瑰。 實際投資中,再牛的企業,也不會一帆風順上漲,也會有各種波動和坎坷,最終決定企業價值的是長期業績。但是取得超額收益,需要發現未來的牛股,合適時間、合適的價格買入,更需要是強大的內心。

遙想,1996年時,滬指在1000點左右,普遍都是幾元的低價股票,格力上市當日,開盤價17元,大廳的散戶都在議論,觀望,但是沒人買,覺得怎麼會有這麼貴的股票,可能和現在看1000元的茅臺有相似的地方。


好股票就是這樣,經得住時間的磨礪和考驗。格力的長期趨勢還是比較清晰的,有調整值就得上車。這樣的優質資產,外資當然是求之不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