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選秀卻被籃協阻止,當年薛玉洋錯失NBA究竟是否可惜

這也許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也不會有一個固定的結果。但至少對於薛玉洋而言,這絕對是一個巨大的遺憾,正如多年後記者詢問他崇拜哪個NBA球星,他的回答是:他自己!那是既是他的夢想,也是他的遺憾。

其實實際一點的說,放他走,也許就是王哲林或者周琦的早期版,要麼有了選秀的排位但沒有合同,要麼有合同但也只能與飲水機為伴,以薛玉洋當時的實際情況,他根本就打不了NBA。

對他而言,如果當年能夠出行,如果當年能拿到一份合同哪怕是非保障合同,對他的籃球生涯甚至是男籃的歷史,都將會留下一個清晰的印記。只可惜隨著籃協的一紙禁令,這個美好的夢想也破滅了。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即便當年籃協給予了禁止,但接下來的時間他如果能夠打出狀態,達到NBA滿意的標準,他也完全有進入NBA的機會,畢竟比他更早的王治郅和姚明走上的就是這樣的路。但不一樣的是,儘管後者一度遭到禁止,但他們最後仍然憑藉著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機會,薛玉洋則是越挫越萎,不但失去了NBA的機會,甚至連成為CBA主力的時間也是相當短暫,這也從另一個層面印證了他與NBA之間的遙遠。

獲得選秀卻被籃協阻止,當年薛玉洋錯失NBA究竟是否可惜

其實要肯定的說,無論是薛玉洋的身體條件還是他早期出道時的狀態,他確實是一位值得注意的球員,2.12米的身高,可在4號位和5號位上轉換,光是憑藉著身體他就有著絕好的塑造和提升空間。2001賽季剛出道就達到場均8分的標準,2002賽季在香港飛龍隊更達到了場均21.8分成為了賽季最佳新秀,這也是CBA歷史上賽季最佳新秀數據最高的一次,當然伴隨著香港飛龍隊賽季僅勝一場,一個賽季直接解散退出,球隊的落魄也讓他的數據和榮譽失色不少。而他的NBA選秀之旅,就在這一年的賽季結束而展開。

賽季可觀的數據,2001和2002年王治郅和姚明先後入主NBA的態勢,也讓很多人對2003年寄予了希望,希望能有第三個人繼續進入NBA,國人的心理、國內的市場以及當時著名經紀人夏松的運作,這些都恰到好處的幫助了薛玉洋在2003年拿到了第二輪27名的選秀,換言之他的入選,更多的是基於市場環境而不是他的能力,所以在選秀結束後,籃協意外的做出不支持薛玉洋前往美國的決定,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獲得選秀卻被籃協阻止,當年薛玉洋錯失NBA究竟是否可惜

當然在這個環節上,籃協是存在私心的,儘管當時的籃協也希望能有球員繼續保持進入NBA的局面。但基於同一時期王治郅與籃協所發生的糾紛,籃協在這一時期也對國內球員進入NBA採取了短期的限制,薛玉洋很運氣不好的撞到了這個敏感的時間節點。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從飛龍隊出身的球員,字面上來講薛玉洋並沒有得到“官方”的培養,這麼一個沒有得到培養的球員反而迅速成才並得到了NBA的機會,這多少有些打官老爺的臉,因此在薛玉洋遠赴美國的路上設下障礙,也成了必然要進行的事。

獲得選秀卻被籃協阻止,當年薛玉洋錯失NBA究竟是否可惜

不過不管怎麼說,2003年選秀的經歷也讓薛玉洋一夜成名,以至於隨後在國內頂級球員年薪只有幾十萬人民幣的情況下(十幾年前的CBA市場還沒像現在這麼誇張),薛玉洋以160萬的天價費用永久轉會新疆廣匯,當時在CBA創造了一個相當大的地震。能被新疆男籃花費巨資引進,早年又有蔣興權指導的培養(在新疆擔任主教練),理論上來講薛玉洋的前途依舊是光明的,在新疆男籃的體系裡完全有機會可以打出核心球員的水準,再一次爭取到前往NBA的機會,然而在新疆早期著重培養之下,他也仍然沒有抓住這最後一次機會

雖然在新疆的頭幾年他坐穩主力位置,但較為失望的是他再也沒有打出巔峰數據,賽季場均最高不過14分而已,而從2008賽季開始連續三年的疆粵爭霸時期,薛玉洋更徹底淪為主力替補,尤其在前兩年的總決賽中毫無存在感,而此時的他年僅28歲,越來越低迷的表現,以至於第三次疆粵爭冠還未到來,已無興趣的新疆男籃直接中斷了與他的續約合作。也許當年籃協的做法存在私心,但從接下來的發展來看,籃協當年所拋出的那個藉口還是正確的,他的確不具備征戰NBA的資質。

獲得選秀卻被籃協阻止,當年薛玉洋錯失NBA究竟是否可惜

再隨後,已經沒有什麼然後了,2010年離開新疆之後,他又曾在廣廈青島等球隊效力,存在感和球場上的作用已經越來越低。儘管兩年後隨著麥迪加盟青島,作為球隊主力大前鋒的薛玉洋又引起了媒體的注意,但隨著場均個位數得分的發揮,以及青島一路連敗的頹勢,這種熱度轉瞬即逝,現如今的他早已退役,留給CBA歷史的,仍然只有那兩樣東西:NBA選秀的資歷、天價轉會新疆的風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