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山水房縣


走進山水房縣


·盧永生

每到秋天,我的家鄉湖北省十堰市房縣大山的樹上就開滿了黃燦燦的桂花,整個山區香氣馥郁。山水之戀,是人間流傳千古世人美讚的佳話。

山則是上天派到人間的守護神,守護著這方水土。山他高大,雄奇,山他疊嶂峰巒,房縣是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河裡的魚、小蝦、螃蟹很多,稻田裡的泥鰍、黃鱔比比皆是,

房縣,古稱“房陵”,自古為“秦陝咽喉、荊襄屏障”。這裡峻山秀水,丘壑延綿。“借山水之靈氣,築和諧之根基,圓幸福之願景”的理念,已在千里房縣由構想一步步變為現實。


走進山水房縣


房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念好“山水經”、 唱好“旅遊戲”、打好“增收牌”,提高群眾生活水平。作為鄂西北最大的耳菇集散地,房縣是國家、湖北省農產品出口基地縣,有兩千多名本、外地客商從事經營活動,年交易量近萬噸。大自然賦予了山的肅穆和莊嚴,賦予了水的靈性和飄逸。即使是狂風暴雨,即使是冰天雪地,依然頑強生存,生生不息。山水間有多少這樣激情的瞬間,又有著多少這樣壯美的時刻?我早已跳出客觀具體的一山一水,而以理想美的形象永存在我的心裡。

我喜歡在溪邊漫步,眼望群山連綿,草木綠瑩,山樑下的農家房屋,青瓦白牆而錯落有致,一幅天然渾成的山水畫,時不時有人在畫中點綴。馬欄河兩岸,但見異峰橫出突起,千仞壁立,風骨嶙峋的灰褐色崖壁,在陽光照射下呈現出萬千氣象。恍惚中,那是山?還是畫?感覺著好像並不是在仰面觀水,分明是在看一幅幅精美絕倫,氣韻生動的大畫。


走進山水房縣


每到這個時候,山裡的人都要放一張大塑料布在桂花樹下,然後用竹竿打樹的枝葉,那黃燦燦的桂花就飄飄灑灑地落下來,鋪滿塑料布。打下這些桂花是為了泡酒和做桂花糖。桂花泡酒特別香,把桂花放進白糖裡,到春節用加了桂花的白糖包湯圓,那湯圓不僅甜,而且香味沁人心脾。位於房縣大山深處的野人谷鎮魚腮村,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村民紮根深山,整天研究如何把老家的葛藤根、苦蕎麥、高粱等綠色產品賣出去。經過多年探索,他們通過把傳統作坊生產與現代工藝結合,加工出了優質的葛根粉,釀出了純正的苦蕎酒等產品,遠銷全國各地。房縣森林茂密,群山林海茫茫,水系縱橫交錯,物產豐富多樣。房縣是神農嘗百草之地,也是全國最大的中藥材生產基地,素有“華中藥庫”之稱。房縣黑木耳早在隋唐時期已作為欽點貢品而譽滿京師,“雲耳”、“燕耳”,在國際貿易中以質優味美、營養豐富,贏得“房耳”盛譽,產品暢銷五大洲。"房縣北柴胡"是柴胡中的佳品,藥效十分顯著。房縣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介於武當山和神農架之間,是我國柴胡的的道地產區。房縣小花菇的歷史有1000多年,唐朝廬陵王居房縣時,“香菌”被列為貢品。還曾亮相央視欄目《舌尖上的中國2》。房縣特別適宜野天麻的生長。天麻是一種珍貴的中藥材,生長在深山峽谷之中,一株只長一個天麻的,叫獨麻;一株長一窩天麻的,叫窩麻。娃娃魚是房縣特產之一。產地範圍包括房縣十多個鄉鎮,房縣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合娃娃魚生長。房縣素有“天然綠色寶庫”之稱,山野菜的品種也非常多,在房縣,山野菜隨便拾掇一下,就能變身美味。

山依著水,水傍著山。漫步河灘,品味辛棄疾“溪邊照映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雲,人在行雲裡”的詩句,妙趣橫生。寄情于山水,活出一種超然,一種灑脫

採一朵柳絮為船,隨著清風的腳步,隨著漫天的雲捲雲舒,在藍天下暢遊,讓靈魂在青山綠水中棲息,掬一捧山泉,澆灌萎靡的思緒,“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我對這句話深有同感。是啊,秋天不過是落葉告別了大樹,有什麼能讓人感到“淒涼”的呢?相反秋還能帶給我們七彩的世界、美味的水果、大米、蔬菜、為我們開舞會、音樂會······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喜愛秋天呢。現在,大山砍伐樹木的少了,山間的大樹多了,大山的綠色更濃了,山間鳥兒的叫聲也更清脆了,真正實現將“綠色”還給大山。人生的滋味酸酸甜甜,用一種淡然的心態,坐擁清風入懷,看雲捲雲舒,賞花開花落。

秋為大家捧出餐飲實在豐盛。你看那些秋天的食物呀,什麼白菜蘿蔔、大蔥,什麼蘋果鴨梨橘子,真是應有盡有。 人生是船,漂泊如歌,故鄉是永遠的渡口和歸港。走不出故鄉的眷戀,故鄉的一草一木總與我有著千絲萬縷的牽繫。花是嫋娜的,是羞澀的,如明珠,如星星,如剛出浴的美人,又“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那月光是流水,是薄薄的青霧,是籠著輕紗的夢。這是我看到的景物嗎?是,又不是。多想回到故鄉那靜謐幽怡的懷抱,守著綿綿的青山綠水。在這樣的環境裡,任何語言和所謂的生動描寫都是蒼白的,只有用心傾聽才是唯一的選擇。山,造就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雖形態各異,卻胸懷寬闊。山,是偉大的。她的偉大不僅在於它的偉岸高聳,她的綿延不羈,還在於她寬廣的胸懷!許多事,無從選擇,所以學會了面對;許多話,無法言說,所以學會了獨自承受。

山水之遇,是最動人心魄。房陵自古民歌盛行,清《房縣誌》載:“防諸(房陵)多山林,少原隰,厥民刀耕火種,厥性剛烈躁急。厥聲近秦,厥歌好楚……”多少年來,房陵民歌一直世代相傳。連九道鄉農民也會唱:"關關睢鳩聲聞天,在河之洲欲團圓,佛祖會上鴛鴦配,君子好逑萬萬年。”

房縣尹吉甫鎮七星溝村有座萬峰山,小有名氣。因為山上有一座宗廟——寶堂寺。廟裡供奉著一個人——尹吉甫。明·嘉靖 《湖廣通志》、《湖廣圖經志》、《廣與記》、《鄖臺志》、《鄖陽府志》、《明統志》、《辭海》、《襄陽郡志》、《中國人名異稱大辭典》、《房縣誌》等文獻記載:尹吉甫,亦稱周太師,房陵人,食邑於房,葬於房之青峰山,今碑墳在焉。

當一座座山橫在你面前,且看不見人煙的時候,這些山就是一本被風掀開了書頁的大書,撩起了人閱讀的慾望。仰首遙望,山頂籠罩在一片朦朧的霧氣之中,像一個個安然、恬淡、與世無爭的老者,靜靜的佇立於天地之間,歷數著塵世的滄海桑田。山腰上,綠樹、一塊塊玉米田,間或夾雜著一些色彩鮮豔的野花,給大山披上了一件流光溢彩的外衣。走在房縣的大街上,到處可以看到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外修生態,內修人文”的宣傳標語。北門河橋的兩端有斜倚的垂柳。水是澈底的清澄,深不足五尺,勻勻的長著長條的水草。這岸邊的草坪又是房縣人的公園,在清早,在傍晚,房縣人常去這遊戲,有時看水;有時仰臥著看天空的行雲。會裝下我所有的愛和悲傷。很多年後,一個人風華正茂或者輪廓漸老是多麼微小的事。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生活在水邊的人們給每條河流都選了一位 “河長”,組織大家進行汙染防治和生態修復,培養文明環保的生活習慣,有節制地開發利用水資源。幾個雨點已使山中人的靈魂得到了滋潤,一旦大雨滂沱,山中人當然要樂得發狂。

“我們喝的山泉水,吃的山野菜,吸的純淨空氣。你看我腿不痛腰不酸,耳不聾眼不花。”正在村頭菜園採摘蔬菜的89歲村民滿臉洋溢著幸福。山以水為血脈,水得山而媚。這就是山水的依戀。

山水之美,美在大自然中,更美在我們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