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扶貧故事,湯紅洋:多渠道為群眾謀求致富路

慶陽廣播電視臺/看清(記者:王勇)

寧縣九峴鄉魯甲村是寧縣60個重點貧困村之一,2018年,國投集團公司員工湯紅洋擔任該村第一書記後,多方籌措資金,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因地制宜,培育發展特色產業,變輸血為造血,多渠道為群眾謀求增收致富門路,實現了戶戶有致富產業。

慶陽扶貧故事,湯紅洋:多渠道為群眾謀求致富路

慶陽扶貧故事,湯紅洋:多渠道為群眾謀求致富路

魯甲村的寧縣林潤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之初就養豬、養蜂,種植西瓜、葡萄,但由於粗放經營,一直沒有效益,湯紅洋瞭解這一現狀後,與國投集團公司積極銜接,籌集80萬元,幫助他建成土蜂蜜標準化無菌罐裝生產車間,研發設計出寧州貢蜜品牌和包裝,建成500多箱中華蜂的養殖基地。

慶陽扶貧故事,湯紅洋:多渠道為群眾謀求致富路

產品生產出來後,湯紅洋與公司積極銜接,通過消費扶貧模式,搭建銷售平臺,拓寬銷售渠道,使合作社實現了產、供、銷規範化、現代化運行。

慶陽扶貧故事,湯紅洋:多渠道為群眾謀求致富路

在合作社的帶動下,周邊農戶也發展起了中華蜂養殖產業,目前全村共有中華蜂1000多箱,年產蜂蜜4.2萬多斤,產值達600多萬元。

慶陽扶貧故事,湯紅洋:多渠道為群眾謀求致富路

湯紅洋還積極探索群眾增收致富新產業,與村裡返鄉創業青年嶽小鋒一起利用廢舊窯洞,試驗養殖反季節蛋鵝300只。

慶陽扶貧故事,湯紅洋:多渠道為群眾謀求致富路

目前,村裡已經有5戶農戶共養殖蛋鵝5000多隻,流轉撂荒多年的山地種植紫花苜蓿300畝左右。

慶陽扶貧故事,湯紅洋:多渠道為群眾謀求致富路

慶陽扶貧故事,湯紅洋:多渠道為群眾謀求致富路

今年,湯紅洋打算繼續帶動更多的群眾一起參與蛋鵝養殖,共同致富,形成規模化養殖產業。他利用當前以購代銷消費扶貧機制,發展電商業務,銷售當地土特產品,銷售額達40多萬元,群眾的腰包漸漸鼓起來了,日子好起來了,湯紅洋又爭取互助資金30萬元,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增收3萬多元,爭取31萬元發展村上基礎設施建設,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目前,魯家村人均純收入達到6000元,貧困發生率降至0.65%。

總監製:繆中發

監 制:慕彬 王儉

責 編:邵勇瑊 編 輯:張崇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