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許縣孫營鄉:訂單種植為貧困戶增收“保駕護航”

映象網開封訊(記者 崔學慶 實習生 王山峰)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通許縣孫營鄉黨委、政府,立足全鄉實際,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產業脫貧方案,把村裡零散田塊整合起來,通過調優產業結構,採取貧困戶+合作社+就業基地等多種方式,帶動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從播種到回收都有保證的零風險為貧困戶增收“保駕護航”,也打開了這個鄉種植新局面。

眼下正是胡蘿蔔收穫的季節,在孫營鄉南孫營村到處都是胡蘿蔔,隨處可見老百姓忙碌的身影。相比之下,雖然今年行情沒有去年好,但這些還在地裡的胡蘿蔔已經有了買家。60多歲的趙振立老人是鑫源綠色蔬菜專業合作社社員,也是貧困戶,今年七月份就簽訂了種植協議,他告訴記者:“我種了有七八畝胡蘿蔔,開始就和合作社簽訂了協議,他免費提供種子,優惠供應化肥、農藥,回收時還比市場價格高,我心裡像吃了定心丸。”

鑫源綠色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振現說:“為了讓廣大群眾儘快的脫貧致富,合作社不斷地從國外和國內引進優良品種和新品種,在試種、篩選、種植過後再推廣給農戶,並且給農戶和貧困戶簽訂的有訂單協議。這個種子和農藥化肥這方面比市場價格低於5%到10%,回收的價格比市場價格高於5%,所以說確保貧困戶和農戶利益‘保駕護航’,為了保證農戶的收益,合作社還不斷的增加技術指導。”

在採訪中得知,近幾年,孫營鄉通過合作社發展訂單農業,採用一年三熟、多熟的種植模式,讓農戶按照訂單來種菜,完全不愁銷路。據瞭解,在合作社和產業扶持資金的激勵下,全鄉6萬多畝耕地,就胡蘿蔔一項全鄉種植覆蓋率已達到85%,也帶動周邊鄉村種植,形成了規模效應,收購商絡繹不絕。

經過這幾年引導發展,孫營鄉訂單農業模式逐步走上正規。孫營鄉黨書記鄭永峰告訴記者,將從打造自己品牌和精品果蔬入手,幫助農戶進一步增收。“下一步我們要從兩個方面做好產業發展工作,一是我們黨委政府要對帶貧十戶以上的合作社,發出工資10萬元以上的,黨委政府要出臺詳細的獎補政策,從資金上從政策上都要對經紀人獎補。另外我們還要整合全鄉159家合作社,在一塊整合成全部產品,做大做強,把我們的產品把我們的質量在全國要做的叫得響,拿得出,讓群眾得到更好更多的實惠。”

(映象網開封新聞熱線:13603789370,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037196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