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小負即安”讓人哭笑不得

國足東亞杯15日晚0∶1負於韓國隊,這在很多人看來是個“體面”的結果,中國足球現在已經淪落到了“少輸當贏”的地步。不過,從比賽的場面上可以看出,中國隊和對手差距巨大,而刺痛人心的就是這種差距。

中國隊連戰日韓都小負1球,不過第二場對韓國隊的比賽明顯踢得更差。整場比賽的控球時間比差不多是三七開,而首戰日本隊,最終中國隊的控球時間還稍稍佔了一點上風。董學升在對韓國隊的比賽中有兩次不錯的射門機會,但全場統計下來,中國隊也就是這兩腳射門了,韓國隊的“美妝門將”趙賢祐連汗都沒有出。大部分時間中國隊都被韓國隊壓制,兩支球隊明顯踢得不是“同一種足球”。中國隊踢得侷促、緩慢,像張稀哲、曹贇定這種在聯賽中技術十分優秀的球員,在韓國隊的緊逼面前什麼也不是了。而其他那些技術更粗糙的球員,則更像是來自“低級別球隊”。以右後衛明天為例,韓國隊先後派了3個人在這一側突擊,幾乎是一突一個準兒。賽前很多人在幫著李鐵“吹”,說這支“國足選拔隊”的實力不比裡皮的“國足一隊”差,很多“專家”在等著李鐵打裡皮的“臉”。裡皮的“臉”打沒打著不知道,反正李鐵的國足在韓國人面前幾無還手之力。就像央視嘉賓宮磊說的,韓國隊始終比中國隊快半拍。其實恰恰就是這半拍,夠中國隊追很多年的。

以前的中國足球是“小富即安”,現在居然變成了“小負即安”,這太讓人哭笑不得了。李鐵有沒有能力繼續帶國足?答案是否定的。都說集訓時間短,可日韓的集訓時間更短,但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無論是日本隊還是韓國隊,都明顯比中國隊更為成型,中國隊除了偶爾“四十五度炸”之外,真是踢得“胸無點墨”,這顯然是教練員能力的問題。李鐵在本土教練裡非常優秀,但他也確實非常年輕,他還需要繼續錘鍊,在中超的“大熔爐”裡再“鍛造”一番才是他現在更該做的事情,此次東亞杯對李鐵來說,是豐富經驗的機會,也是必須完成的使命。

最後一場對中國香港隊的比賽,對國足來說肯定要全力以赴爭取勝利,畢竟中國隊已經很久沒有在東亞杯這項賽事裡取勝了,誰也不想抱著“零蛋”回家。除了比賽的勝利,更希望看到中國隊在末戰能夠打出一些東西,對手沒有那麼強了,你們自己的技戰術配合是不是應該讓大家看著更開心一些呢?□本報記者 段西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